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产品分析】网易云阅读产品&竞品分析

目录

wangyiyunyuedu01

0.为什么我会选择网易云阅读?

wangyiyunyuedu02

1.切入点分析

 

wangyiyunyuedu03

2.使用场景分析

 

wangyiyunyuedu04

使用场景分析概述

wangyiyunyuedu05

3.竞品分析

3.1确定竞品

网易云阅读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面向于传统阅读需求的图书、出版类阅读,其二是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资讯类阅读,因此从这两个侧面选取了两个竞品,分别是专注于资讯订阅类的ZAKER和移动阅读目前的领先者掌阅iReader。

wangyiyunyuedu06

3.2产品定位分析

网易云阅读

网易云阅读的方向是重新定义阅读的模式,其认知的阅读是一个大的概念,即聚合阅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的碎片化不断提升,订阅资讯的价值得到体现,但是同样是由于移动设备的性能及属性的提升,深入阅读的成分也得到体现,因此满足众多的阅读需求,满足多样化的阅读场景和相应的人群,这是我认为网易云阅读的定位方向。

用户只需要装一个阅读软件,那就是网易云阅读。

ZAKER

不同于大而全的移动阅读软件,ZAKER是垂直定位于订阅、新闻等咨询类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工具。

碎片化阅读包括了新闻媒体的载体和相关的阅读文摘等内容,在时效性和内容的广义上又优势,并且订阅式的服务还能与相关的媒体资源进行合作,提升媒体粘性以及竞争壁垒。长时间的合作建立可以帮助产品的市场地位及和媒体话语权提升,但是目前收到新闻APP冲击大。

掌阅iReader

掌阅iReader是一个从塞班时代就崛起的阅读软件,这就决定它的定位方向——阅读器+网络小说,尽管这些年移动阅读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网络文学的热度依旧不减,iReader主打的众多网络原创文学和自身优秀的品牌资源,拥有最大的原创网文的用户群。

目前来看,iReader越来越倾向于精品化阅读,从目前其推出的出版/网络原创 双入口以及其硬件设备电纸书的推出可以看出。

wangyiyunyuedu07

3.3视觉分析

网易云阅读

主色调:

大红色,红色是网易系APP的主色调,包括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阅读、网易邮箱、有道词典等等。红色给人以热情和亲切,但有的时候却显得不够精致。

整体布局:

采用了圆弧式菜单栏以及浮动式推荐栏的设计,菜单栏简洁明了,采用了两级分类,一级主菜单栏是综合分类,二级菜单栏是一级分类下的分类菜单。例如主菜单栏中存在书城,其中有不同书籍的分类。这种分类的好处的简洁明了,但是存在一定冗余的弊端。

四个Tab分布合理,但没有亮点,而且将发现作为首页使用体验不如书架作为首页好。前提是读书,而不是看资讯。后者则不然。

wangyiyunyuedu08

ZAKER

主色调:

大红色,ZAKER早期的配色并不是红色,而是显得成熟的蓝色,但是投入市场之后的反响进行了改变,可能考虑到资讯类APP需要互动的热情,借鉴了相关产品例如网易新闻等。

整体布局:

采用了扁平化的设计,这是ZAKER设计的传统,当初ZAKER刚刚投入市场使用的就是Metro的浮动设计,随着行业设计风格的改观,慢慢成熟化。并且加入了推广栏,设计更为成熟合理,但慢慢失去了自己的风格。

四个Tab,早期的ZAKER是没有 Tab的,知道后来加入了话题、热点讨论等板块,加入了Tab。尽管似乎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实际体验却不是那么的优化,除非热点与订阅两个Tab的位置互换做出牺牲,不然后者永远只是累赘。

wangyiyunyuedu09

掌阅iReader

主色调:

黑、黄、白。图中是iReader的书城页面。相对于前两者的个性分明,掌阅iReader的视觉设计并没有太突出的特色,设计保持了很早就开创的仿真风格,网页部分和竞品也没有太大不同。

整体布局:

依旧是二级菜单的设计,一级菜单是频道,频道下面有具体的书籍分类。并且使用iReader之前是可以选择默认频道的,该图的默认频道是出版类。找书的过程较网易云阅读方便。

五个Tab,掌阅iReader的书城页面有5个Tab,通过不同的维度将书籍资源进行了划分,将找书的过程变得很方便。其中发现栏目是一个互动型的栏目,使得用户有了参与感。

wangyiyunyuedu010

3.4阅读体验分析

传统阅读方面:

传统阅读体验选取网易云阅读与掌阅iReader进行比较,由于iReader包括精品及普通两种,分别对应了新排版的出版类书籍及轻量化的早期电子书风格,这里选取精品书进行比较阅读页呈现。

wangyiyunyuedu11

这里选取iReader以及网易云阅读的阅读辅助功能进行比较。

笔记、划线等辅助功能:

