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在为RPG创建战斗系统时,多数开发者首先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游戏中的各个角色会有哪些优势和弱点”。四大元素系统基本的战斗系统之一是,带有水、火、风、土的“四大元素系统”——水比火厉害,火比风厉害等等。这一系统适用于元素不多的游戏,因为玩家几乎立刻就会明白哪些元素能对敌人造成更大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开发者可以在不提供大量教程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但如果将这个系统进行延伸的话,就会导致交叉优势...

在为RPG创建战斗系统时,多数开发者首先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游戏中的各个角色会有哪些优势和弱点”。

四大元素系统

基本的战斗系统之一是,带有水、火、风、土的“四大元素系统”——水比火厉害,火比风厉害等等。

这一系统适用于元素不多的游戏,因为玩家几乎立刻就会明白哪些元素能对敌人造成更大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开发者可以在不提供大量教程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但如果将这个系统进行延伸的话,就会导致交叉优势,进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例如,火元素不仅比风厉害,而且还能伤害大自然和虫子;而对水、冰、岩石和金属的抵抗力却很弱。这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项,但却没那么好理解。玩家可能会被绕晕掉——水和冰的区别是什么?火和熔浆的区别又是什么?如果每一个元素都有多个优势和弱点,那么玩家犯错的几率就会急剧增加,甚至是在游戏后期也会犯类似错误,因为需要考虑到的优势和弱点实在是太多了。这种做法不会为游戏提供更大的战略深度,只会增加复杂性。

武器类型系统

另一个常见的系统是“武器类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特定的武器对应特定的敌人会造成更大伤害。例如,“一把利剑”对穿盔甲的敌人只能造成很小的伤害,但是对穿皮质铠甲的敌人却能造成很大伤害。

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元素系统”相似,只不过是用武器代替了元素。但相比之下,“武器类型系统”对玩家而言更难理解——虽然人人都知道水能灭火,但不是人人都知道在战斗时要用什么武器才能取得优势。

与“元素系统”相比,要弄懂“武器类型系统”需要花上更多时间;而且如果将这个系统进行延展的话,很快就会把玩家弄晕。虽然玩家可能明白剑、锤子和匕首的区别,但是茅和戟的区别又有几个人懂?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魔法效应系统

最后是“魔法效应系统”,包括诅咒、buff、毒药等。这类系统在面对敌人时也带有某种优势或弱点——用诅咒法术来削弱重型盔甲的防御能力,可以起到和“用利剑砍盔甲”一样的效果。

“元素系统”和“武器类型系统”时刻都有着对应每一个敌人和角色的优势和弱点。而“魔法效应系统”的优势则只能对特定的敌人持续几分/几秒钟,这类魔法效应通常不存在弱点。例如,用诅咒法术削弱对方盔甲的防御能力意味着你提高了“利剑”的伤害值(弱点变为正常状态),但是由于盔甲类型没有改变,所以重型武器仍然会对敌人造成较多伤害(优势仍然是优势)。

混合多个系统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我的游戏包含了武器和法术(四大元素和魔法效应),所以我要把这三个机制结合起来,为玩家提供一个极具深度的战斗系统。”

这个想法很好,但做出来的效果多半不尽人意。

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然而同时引入三个系统不仅不会增加游戏的深度,反而会增加游戏的复杂性。这类游戏要求玩家同时记住三个系统以及系统内所有项目(角色)的优势和弱点。而当你推出新的武器或元素时,对应的系统也会随之不断扩大。最终玩家会偏爱一个系统,而且只原意使用这一个系统,因为他们不原意/懒得学习其余的系统。这样看来,为战斗系统提供更多深度的目标其实并没有实现。

比方说,一位玩家偏爱“武器类型系统”,因此TA很清楚哪些武器可以对抗特定类型的盔甲,而且在这方面变得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另外两个系统就被忽略了。虽然同时利用三个系统可能会对敌人造成多一点伤害,但这样一来,玩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上就会多过实际游玩的时间,因此普通玩家会觉得不值。这种设计迎合的是少数玩家(游戏邦注:原意花时间去钻研的玩家),而不是广大受众。

此外,如果同时采用了三个系统,那么设计师很可能会设计出一个需要结合三种系统才能打败的敌人。当普通玩家遇到这种敌人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沮丧,同时也会觉得游戏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个敌人实在是太难打了。TA可能会忘记掉其他两个系统的存在,或者结合三个系统尝试一次然后失败了,这就导致了糟糕的体验,致使玩家对这款游戏产生负面情绪,然后索性一走了之。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问题是,为什么这款游戏非得采用多个系统?多个系统结合带来的到底是深度还是复杂性?

