赤兔VS脉脉,产品分析、设计是否能驱动产品?


title

一、行业综述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职场人士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低效率的设计方式,他们想要快速交友,快速达到自己的潜在目的(找工作、挖人、营造个人品牌等),这部分人群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领英在2015年6月23日发布了完全为中国职场人士量身定做的的职场社交App“赤兔”,希望能够抢占中国职场社交的大市场。而2013年10月上线的脉脉(maimai),到现在也已经稳扎稳打发展了两年多。以社交的方式来达到职场用户的各种目的,这是目前职场社交APP的主要方向。

二、竞品分析

1、需求分析

6c95a636gw1f1qh9oteagj20q70objw2

注:上面的导图中,灰色代表基本需求,蓝色代表期望需求,红色代表兴奋需求

2、产品结构分析

赤兔

6c95a636gw1f1qh6bkan1j20hr0jgdiv

脉脉

6c95a636gw1f1qhauy3c7j20kg0zen2x

3、功能分析

3.1基本需求

1111-1024x910

在建立联系上,两款产品都提供了加好友功能,不过需要对方同意后才能成为好友。除了通常的先成为好友再聊天外,脉脉还提供了一个直接联系的方式,你可以选择直接发一条消息给对方,或者附带上心意礼金。这种小功能有效的提高了职场人士之间的联系效率,比如说寻找人才,或者求职等。

在发动态上,两款软件都支持类似与微博的图片加文字的方式。但是,在文字动态方面,脉脉支持空格,换行,格式更加灵活,而 赤兔 并不支持。在字数方面,两款软件都没有明显的限制。

在动态信息展示上,赤兔是根据你的职业,专业等智能选择排列的。脉脉除了展示用户本行业的动态信息外,还允许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信息。

3.2期望型需求

赤兔 和 脉脉 虽然都有 群组 以及 活动 功能,但是在重视程度上来说。脉脉更多的是重活动,轻群组,所以脉脉的群组活跃度不是很高。

而在赤兔中,小组和活动 都被提升到了重点战略地位,除了在用户信息上显示对方加入的小组外,还在 发现板块 重点推荐活动和优秀小组。用户共同参与到活动或者小组中可以极大的提升社交的质量,增加产品粘性。

e1457502193642-1024x910

在发动态方面,除了普通的实名动态外,脉脉还很接地气地发布了 匿名动态功能,职场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小圈子,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吐槽、爆料一些事情(工资、福利等),充分满足部分用户的八卦欲望。

除了动态,脉脉 还允许用户写专栏文章,创建个人品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333-1024x910

在智能推荐好友方面,两款产品做得都差不多,通过行业、校友、共同标签等给用户推荐。

3.3兴奋型需求

1.最近访客 功能早期在QQ空间特别流行,记得小编每天晚上都要看一看有谁访问了自己空间,访问人数多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感。

赤兔 和 脉脉都提供了最近访客功能,可以很好地提升用户的惊喜与满足感。特别是对于新用户来说,每一个访问他们主页的人就像是一个等待发的惊喜,传播着一股暧昧的气息。

2.在其他兴奋型需求上,脉脉 提供了 找人才服务,让众多中小企业创业者可以主动出击,寻找合适的人才,有效提高了招聘的效率。而在 职位广场,企业可以发布职位,求职者也可以方便的寻找职位。不过目前在规模上还是无法和主流招聘平台相抗衡。

3.脉脉独特的 服务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布有偿/免费服务,服务的内容,价格都由用户自己选择。这个功能可以很好的吸引中、高级人才,让他们提供合适的服务,职场新人也能够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快速学习成长。

1-e1457502622428-1024x910

 

三、产品总结

1.赤兔:比较纯粹的社交应用,背后是Linkedin爸爸,拥有大量的优质用户。所以在定位上属于高大上的职场社交平台,通过 小组功能 和 活动功能 散发职场正能量、激励用户积极向上。但是除了大V外,普通用户还是比较难得到大量的关注,目前还没有发现盈利模式。

2.脉脉:打通职场人脉,认识客户、发现人才等,简单粗暴,直击职场人士的内心需求。和赤兔的高大上不同,脉脉 的视觉设计看上去很一般,完全算不上好看。但是这样的设计也降低了很多普通用户的参与门槛,有效地激励他们去发动态,去展示自己。

