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浅谈“什么是好的社交产品?”

  t01e1e36d6f5de29fac
        最近密集参加了几场和社交有关的活动,引发了一些思考。就如同大部分投资人认为的一样,社交领域是一个进入门槛很低的领域,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进来试试。其实这句话的背后,有3个深层次的意义:
1. 投社交,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很低门槛?
  随便一个投资人(包括我这种入行没几年的,很容易从社交产品切入投资领域)都可以认为自己很懂社交,瞎扯扯几句,有DAU/MAU的感觉就可以随意判定好坏了。但事实上门槛很高(因为胜率很低),这就好比太极拳,谁都可以比划两下,看似轻轻松松,其实一套拳打下来,汗如雨下,功夫了得。
2. 做社交,跨界的对手可能很牛逼,或者更牛逼?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门槛低,所以谁都可以试一试,几乎我身边很多朋友,甚至于大学同学,创业的第一个方向都是社交。并且纵观全局,这几年上市的社交领域的公司,微博/陌陌,创始团队都不是所谓“社交科班”,都是门户背景的;还有最近一些找到momentum的公司,nice/无觅/same/小红书/in,都是潮流媒体、阅读产品、咨询公司以及电商出来的,也都不是科班。既然不是科班,也就是说BAT的背景对于判断可能是失效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池子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应该随意轻视“新进入者”。当然,网易系和百度系的高管在最近一些上量很快的产品里是创始人,前者抓调性和营销很棒,后者抓技术和数据挖掘很厉害。
3. 玩社交,是一个early adopter很容易参与的事情?
  社交应用,我认为是所有app里最容易获得“early adopter”的类别。什么是early adopter,是一群只占15%总目标用户,但是极爱冒险,极爱尝试新品的人。社交产品特别像衡山路或三里屯的酒吧。所有的名字起得还不错的社交产品,稍微做做推广,积累个几十万用户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early adopter是最容易欺骗人的,他们爱玩,但其实也走得快,他们可能尝试几十个社交app,但是最后都会无情的离开。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要多多关注百万用户量级以上的生态和数据,可能才是有意义的。
---
究竟什么是一个好的社交产品,我认为可以看下面4个方面,战术层面:
  1. 做口碑,靠人性的光辉。
什么是人性?比如,对弱者的关怀,对强者的崇拜,对完美的追求,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对于求真的迫切。人性,是最有口碑传播力的一种力量,因为它能代表真善美,符合人性的产品,体现在能够帮助用户获得安慰、获得知识、获得生活方式等等。典型的产品,是豆瓣和知乎。
2. 做启动,靠野性的力量。
什么是野性?比如,对性的渴望,对隐私的窥探,对仇人的重伤、对名人的嘲讽、对老板的抱怨、对弱者的挖苦、对弱者的歧视的等等。野性,是最能吸引用户来试一试的地方,一个好的野性产品,可以把按摩房做的像电影院,可以把游戏机房做的像私塾。典型的产品,是陌陌和秘密类。
3. 做人群,靠规则的潜力。
什么是规则?比如标签,遵循规则意味着一种归属,这种归属可以方便用户找到和剔除不必要的杂音。如果规则是打标签为王,那么爱秀名牌包的人,如果好职位title为王,那么在职场得意的人,最容易获得关注。好的规则,可以剔除杂音,可以聚拢精英。典型的产品,是nice、脉脉、小红书。
4. 做长线,靠技术的牛逼。
什么是技术?技术,可以解决高并发、可以让不活跃的用户开口,可以匹配一个相见恨晚的用户给你,可以将音频和视频以最低成本和最快速度展现给用户。同样的产品,走到几十万DAU以上的时候,无论是用户增长还是成本控制,技术的高低决定了一切。这时候,门槛已经摆在那里。典型的产品,是YY和Gif快手。
---
 然而,更严格的说,其实一个好的社交产品,不等同于一个划时代革命性的社交产品,也不等同于值得投资人豪赌的社交产品。有了下面2个亮点,才是值得搏一把的,战略层面:
  1. 新的内容和关系
关键在于“新”,回想起当年为何人人微博微信让用户如此兴奋的原因,从关系讲,人人让我与大学同学产生前所未有的虚拟交集,我还拓展到了同校的其他班级同学,从内容讲,我们分享了各种日志。微博也是一样,新的段子手和大V的言论得到展现,和大V互粉也是格外的令人兴奋。微信就更不用说了,爸妈因为通讯录的导入,瞬间和他们的小学同学聊起来了。这三个产品,异口同声的让用户找到了新的关系和新的内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关系在先,内容在后。”,现在很多的社交产品,太过强调内容,搞了一堆所谓搞笑的东西放在里面,其实用户是把产品当做娱乐小报来看的,这是很可惜的。
2. 创始人:洞察力+定力+魅力
  一个革命性的社交产品的创始人,需要如下3个素质:
 第一,是洞察力。社交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规则。对于人性的把握,是我最渴望看到的。我希望创始人能够花路演90%的时间,来描述他对于产品用户的典型画像,用户在产品里到底在做什么,用户做什么是他关心的,用户为何会持续这么做下去,用户为何会激动,用户何时会回来。用户用户用户。这需要强大的洞察力。
第二,是定力。社交产品,不是在爆发中辉煌,就是在爆发中灭亡,这需要创业者有面对大流量和爆发后的定力,比如最近的足记,之前的脸萌和魔漫相机。同时,因为社交的商业化非常靠后,所以需要创始人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来稳住团队,这需要强大的定力。
第三,是魅力。在流量和开发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寻找到更棒的技术和产品人才,并且由于路比较长,所以每一轮融资都需要创始人能够应付过来,因此,这需要强大的魅力。
---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总结,总而言之,社交不好做,做好了不得了。

原文来自:信息与交互设计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4605/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5-04-04
下一篇 2015-04-06

相关推荐

  • 智能场景设计:深入场景和意图的体验设计

    “hey各位!我们要开始做一件重要的事了!”陈老湿已经走到我们的工位前,兴致昂扬地说道,“竞对已经上线了类似的功能,我们得抓紧了。上海那边出了方案,看,在这里!”

