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的情感之谈

来源:Johny Holland Magazin

当体验设计的范畴在不断延展的时候,也正是其面临着一种设计挑战的时候,即体验设计师希望给用户传递一种可独立于情境或频道、具有相关性(延续性)和一致性(稳定性)的设计。

如同在许多大型组织内部客户体验部门的目标——此时,如果我们依然坚持采用只和单一情境相关的术语语境来讨论该体验,并且只是集中在这个体验本身的一小部分的话,很有可能让我们所做的各种尝试(希望体验稳定且一致)最终失败,这也会限制许多大型机构组织内客户体验部门作出的努力后所得到的效果。

设计一种在各种不同情境和环境下一致的体验,我们需要关注于这个体验中的那些保持不变的性质,而不是我们为了得到这种体验所采用的方法。

体验是一种混合的产物,这种混合包含了我们所采取的行为,我们通过不同的感官所得到的感受,以及我们对前两者所作出的反馈,于情感层面。

形式的限制

行为会被体验发生地点的物理环境或科技环境所限制,一个物体或一个空间的形式都能够暗示和限制它本身的使用范围。控制的种类和它的有效性,维度是物理抑或虚拟,路径的存在与否,这所有的东西既提供了也限制了允许采取有效行为的范围。

类似地,环境也限制了我们能够被激起的感受的范围。数字环境下缺乏嗅觉和触觉的存在,却对心智思考、视觉和听觉有更大的依赖。物理环境虽会有不同的感知限制,但亦可通过,比方说允许利用氛围(Aroma正常翻译作灵氛),来提升某种体验。同时,这些附加的感知刺激物的存在也钝化了(不能)被全感观支配的影响。

因此,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了当参与者进行这些活动、并通过他们的感官去感受的时候,这些参与者所产生的情感层面的反应。恰是这些情感化的反应提供了在不同环境、不同接触点、和不同互动方式下的一致的体验设计目的。

清楚表达我们的设计目的

我们需要使用情感的语言来清楚表达我们的设计目的,使同样结果的体验能够被不同的互动环境所传递出来;并且,我们还要学会在各个不同环境里,在行为和感知的限制条件下传递出同样的体验信息。

从基于可用性或HCI框架类型下的实践,向用户体验的转化的表现,可从一个系统的界面对其功能特性所反应出的关注,向按照某种特定方式执行这些功能时候所表现的更为抽象的品质的关注,展现出来。

我们需要通过使用情感层面的语言,清楚表达我们的设计目的

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时候我们减少采用如“完成任务”或者“完成所需的时间”等衡量方法,而增加对系统的“易用性”的描述或者系统是否能够让用户凭借“直觉”使用的描述。这些正是功能执行时所表现的更为抽象的品质所在。同时,即时这些品质能够被归结于用户与系统交互时发生的情感化的回馈,它们也只不过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用于描述(用户)在一个非常特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活动的品质的方式,况且这只是发生在用户与系统所构成的交互平面上。归结于此,用户体验传统下的感知描述也是类此般的狭窄。谈论“速度”和“表现”提供了一些更广的应用-如对于服务的有效性-但这些都只是全然集中在一种感知方式-即,流逝的时间(这个维度上)。

情感层面的性质

那些来自于平面设计或者传统视觉传达的、更有视觉设计倾向的用户体验师,(典型地)更注重运用视觉语言或美学意义于表现情感品质。而正是在此,我们开始能够以一种恰当的描述方式来关注那些体验,尽管是在视觉的范围内。

但是,这种产生一个(体验的)情感性描述的过程是一个逆向的过程,设计师们选择一种情感化语言(为结果)去描述一个特定的视觉化过程,这个过程针对于探究或审美,而不是开始于从经验或情感所获得一个指引。但即使给出指引,例如通过品牌价值或品牌个性等名词的伪装下,这个描述也仅是对于该组织的描述-而非顾客或用户的情感化回馈。

这种描述很有可能在下面两个重要的方面上显出其不足:

  • 这种品牌的视角和品牌的重点,就本身而言,是围绕着该机构组织的个性;并且;
  • 这种情感化的视角把自身区分与一些设计工作 ,即活动的设计和感知层面上系统或服务的品质的设计。
    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进行中的活动在用户体验领域中可用性/HCI圈子里的品质,不管是时间的窄感知视角,还是审美的更为宽泛感知视觉;或者是品牌个性的语言,我们都没能够清楚表达一种体验的特质,一种我们所希望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再生产有着稳定形态的体验。所以,清楚表达我们目标体验的情感性质,对于我们在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或端到端服务体验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针对于传递与在实体店内一致的在线体验,如Nespresso,或延展一个产品线成为一种产品-服务系统,如新的Mac App Store的推出。

    回到‘易用性’这个术语的例子上,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为什么这样的描述的方式对于清楚表达目标体验来说,是不充分的。有些东西是容易使用的条件是:当该系统所在情境的一切可能动作是发生在一个清晰、好秩序、如预想般运作,并且不会为了要得到一些期望结果而要求一些复杂难懂的序列输入。

表达我们的目的

但是,我们对于这样易用性的渴望——从体验设计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其自身的终点。比方说,我们的目标可能是灌输给我们的用户一种自信、有能力、或是有意愿去行动的感觉。或者我们的目标只是简单地防止用户感觉沮丧,并保持一种平静地感觉。

当通过这些术语去传达我们的目的时,我们实现了在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下,有更好的方法去得到相同的体验。“容易去使用”可能对数字化界面来说是一个有用的描述,但对于设计例如一个在线购物的连锁店实体或物流能力的时候,这样的表述是不恰当的,也因此而很大程度上没有意义的。此时,如果采用“有行动的意愿”这样的表述作为期望体验的特性的话会更好。

到什么程度时,组织机构会需要这些情感的描述来尝试传达在多种情境下稳定的体验?