与其采用多个系统,不如专注于一个系统,再适当结合其他游戏机制(比如解谜元素),当你拼凑出适量的元素类型以后再把它们列入到优势和弱点表格中,这么做可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必要的“惊喜”

当玩家到达某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可能玩到了10级或者20级,那么问题来了:该不该把敌人适配到同等级别?还是把这些敌人的级别和属性设为固定值?在这场战斗中,各种优势是如何发挥的?当玩家使用了正确的优势或武器时,是该让TA轻轻松松地获胜,还是得再给TA一些挑战?

当然,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因为这取决于设计者想要为玩家创造的体验,但有些做法明摆着是不理想的。

比方说开发者采用了一个“四大元素系统”,并在一个以水为中心的区域放出敌人,这么做是非常好的。因为玩家不仅了解“元素系统”的运作方式,而且还了解特定的主题意味着什么。因为这个主题,TA会认为自己正在对抗的是水BOSS。

但如果TA对抗的不是水BOSS而是风BOSS呢?

这时玩家肯定会感到愤怒和迷惑,TA会想:明明是水的主题,怎么莫名其妙冒出个风BOSS。

设计师可能是想玩个花样,给玩家一个惊喜,但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已经违背了这些系统的基本原则。整个体验应该是条理清晰的,不要给玩家来个(可能)毫无防备的惊喜,这样玩家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元素系统”中所学的特定技能。

此外,当大BOSS对玩家所学系统免疫的时候,整个系统就会分崩离析。

关卡中的“小型”敌人应该是用来学习这个系统并锻炼所学技能的,它们一般不会很难打,而且可以在不利用优势和弱点的情况下被打败。

在击败一堆这样的对手之后,玩家会希望BOSS难打一点,这样在TA发现敌人的弱点并想出如何利用这些弱点时,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并为此感到满足。但如果大BOSS不属于这个“元素系统”,并且还对该系统中的所有优势免疫,那么玩家就失去了这种满足感,得到的反而是挫败感,因为TA刚学到的东西根本用不上。

尤其是采用“魔法效应系统”的时候,设计师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如果魔法不能对任何大BOSS产生作用,那整个系统就只是摆设罢了。这种设计能对玩家产生的唯一影响就是“直接忽略掉魔法效应系统的存在”,因为这个系统并不能在关键时刻带来任何帮助,所以何必浪费时间去学?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总结

作为开发者,当你在创建一个带有优势和弱点的RPG战斗系统时,需要回答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在我的战斗系统中,应该有几个优势、几个弱点?2个可能太少了,但20个又太复杂。

为什么我要把几个不同的系统混合在一起?这样做能给游戏带来什么好处?

我现在创建的到底是深度还是复杂性?

我采用的系统在关键战斗中能否帮得上忙?它是否需要在更激烈的战斗中为玩家提供优势?

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你避免无聊或令玩家感到困惑、愤怒的RPG战斗场景。

游戏邦编译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多数RPG战斗系统中的缺陷

  • 稿件合作:一元(微信:smallkisshe)

  • 商务合作:Amber(微信:lcxk6876767)

  • 投稿邮箱:news@GameRes.com

  • 投诉邮箱:webmaster@GameRes.com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523/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17
下一篇 2018-04-17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私人资料大集合-赠送

    交互设计,算是一个很新兴的职业,但是目前在市场上并没有找到很多关于交互设计方面的干货。百度一下都是一些培训机构的推广软文,给很多想要入行的同学们造成了很多困扰。所以我发了一些时间去找一些交互设计方面比较系统和正规的学习资料和网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拿走不谢!第一:各大互联网公司ued部门阿里妈妈MUX文章分享:http://mux.alimama.com/posts/1300蚂蚁设计:https://ant.design/docs/sp...

    2018-03-05
  • 艺术留学 | 交互设计在未来会多火?

    交互设计是什么?对你而言,它可能还是未知数。这是康石石撰写本文的首要初衷,我们先看看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交互设计这一专业:1.交互设计师是做APP的2.交互设计师是给APP动效的3.交互设计师都月薪上万,且薪资上涨空间高,酬劳丰厚。其它就不清楚了。。。以下康石石引用《女神进化论》创始人--寺主人在知乎关于交互设计师目前生存现状的一段描述,供大家了解行业目前基本情况:月薪<10k俗称“线框仔”,出没于小公司和外包公司,没有设计决策权,专门配给...