    2017-05-23
  • 如何减少哑铃图中的颜色,提高用户体验?

    有奖互动话题,文末等你概述作者在 #MakeoverMonday 2018 的第 2 周的课题上,制作了一张哑铃图来比较男性与女性在寻找伴侣时所注重的特征排名。他目标是展示不同国家的男性或女性在寻找伴侣时是否都会将某一特征看作重要因素。这样让作者立即想到了哑铃图,但是他的第一份草稿存在一定的问题。Viz 中的颜色太多了,我们很难从中发现趋势。之前作者也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是他觉得真正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在不减少 Viz 中数据数量的情况下...

    2018-04-19
  • 案例分析|一次消灭产品文档的实践探索

    作者:Dougee全文共 2120 字 5 图,阅读需要 5 分钟———— / BEGIN / ————在刚入职眼前这一份工作的时候,CTO就对产品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后不用再另外输出产品文档,直接在原型上标注就可以了,而且以后要输出动态原型。先介绍一下我本人的情况:产品经验2年,对于Axure的交互设计有一定实践经验,但从来没有想过把动态的原型与产品说明结合来表达需求。对于CTO的决定,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出于以下三点原因:太多文件数量...

    2018-03-27
  • 交互设计工作流程6步走

    点击信息与交互设计关注我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哦!投稿邮箱:iidc@iidc.org.cn经常有人会问交互设计到底是做什么的?交互在工作中的流程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今天就来讲讲交互设计在工作项目中需要做哪些工作。这里结合笔者本身的个人经历,将交互工作流程总结为以下6点:1、发现问题这里的发现问题,主要是找到一些体验不合理或者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地方。发现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在实际项目工作中,可能大部分的问题反馈来源于客服或者产品需求,这里交互更...

    2018-01-30
  • 用户体验设计与创新怎么做?首期高端讲座,听世界知名企业用户体验设计总监为你答疑

    4月28日一大早海信学院的阶梯教室就已经满!满!都!是!人你看,现场是这样的还有这样的大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在做什么?原来,咱们首期高端讲座开讲啦!大家都知道,做高质量好产品一直是咱们集团的重点战略在高端讲座的首期,我们就邀请到了世界知名企业用户体验设计总监现任韩国某体验设计公司总裁Yoo老师给大家进行分享三个小时的讲座中,Yoo老师阐明了他对用户体验设计创新的理解他提到,大部分大企业往往就问题而直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去进行充分调查,...

    2018-05-05
  • 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学习服务设计的思考方式和闪光点

    初学服务设计,读了一本好书——《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Basics, Tools, Cases》(by Marc Stickdorn,Jakob Schneider),推荐并笔记。而本文基本描述了我对服务设计的初步理解,以及服务设计给我带来的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的灵感触发。“服务设计是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一项服务中所涉及的人、基础设施、通信交流以及物料等相关因素,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设计活动。…… 服务设计将人与其他诸如沟通、环境、行为、物料等相互融合,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始终。…… 简单来说,服务设计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 ,为人与人一起创造与改善服务体验。…… 服务设计强调合作以使得共同创造成为可能,让服务变得更加有用,可用,高效,有效和被需要 ,是全新的、整体性强、多学科交融的综合领域。…… 服务设计的关键是“用户为先 + 追踪体验流程 + 涉及所有接触点 + 致力于打造完美的用户体验”。”——百度百科“When you have two coffee shops right next to each other, and each sells the exact same coffee at the exact same price, service design is what makes you walk into one and not the other.” – 31 volts service design, 2008“However, creativity is not so much a gift as a process of listening to the ideas “flowing” through one’s head and being prepared to articulate them.”

    2017-05-07
  • 【交互设计】寒假专业设计课程计划

    以清华力量武装自己寒假班开课时间:2018年1月27日 —2月8日报到时间:1月26日 (全天报到)寒假课程不局限于清华美院考研,寒假基础班以专业为导向,报考全国其他院校的同学也可参加。学习最高要求和最高水平的课程,全国名校任你选!说明: 交互设计的考试内容和实际工作基本类似,非考研类同学也可以报名学习,想转型学习或从事交互设计行业的其他专业同学也可报名。师资介绍:老师一:L老师本科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清美交叉学科硕士考研成绩:初...

    2018-01-30
  • 腾讯干货!从四个方面帮你做好移动页面性能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越发要关注移动页面的性能优化,今天跟大家谈谈这方面的事情。

    2017-05-27
  • 选择极简主义风格做设计,不是没有道理

    极简主义设计并非万能的。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界面越简约,设计目标和针对性就越明显,而设计师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越多。你并不需要更多的空间,你所需要的是更少的东西。

    2017-08-04
  • Axure用的溜,并不代表你就能成为一个产品经理

    作者:杨俊全文共 2497 字,阅读需要 5 分钟—— BEGIN ——当你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搜索“Axure”时,会有98页的结果。在知乎以及其它一些产品经理相关的网站上,也总是能够看到诸多Axure的使用问题和经验分享。但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确实是需要会使用Axure的,但你使用Axure并不代表你就能成为一个产品经理。用户体验五要素在《用户体验的要素》中提到的五要素,自上而下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当你能...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