类似地,我们可悲地发现当在其他体验元素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产生关联时,我们往往没有太好的方法给我们作出任何决定的帮助。比方说,我们的连锁店里的环境灯光应该如何设计?什么样的氛围和味道是恰当的?

反之亦然,如果在物理环境中采用了味觉或灯光——例如在一些连锁酒店中标志性的味道——我们会不会简单地忽视它们,当需要设计客户与呼叫中心的交互时候?或者说某种特定的味道的使用背后有没有一个特定的情感层面的目的,能够被转化为在设计无须和用户直接接触的环境(如呼叫中心)的时候所考虑的因素?

但是,这真的会是我们关心的因素吗? 到什么程度时,组织机构会需要这些情感的描述来尝试传达在多种情境下稳定的体验?

在建筑设计、系统设计、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中的现代实践都要求如上述般一种跨情境体验的稳定性。在欧洲、北美、澳洲和亚洲的公司组织和政府机构均主动地寻求引入一种顾客体验项目,它围绕一种全面、整体、且统一的性质——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没能成功得到所希望或需要的稳定一致性。

让我们确保一个基准

如果我们目标的描述对于这些应用来说是更有效的,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确保不同情境和环境下的基准点。只要我们开始把体验用属于其自身的方式来思考,而不是用别的像动作或者感知的方式,我们将变得能够更好的评判体验的每一种特定形态,不论它可能产生于何种情境当中。

我们不能忽视顾客们希望或需要执行的行为动作;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同样地,我们也不能忽视顾客感知的特性。但是,正是我们所感受的体验的情感品质,把一个系统或服务部分的情感品质完全传达到另一个系统或服务上,这其中也传递出体验设计的希望。

原文 Experiences are Emotional
翻译:boatin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0132/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5-10-20
下一篇 2015-10-21

相关推荐

  • 这5个技巧帮你设计出眼前一亮的App引导页

    现在新手引导已经成手机客户端标配,但是通用的做法不见得是最有效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为什么新手引导经常无效,以及如何借鉴游戏设计的原理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2017-05-22
  • 设计基础:细说“十大可用性原则”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给交互设计师带来益阳的设计思考,但对于新人来说,这并不好理解。为此,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经验以及一些案例,与大家聊聊“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enjoy~尼尔森(Jakob Nielsen)是一位人机交互学博士,于1995年1月1日发表了「十大可用性原则」。1995年以来,他通过自己的 Alertbox 邮件列表以及useit.com 网站,向成千上万的 Web 设计师传授 Web 易用性方面的知识,尽管他的一些观点可能带来争议,至少在 Web 设计师眼中,他是 Web 易用性领域的顶尖领袖。

    2017-04-27
  • 【用户体验】Smartisan OS 联系人列表多音字

    大家都在讨论用户体验(因为不说显得自己很土),但是这些人是不关心用户体验的,关系是人就会做出下面这种机制的不能理解的举动,例如为了帮助大家解决L代表的罗或刘的姓氏联系人的区分,Smartisan OS的工程师做了…

    交互设计 2015-08-26
  • 深度解析新版9.0支付宝与微信之争

    这里有个h5大家可以看一看历来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和“致敬”。 http://create.maka.im/k/SR5OVAKY 很多文章在说支付宝和微信在进行下一场直播的撕逼大战,其实在阿西看来这不过是一场用户使用场景之争。 这一次,支付…

    2015-07-10
  • 作为第一个接触小程序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自选股小程序已经上线,作为项目的一员,做了一下交互体验和视觉设计的总结。

    2017-05-08
  • 【交互设计面试经验】2015年1月20日-交互设计师面试问题分享

    面试时间 2015年1月20日 阿西导读: 今天起我们给交互设计行业的朋友们开一个福利栏目:交互设计师面试分享我们在分类里叫交互设计面试,无论你是新手交互还是UI转UE 或是PM转UE又或者PM兼职UE。 不论怎样你都需要知…

    2015-01-21
  • 设计中的交互设计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讨论一下设计的本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也只能抛砖引玉,带给大家一些我的思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设计。下面这个定义是引自王受之老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从王...

    2018-03-06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阿兰·库珀(交互设计之父)1、费茨定律(Fitts’ Law)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S+1)。T指的是:移动设备所需时长;S指的是:目标区域的面积大小。D指的是:设备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a、b指的是:经验参数,它们依赖于具体的指点设备的物理特性,以及操作人员和环境等...

    2018-02-03
  • 在交互设计过程中,你需要持续关注的五个问题

    认真对待交互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设计环节、每一个问题,是提高交互稿质量的基石。过程中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并解决。

    2017-05-02
  • 交互设计师修炼指南!教你从零开始成为优秀交互设计师

    本文全系列满满干货,是从众多交互设计前辈们分享的宝贵经验里挑选出的最实用的方法,不仅能让你彻底了解交互设计,还能帮有志在这个领域发展,却苦于没有老师的童鞋,从零开始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 在校…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