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发现了这篇老文,内容很精彩,翻译下与大家分享。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文章要系统的看。

目录:【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关于交互设计法则“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在今天的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
71863421945284
然后移开眼睛回忆一下,看看你还记得几个。

现在再读一遍下面的随机字母:
HJMROSFLBTW
然后再用上述相同的方法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记忆。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会回忆出5~9个单位,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子弹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观察到超过7颗子弹。1887年,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发现遗忘曲线的爱宾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eorge A. Miller)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但是实验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序的、随机的,如果是熟悉的字词或数字,这样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这个字母序列已经有11个字母,如果学过英语的人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个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7±2法则,但是该如何将它用于我们的页面设计中呢?我总结出了如下几点:

一. 导航或选项卡尽量不要超过9个。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上图中图1是苹果官网曾经的导航,是不是觉得有些眼花缭乱摸不到头脑呢?图2是苹果官网现在的导航,是不是觉得清爽多了呢?用户使用导航是要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这种需求往往非常急切,请不要认为每个用户都会像挖宝一样孜孜不倦,如果还不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关掉浏览器跑掉了。简化你的导航使它尽可能的少于九个会让用户对于网站的内容一目了然,更快捷也更加有效。

二. 如果导航或选项卡内容很多,可以用一个层级结构来展示各段及其子段,并注意其深广度的平衡。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如图3中的例子,导航是分为多个层级的。如果导航的内容很多放不下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它整合归类来分层级收纳,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但是深广度又是什么呢?

在网站的信息架构中,有一种组织结构叫做树形结构:网站首页视为链接层级中第一级,与其有从属关系的页面视为链接层级中的第二级,一般称其为二级页面。通过二级页面又可以继续得到第三级页面,依此类推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树形链接结构。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接结构,我们称它为树形结构。

在整个树形结构中,链接的层数被称为网页链接的“深度”。而在树形结构里,最底层页面包含的页面总数被称为网页链接的“广度”。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就像上图中所展现的那样。

一个网站的链接深度和广度最好有一个合适的均衡关系,深度过大的网站不利于用户快速获取信息,广度过大的网站则容易让用户在无数并列的超链接面前不知所措。在过深和过广的分级方案上,用户所需要的反应时间都比较长。因此我们在组织网站信息的时候,需要仔细平衡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

三. 把大块整段的信息分割成各个小段,并显著标记每个信息段和子段,以便清晰的确认各自的内容。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图5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图6

就像图5和图6中那样。不论信息多少,都可以通过结构化将简化为符合7±2法则的短信息组块,这样当用户查看信息时可以更容易的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所关心的信息上,能够更快的找到他们要找的东西,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

这一期交互设计原理就到这里~你学会了吗~: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7±2 法则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8872/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5-08-27 12:44
下一篇 2015-08-27

相关推荐

  • 如何设计一份专业且有价值的交互规范

    很多设计团队都会有一套比较成熟完整的交互规范,好的交互规范能够保证设计的一致性,减少沟通和开发成本,提升效率。由于笔者是设计手机系统和App相关的,所以简单的和大家聊下如何设计交互规范。

    2017-05-11
  • 用体验设计方法论,结合商业诉求对APP进行改版设计

    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
    这个平台安全吗?
    购买哪个比较好?
    怎么购买理财,外汇,股票类的产品?
    收益如何?
    ……有什么新活动?
    是否能继续提升自己利益?
    以前买过的产品有什么新变化?
    ……

    2017-05-19
  • 怎么让引导不再是无用小透明?

    在接触一款新应用的时候用户常常会看到一些引导页,但在操作的时候直接当透明的就快速滑过或跳过了,这种时候,大家一定会有 “这些引导好无用啊”的无力感,目前甚至有着“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引导,说明该产品缺乏友好…

    2015-11-19
  • Big Than Big ,在移动设备屏幕变大的时代,交互师!你的交互该怎么进行设计?

    这是一个大屏手机的时代。强调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这已经成为事实。这是一个大屏手机的时代。

    2015-01-06
  • 互联网产品开发阶段,几个典型阶段

    在互联网产品开发阶段,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典型阶段:确定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概念设计、原型设计、界面设计、信息设计、视觉设计、前端开发、用户体验测试、产品完善、产品发布等过程。当然,这些阶段的划分有时…

    2015-12-23
  • 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走访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点击信息与交互设计关注我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哦!投稿邮箱:iidc@iidc.org.cn第四站——北京服装学院2017年11月3日上午,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卞亚君秘书长及秘书处谢老师、王老师一行三人到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进行了走访。新媒体系主任丁肇辰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交谈中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带学生做的一些研究项目及活动。如《都会寝室》项目,面向20-35岁人群,致力于通过卧室环境控制、健康食物推荐等,改...

    2018-01-31
  • Axure中使用图标字体【FontAwesome】

    我们使用Axure制作原型时,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小图标。有些朋友自己制作、有些到网上下载,然后使用截图导入到Axure中使用。这样做非常繁琐,有些朋友问Axure是否能够像图像处理工具那样便捷灵活滴使用图标字体呢?答…

    2015-01-16
  • AI时代的门票——智能语音交互

    AI时代即将到来,而语音识别便是入场券。说出一句话,也许你可以直接听到想要的结果,也许机器会直接执行你的命令,也许……这无限延伸的可能性,便是 AI 的魅力。“宫保鸡丁怎么做”,冰箱上的显示屏开始播放宫保鸡丁教学视频。“我想看个赛车类电影”,电视上显示《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我要开party,放个激情澎湃的音乐吧”,音箱播放《Sugar》

    2017-04-28
  • 大势APP的用户体验究竟“火”在哪儿?

    周一:AE动效 | 如何入手创作才能更加真实?周二:马克笔如何通过"叠加技法"精准调色周三:更快更好 | 手绘板也能比着尺子画!?周四:观点 | 交互设计在未来会有多火?周五:大势APP的用户体验究竟“火”在哪儿?周六:如何看懂艾迪.斯理曼的Dior Homme周日:学珠宝设计我们推荐给你的必看书目本期主讲老师▼用户体验设计UX是交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个APP根据适用人群和功能设计的不一样,都会有不同的用户体验,下面来说一说在众多...

    2018-04-07
  • Axure RP 8 入门手册 – 第6章(二)

    第5节检视功能-元件命名千语:楼叔,我才问一个问题,你就给我讲了这么多!好感动哦!小楼:嘿嘿,因为这个群里你最大嘛!千语:切!反正你也有空,顺便把元件的设置也给我讲讲吧!我看不管是元件的样式还是属性,都很复杂呢。小楼:您好!因为网络原因,您发送的消息是乱码。千语:还想等你给我讲完,发张我昨天泡温泉的照片给你呢!小楼:你看,其实这个元件设置也非常简单,你看在点中一个元件后,检视面板中就会呈现与该元件相关的设置……从上至下,首先看到的是元件...

    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