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不想错过精彩的荔枝话题,点击文章左上角关注“荔枝3十1”。每晚10:00点荔枝陪你说一事晚安文/励志妹图/荔枝工作室经作者授权发布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导语“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1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1)我观察3岁的小孩用iphone很容易上手。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同时iphone通过箭头图标,向右滑动的文字条(小孩看不懂文字),来暗示手指触摸向右滑动来解...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不想错过精彩的荔枝话题,点击文章左上角关注荔枝3十1”。

每晚10:00点  荔枝陪你说一事晚安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文/励志妹

图/荔枝工作室

经作者授权发布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导语

“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1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

(1)我观察3岁的小孩用iphone很容易上手。


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甚至不用学就会用。


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同时iphone通过箭头图标,向右滑动的文字条(小孩看不懂文字),来暗示手指触摸向右滑动来解锁。


自然和人的天性是一致的。


大人因为成年后受后期客观转移意识影响,反而不一定立即学会iphone解锁,可能需要看文字解释来理解。


所以不识字的小孩可能比老年人更快学会使用iphone。需要用文字来解释的交互不是好交互。

2以“自然”为设计目标的体验

(2)Apple在“自然”体验上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通常PC下的“文件夹”(甚至“文件”)是不太自然的电脑概念,被从iOS里面取消(文件只有和能解释它的应用关联才有意义)。


MacOS尝试改变触控板的传统滚动方向,将手指滑动改为和内容一致的方向,并称之为“自然”模式,即,以前的触控板的滑动方向是“不自然”的。


这样的改变很需要勇气,但也许Apple觉得长远来看更自然的模式才更有生命力,哪怕暂时会改变用户习惯而让用户不适应。


(3)VX的yao一yao是个以“自然”为目标的设计。

自然往往和人的本原相关的。


“抓握”,“yao晃”,是人在远古时代没有工具时必须具备的本能。


手机提供了激发人类这项远古本能的条件。


设计“yao一yao”时,目标是和人的“自然”或者说“本能”动作体验做到一致。

yao一yao的体验包括:动作 - yao动;视觉 - 屏幕裂开并合上来响应动作; 听觉:有吸引力的声音来响应动作;结果 - 从屏幕中央滑下的一张名片。

整个界面没有菜单和按钮。


但几乎没有比它更简单的交互体验了。


感谢手机,让远古时代人们通过投掷石头来“连接”到其他人,进化到yao动手机来虚拟地“连接”人。

yao一yao上线后,很快就达到每天一亿次以上的yao一yao使用次数。


“简单而自然”的体验人人都会用,并且因为“自然”,而“自然而然”地去用它。

yao一yao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种通过肢体而非鼠标(甚至触屏)来完成的交互,也许代表了未来移动设备的交互方向。

pony三年前曾经送给很多人一本书,《don't make me think》,光从字面理解,也是这个意思。


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



3“自然”是一种思维方式——懒、痛点

我个人也欣赏原研哉等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应当挖掘人的本原的体验倾向。

“自然”并不只是在交互等体验上体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程序员都知道面向对象的方法的核心是更“自然”的对复杂事物的建模方法,“分类”是其核心之一。


同样地,产品经理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需要有一种符合“自然”原则的建模方法,来通过产品结构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来映射和解决问题。


没有开发训练的人同样可以建立“自然”思维方式,事实上,“分类”是人类模式化和识别外部世界的本能方式。


如果有意识地对任何问题都从“分类是否合理”的角度来考察,时间长了;


会建立起直觉式的分类感觉,而避免形成“大杂烩”式的结果。


而对任何一个界面和交互,同样可以用“don't make me think”或者“是否自然到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使用”来反复思考。

比如,我们会鼓励每个界面尽可能有且只有一个突出的按钮作为用户不用思考就默认去点的操作点。


当思考过一千个界面的交互后,对哪些交互是自然的哪些是不自然的就会很容易判断到。


即便对于司空见惯的体验点,加以反思也会发现改进余地。


比如,对一个列表,需要显示总的条目数吗?一个进度条,需要显示百分比吗?数字对用户是自然能接受的反馈吗?


(比如通讯录有多少人,用户需要这个数字吗)


“自然”可能容易导致玄学,因此这里想强调的是,“自然”的思维方式一般是需要长期的非常理性的训练才能获得,而不是突然幻想自己获得了一种使用“自然原则”的能力。


记得微博上有个问题问“乔布斯为什么能凭直觉知道该怎么做”。


我认为没有任何人有天生的可重复的直觉来立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员。


比如,对于复杂事物,如何“抽象”为一个简单模型,是需要大量案例锻炼的。


但是,如果经过一万小时的有意识的朝某个方向的训练(比如对“自然”的反复思考和实际工作练习),并且是极为理性的思维和实践训练,是可以获得一些直觉的。


大量的理性训练有助于形成一种对同类事物的识别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直觉。


比如大部分中国人其实是没有经受过“简单是美”的训练的,表现在现实中,


很多人其实是很难接受一套极简主义的装修风格的居室的。


只有当对“极简”有反复体验和思考,才能将“简单是美”变成骨子里的审美观,并体现在设计中。


简单和自然是什么关系?简单为什么就美了?


荔枝3十1


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听说看了这个公众号可以脱单


可能你还想看


听说点赞的人今年会脱单!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742/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27
下一篇 2018-04-28

相关推荐

  • PS、AI、Sketch 用着太费劲?这些插件本宝宝力荐!