在商业模式上,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了部分的基础,比如通过 红包搭讪 和 的有偿服务等把现金流引入产品,只要有了现金流后,以后在探寻商业模式上也会好走很多。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职场社交首先是要有人,然后人群之间愿意去相互联系。以小编亲身的案例来看,我在昨晚同一时刻分别在 脉脉和赤兔 上发布了一条相同的动态。截止到现在,脉脉上的动态一共收到7个赞,3条评论,最近访客增加了将近20人;而在赤兔上,我仅仅只收到2个赞。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231-1024x910

赤兔的视觉虽然做的特别棒,但是在视觉驱动产品上,依然有待讨论。从综合体验上来讲,确实是视觉体验一般的脉脉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总结:

经过两款产品的分析,目前的职场社交APP都在不断尝试各种玩法。随着职场人群的不断壮大,对职场社交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抓住这些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个性的服务将是该类产品未来竞争的一个方向。此外,我认为职场社交的本质不是社交,提供真正有粘性的服务也很重要,在这一方面 我觉得 赤兔 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原创文章,作者:黄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3276/

(0)
黄韦黄韦
上一篇 2016-03-08
下一篇 2016-03-14

相关推荐

  • 泡泡UI英语:交互设计精髓1

    最近在读《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他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交互设计过程、原理和方法,涵盖内容广,刨析知识深,被奉为交互设计指南。也正因为如此,大量的专业词汇给阅读造成了不小的难度,推荐大家双语共读,…

    2017-08-01
  • 交互设计测试评估

    - END-作者  Rachel Xu欢迎将文章分享至朋友圈,拒绝转载~VUI进化论达尔文老爷爷说,你的语音交互设计该进化了~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不关注,怎么进化~

    2018-04-18
  • 交互设计篇|经历一个产品从0到1我都学会了什么

    好的设计不仅能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易用性,还能弥补技术上的短板。在经过一个产品从0到1的实现后,对这一点感受的尤其深刻。下面列出几个我产品设计中的教训和收获。图书馆打印插队如果不给出理由则此行为被接受的概率为60%;如果给出一个理解则此行为被接受的概率为94%;甚至在解释原因时只提供“因为”而无实质原因的情况下,此行为被接受的概率竟然为“93%”。足见,“人就是单纯地喜欢做事有个理由”。那么,产品与用户“交流”时,就需要有个“理由”让用户看到自己行为操作与产品回应之间的解释,从而顺应操作规则从而更好的使用产品。

    2017-05-06
  •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提示框(Toast)对比

    在交互设计稿中Toast是其中很常用的一种用户反馈手段,但是作者却发现在iOS中根本没有toast这种部件,那么在设计该如何处理呢?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Snackbars包含一行与进行的操作直接相关的文案(文案前不可有icon)。它可以包含一个操作。Toast优先适用于系统提示。它也在屏幕下方出现,但是不能被划出屏幕外(而被清除)。潜移默化地将状态改变或者其它类型的反馈放进你的界面中。理想的情况是:用户可以不用进行操作或者被打扰,就能得知重要的信息。
    Unobtrusively integrate status and other types of feedback into your interface.Ideally, users can get important information without taking action or being interrupted.

    2017-05-05
  • 浅谈WEB页面三种程度的提示弹窗

    在设计WEB页面时,经常会使用到弹窗提示,根据提示的深度层次,大致可分为三种,接下来介绍一下三种程度的弹窗样式与进阶样式。

    2017-05-29
  • B2B vs. B2C 网站:关键用户体验差异

    尽管B2B网站和B2C网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B2B的客户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

    2017-05-14
  • (干货)关于进度指示器,这一篇就够了!

    当前状态的可视性 是UI设计规范中最重要的一点之一,这样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的紧张感。当用户在操作一个APP的时候,你需用告诉他们在操作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不是让用户去猜想。对于这种反馈,…

    2016-04-03
  • 数据交互的常见方式及案例

    交互设计师作为整个项目贯穿始终的一根线,除了有自身对需求的理解把控以及对页面布局的拿捏以外,充分吸取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让我们在打怪升级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7-05-07
  • 交互设计的三大铁律规范!

    科幻爱好者们没有人不知道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在交互设计中,我们也需要三条铁律来规范一切行为。本文来自UI中国主站,由IFEC成员翻译作品分类: 经验/观点/自译外文 原作者:Diogenes Brito 译者:十萬個為什…

    2017-08-01
  • IOS面试题100问,干不干IOS先收藏了,说不定那天就转IOS了。

    作者Cameron Banga 摘要:本文作者对iOS开发者及设计师在面试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筛选与汇总。一方面,能够帮助HR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反馈信息,以甄选合适人选,而开发者及设计师在寻找相关工作时,也可作为参…

    201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