随着kindle越来越被人接受,阅读笔记的功能成为了阅读产品非常重要的一环。

左边是iReader的划线笔记展示。其可以选择多种颜色的线条,并且可以复制内容、分享笔记、编辑笔记、词典等功能。而网易云阅读的功能相对更多,还支持搜索和举报纠错等功能,这是因为网易云阅读支持网友上传书籍,因此需要进行错误的排查等人工处理方式。而对于有划线需求的用户而言,iReader更加方便,因为它将选择颜色放在了第一级,更加方便。经过测试使用网易云阅读也能够选择颜色,而且颜色更加丰富,但是它必须在已经划线之后点击划线才能更改,需要两步操作,而这个过程足以使得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wangyiyunyuedu12

工具栏内容比较:

工具栏主要有查看目录和阅读设置两个部分,这里选取阅读设置部分进行比较。

  • 两者都能够进行亮度调节功能,并且都采取了滑动方式,比较方便。
  • 字体大小也是同样的风格。
  • 选择背景颜色iReader是传统的颜色背景,而网易云阅读则将其变成了主题。但是两者的呈现效果是类似的,即都更新了主题,包括背景色,字体色等。但是iReader精品书的背景色有很多是无效的,网易云阅读则没有这个问题。
  • iReader可以更换行距,网易云阅读则没有提供这个功能。翻页方式都可以选,前者在第二页,后者直接选择。iReader还有一些附加功能都在第二页,但使用频率不高,放入第二页也比较合理。

wangyiyunyuedu13

资讯订阅方面:

资讯订阅选取的是ZAKER与之对比,比较两者的内容呈现页面。

  • 订阅源主页

订阅源即某个订阅频道,其主页展示如左图。左一是ZAKER的虎嗅网主页,左二是网易云阅读的虎嗅网主页。

排版上,ZAKER是不规则的浮动模块式,并且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大小也不同,整体上排版比较有设计感,并设置了信息分类。网易云阅读则是传统新闻APP的排列,整体相对规整,图文排列整齐,没有突出重点,整体设计缺乏特色。

ZAKER有专门推广的推广栏,频道LOGO置于顶部。网易云阅读没有设置推广栏,频道LOGO占了一大块地方,显得突兀。

通过设计对比可以看出,ZAKER更适合短时间查阅重要内容,网易云阅读更适合有时间的顺序阅读。

wangyiyunyuedu14

  • 文章内容呈现

在文章内容页,两者的设计有较大区别。

  • 左一的ZAKER是标题置顶的设计,弱化标题并提升了单页内容展示,左二的网易云阅读则采用了图片置顶的方式,突出标题,这可能和网易的新闻传统有关。从深度阅读的角度前者更好,从时讯阅读的角度后者更佳。
  • 操作上,ZAKER将所有操作都集成在了下面,比较有利于单手操作。网易云阅读采用了传统iOS的操作风格,更有美感。
  • ZAKER突出了评论功能,在功能面板上有直接评论的按钮,并且文章底部直接显示了评论的内容。相反,网易云阅读则弱化了评论功能,只显示了评论数目,需要经过两部操作才能看到并评论。这个做法可能是与网易新闻进行差异化,网易新闻目前也拥有订阅功能。

wangyiyunyuedu15

4.问题反馈及改进策略

不够人性化

问题描述:

  • 网易云阅读主打聚合阅读,云的概念。却缺乏了基本的人性化定制。
  • 作为聚合阅读的平台,网易云阅读有众多类型的用户,例如专注于出版类,专注于小说,专注于资讯订阅或者是全盘都收。喜欢资讯内容的不喜欢一打开就是类似书城的首页,喜欢读书的也不喜欢一开始就让我选书。
  • 读书的需求是继续读!用户想要一打开APP就能看到上次看的书,用户要直接进入书架而不是类似于“发现”、“书城”之类的选书环节。

改进策略:

  • 在APP初始化时及设置处加入默认主页设计,可选主页是书架。
  • 根据用户的喜好个性化定制主页内容,例如:出版、男频、女频、资讯、综合书城等。可以采用菜单栏的形式包括所有的类别,以便将用户导向其他频道,但是请为不同类型的用户设计不同的推荐书籍,可以按照用户分类进行划分,个性化选择。

wangyiyunyuedu16

最近阅读及离线阅读功能问题

问题描述:

  • 订阅源主页LOGO,采用了小图标,背后空了一大块地方,非常碍眼。
  • 订阅内容,关注最近阅读及离线阅读等,由于滑块是可定制的,因此每次加入新订阅最近阅读和离线阅读都会被自动置后,这是一个麻烦用户的设计。
  • 最近阅读功能是查看最近的订阅源,而不是文章,这个对于突出“云”阅读以及碎片化概念的网易云阅读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问题改进策略:

  • 订阅源主页顶部可以采用大块虚标或者虚化的LOGO作为背景,设计感更强,更加柔和舒适。
  • 默认最近阅读和离线阅读模块置于顶端或者置于中间某个位置,或者设计为其他按钮而不是大的浮块。
  • 最近阅读显示最近阅读的文章,可以用大模块来展示,一个模块两个链接,大的是文章,小的按钮是订阅源,两者皆不误,并且突出重点。

wangyiyunyuedu17

书城设计问题

问题描述:

  • 书城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看不到定价。可能改功能的设计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因为看不到定价可以诱导用户去看,看到中间只能去买了。然而,这种诱导往往是不讨用户喜欢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讲究用户的参与感,诱导设计往往走向一个耍用户的极端,很容易产生坏的印象。
  • 个性化推荐的位置。个性化推荐在主页的底端,这个设计很不好。很少有人会去翻书城底端的东西,个性化推荐应该是置于显眼的地方,让用户习惯上去用,也就体现出了个性化推荐的目的和价值。

问题改进策略:

  • 显示定价,但可以弱化定价显示。例如网易云阅读采取了阅点方式,可以采用全本价XXX阅点来显示,可以很小,但不能没有。
  • 个性化推荐放在今日免费的后面,即所谓的推荐资讯栏。按照之前的设计策略,将资讯与其他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在非资讯用户中可以不需要推荐资讯栏。而在选择了资讯类的用户中可以不需要个性化定制栏。

wangyiyunyuedu18

About me:

wangyiyunyuedu19

本文由 @彭俊威 原创发布于我是UE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与商用。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b14e917f505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0130/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5-10-21
下一篇 2015-10-21

相关推荐

  • 基于行为科学的产品设计方法

    改变行为是艰难的。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些:落空的新年计划、从没用过的健身房会员卡、以及精心制定但从未完成的节食或省钱计划。 有许多产品和服务帮助我们向目标推进,不论是进行更健康的饮食选择,还是养成更好的…

    2016-01-08
  • 国家地理:创新设计世界地图APP-炫酷、叼、高度还原设计方案。

    本文首发在iamue.com(我是UE网) 头条号同步发布 来看一看别人家的UEUi 国家地理做了一个世界地图app,动效狂拽酷炫叼炸天。关键是app线上高度还原了设计的动画效果,而且非常流畅。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然后默默的收…

    2015-06-25
  • 原型设计里的线框图与原型是什么鬼?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备注:IxD是交互设计缩写。 UX是用户体验缩写 导读:本文作者Jerry Cao是UXPin的内容决策者,也是UXPin 这款在线线框图/原型工具的在线内容开发者。如果你想学习设计原型的思路,熟悉相关工具,以及完整的设计流程…

    2015-06-11
  • 不要让用户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愚蠢

      by C7210  本文来自Be For Web 要使产品被用户接受而且乐于使用,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少。你需要知道产品服务的目标人群是哪些,他们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你的产品提供的解决之道和他们现在采用的方法相比有哪…

    2015-08-18
  • 你真的懂用户测试吗?

    本文解释了什么是用户测试,用户测试的重要性,及关于如何正确地进行用户测试。 因为如果想要产品达到更高的用户满意度,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答案只能从与用户的交谈和观察用户与产…

    2015-05-13
  • 基于理论数据的条目分析

    主要通过运用理论,竞品,数据,有依据的进行条目分析。 文章由 星夜Design 原创,深圳 / 产品设计师

    2016-09-07
  • 当交互设计遇到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原则】 *符合用户使用需求 *基于用户的心理模型设计 *一致性 *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解释 *形式追随功能 *单一任务、渐次呈现 1.符合用户使用需求 设计一个产品,最基础的原则就是要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确定…

    2015-09-20
  • 如何入手书写产品体验报告

    体验产品是PM工作中经常做的事情,企业也常留一些这样的实习作业给面试者,是因为产品体验报告一定程度上直观的反映了面试者的专业水平。求职过程中,如果能提交一份专业的体验报告,将大大提升简历通过率,获得面…

    2015-03-05
  • 怎样做一份让工程师泪流满面的标注

    在搬着小板凳坐工程师 buddy 旁边送果汁送零食的日子里,我受 Google Material Design 的启发,折腾出一套自认提高双方沟通效率的标注规则,心情挺好还为此做了模板,最下面有源文件的下载地址。 是的我曾经也很寄…

    图形用户界面 2015-08-11
  • 用户体验分享-儿童玩具上的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大约在同一时间,我成为了一位父亲,我刚进入用户体验世界,试图找出如何使我的产品,够了吧,可以理解的、 易于使用,并且直观。我是一个巨大的玩具迷,还是玩,他们之前到达了我的儿子,但他在房子里意味着更多的玩具和更多的机会来观察他与他的玩具在他的生活非常首个月的交互。看着他让我想起了关于如何普遍经验和界面设计是在我们的生活从一开始,从这些经验,我们能学到多少 — — 尤其是如果我们打算建立一种可以理解的产品。

    201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