    虽然 Mac 和 Windows 平台有许多特别棒的软件或工具,但 PS、AI 和 Sketch 仍然是设计师的标配。有时候看到一个特别棒的效果花了很久才折腾出来,殊不知一些插件能够轻松完成,这里小编推荐一些特别实用、效率翻倍的插件给大家,让设计工作事半功倍!GuideGuideGuideGuide 是小编用过的最棒的参考线拓展工具!没有之一!再也不用从标尺一条一条拉参考线还要担心位置不精确,只要输入需要的数值就可以自动生成对应的参考线...

    2018-03-03
  • 如果你即将面试交互设计,可以参考一下这篇

    交互设计也是设计类,设计类的面试只要看作品说话而已。但是,偶尔有也会有些面试官完全都不理你的作品,然后会问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今天的汇总就是主要针对这部分题目。题目大多都能回答,但是偶尔一个题目打过来还是会有点懵,所以事先做好准备会相对比较好。最最重要的当然是介绍你的作品!介绍你的作品!介绍你的作品!(重要事情说三遍)讲的思路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找到设计的依据,然后做了什么设计。下面就是面试的其他问题:1、自我介绍。答:(自我介绍算是面试的...

    微信热点 2018-03-25
  • 一篇读懂交互设计进化!

    计算机刚被发明的时候并不是现时看到这个样子的,而是这个样子的。像房子一样大的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一切数据和操作指令都是通过由纸带输入机进行的,是当时唯一的输入设备。穿孔纸带上利用一排孔表示一个字符,用穿孔或不穿孔表示1和0,来将指令和数据导入内存。穿孔纸虽然大家都没见过这玩意,但可想而知纸带的输入速度很慢。。。很慢。。。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所需要的纸也是一箱一箱的。后来,因为打字机的灵感,键盘终于被发明了,可想而知这输入速度有多大的提升...

    2018-03-04
  • 不会Sketch的设计师将要被淘汰!

    这  是 一 本 让 我 废 寝 忘 食 的 书前几天小花闲来无事逛知乎被一篇名为《写一本书出版是怎样一种体验?》的问答吸引了目光,里面有一位作者黄方闻详细的介绍了他的第一本书《动静之美——Sketch移动UI与交互动效设计详解》筹备历程。Sketch这款软件在UI设计上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很多大公司都在用sketch工作,再不会Sketch会被淘汰掉。目前用sketch跟ps的人数比越来越接近了。Sketch因其强大的功能以及极低...

    2018-03-02
  •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聊首款《CSR赛车(CSR Racing)》

    原文作者:Om Tandon我最近一直在玩《CSR赛车(CSR Racing)》和《CSR赛车:经典(CSR Classics)》,在近期的游戏中我发现,Natural Motion在该系列的核心玩法、货币体系、社交机制和盈利模式中都引入了许多新的花样和用户体验功能,这些新元素的加入为游戏的某些方面带来了更好、更流畅的玩家体验。CSR-Racing-iPhone(from theiospost.com)CSR系列专为手游玩家设计,会话时...

    2018-03-26
  • 用户体验方向的复试炸药包

    喜大普奔,北师大终于出分数线了,虽然心理学部的院线还没有出来~但是过没过线,你心里应该没点Balance吗?对于没有参加提前复试的同学,对于接下来的复试,师兄在这里想灵魂拷问一番,准备好复试了吗?知道怎么准备吗?知道UX复试要考什么吗?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但是作为去年参加过正常批复试而且成绩不低的老司机,我还是可以在这说两句的。(咳咳~全场都注意啦!)参加过去年提前复试的同学应该知道去年UX的复试变动很大,比之前两年灵活了很多,辅导机构...

    2018-03-07
  • 你在无意中就打破了用户体验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

    以下内容由Mockplus团队翻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Mockplus是更快更简单的原型设计工具。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可能是产品的周期管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一定的重要规则,特别是那些从事产品设计的人。而许多设计师却日复一日地在设计中违反规则,而这是绝对不利于他们的设计的。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什么是设计中的重要规则,以及它对产品和服务中意味着什么。我还将在组织管理、协作和总体性能方面提出这一现象存在的可能含义。在这篇文章中我所要讨论的心...

    2018-02-13
  • 【干货知识】最全面的交互设计原则和理论汇总(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艺恋优梦」获得每晚推送】文章包括:格式塔心理学原则、尼尔森可用性原则、尼尔森F视觉模型、Heuristic Evaluation十原则、费茨定律、席克定律、7+2法则、2秒原理、2/8法则、3次点击法则、界面黄金8法则、jakob nielson原则、KANO模型、0123简单法则、MVP法则、婴儿鸭综合症、包豪斯理念、泰思勒定律、防错原则、奥卡姆剃刀原理、maya法则、信噪比法则、序列效应、功能可见性原则、成...

    2018-04-16
  • 网站分页导航对用户体验和优化的影响几何?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温馨提示:请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精彩的内容了。在博客、杂志甚至是大多数站点中,分页的点击次数可能比搜索还要多,因为在很多时候,访客并没有明确自己的需求,只是在网页中一页接着一页的浏览信息,如果在分页上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又能引导访客进行浏览,就能大大增加网站的黏性。但在很多站点中,分页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即便是花时间来制作分页也不过是基于图标的样式和设计,对分页组件的整...

    2018-02-01
  • 游戏交互设计心得分享:从代入感与反馈感入手提升打击体验

    前言经常听到一些设计人员、产品经理、甚至是一些交互体验”大师“的言论——【这个操作太麻烦了,需要操作好几步,体验太差了!】亦或者【这个功能藏的太深了,你有考虑过用户体验么?】之后不知怎么的,设计游戏或者软件的人员经常会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无论做什么,3句话里面保准带一句上述“金句“。所以近段时间,你会发现打开一个游戏或者软件,第一眼的界面,功能堆积,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我觉得,经常拿着两句话一刀切的人太幼稚,太低级了。所以我今天斗胆...

    201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