    2018-04-01
  • Sketch导入图片丢色、变白解决方案

    周五晚上回家作图遇到点状况,折腾了半天才好。整理一下发出来,估计有人用得上。以下内容为磨磨叽叽的瞎逼逼顺序,着急解决问题的同志可以快速下滑,会有提示周五到家日常打开电脑作图,做的做的发现不对劲,之前导入进来的图片好像不正常了。如下图一开始还以为是不小心降低了透明度,cmd+左键,发现没降。再想可能是加了纯色,看了一眼属性,也没有叠加颜色。醉了,这什么鬼。我一看既然不成那就算了。重新再导入一张图片,这张后入的是好的。没当回事,接着做图。过...

    2018-04-25
  • 金蝶首席用户体验官对“用户体验”的思考

    “也曾经有人要我用一句话来描述清楚什么是用户体验,我说,不好意思,我一句话描述不出来,你给我半个小时。”金蝶公司首席用户体验官钟承东这样回答。产品人,你是否也曾这样认真地思考过:用户体验究竟是什么?你又需要要花掉多少时间多少语言,来组织出一个满意明确的答案?我们渴望的用户体验是什么样子?相信每个人都憧憬这样的用户体验,使用精心设计的产品,有如诗如画的视感,有如沐春风的触感,有余音绕梁的听感,甚至会精细到照顾用户的嗅觉和味觉,接触和使用产...

    2018-04-04
  • 用户体验设计过程方法论的演变

    “用户体验设计”这一概念,是由唐纳德·诺曼(Donald A. Norman)创造出来的。我之所以会发明这个术语,是因为我认为人机界面和可用性太窄了。我想涵盖人们体验系统的所有方面,包括工业设计图形,界面,物理交互和手册。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术语开始广泛传播,以至于它失去了意义。——唐纳德·诺曼但到了 2016 年,唐纳德·诺曼开始对这一术语的滥用大肆批判,他在这段简短的YouTube视频中谈到了这一点。这些天,他说他是一个人民设计师(...

    2018-04-06
  • 写在 [ 交互设计小厨房 ] 一周岁

    时光荏苒,感谢无情岁月!感谢大家容忍这个公众号『隔三差五』抽疯式的更新;感谢太太长期战斗在『丧偶式育儿』的第一线;感谢各位『互联网老炮』容忍洒家在微信群里污力十足的飚车;最后还要感谢这个优雅的排比句。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金平糖の精の踊り~カチューシャ浜口史郎 -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オーケストラ・コンサート~Herbst Musikfest 2015~产品厨子的运营总结2017年3月24日,『交...

    2018-03-24
  • 用户体验调研活动开启,多重奖励等你拿!(2场公推冲击4连红)

    20180329,星期四,欢迎接收购彩汪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免费推送。昨天大元复出拿下了两场全红,状态可以说是非常好。两场欧赔1-3-4的深盘,有80%以上的彩民是认为一场正路加上一场下盘。结果两场都打出了1球小胜的结果。大元昨天就是运用了欧赔亚盘结合盘路的分析法,最终命中了2场结果。可以说在实战中盘路对于小联赛都有着不错的效果。今天有4场竞彩比赛,除开早场的澳超,晚上依然有2场英甲(其中包含一场单关深盘)+1场葡超,英系比赛是大元一直擅长...

    2018-03-29
  • UX小白 | 不谈它?算什么用户体验设计?

    这其实只是个引你进来的标题,我今天真正想说的事情其实是它——你在做一款产品的时候考虑过它的无障碍性(Accessibility)吗?无障碍性(Accessibility):在图形交互界面为基础的交互方式中,无障碍性也往往被称为可访问性。“无障碍性(accessibility)意味着产品设计应用时应考虑到,无论是因为年龄、事故或疾病而有认知、感官或者移动障碍的人,还是没有此类障碍的人,都应能够有效使用这个设计。”——《About Face...

    2018-01-31
  • 6种转化率分析模型,提高产品转化率、用户体验

    在微观层面(实战方法论)通过6种转化率分析模型提高产品转化率、用户体验; 大家如果能掌握好增长方法论和提升转化的秘诀,就一定可以通过实现业务快速增长。以下为数极客CEO @谢荣生 在【起点学院公开课】演讲实录,编辑有修改:1. 为什么转化率越来越重要?1.1 流量红利渐失,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新平台、新应用发展起来的难度比十年前要难数十倍,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增长率下降;流量集中于BAT等少数大平台;同行竞争激烈。根据CNNIC统计报告显示...

    2018-03-28
  • 大屏时代,如何做好电视端交互设计?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有幸参与了电视端大屏幕的项目,在不断的尝试、探索和设计中,也收获了一些关于电视端的设计经验,因此将这些“电视交互设计的一些事”分享出来,共同探讨电视端的设计。-硬件+远距离操控——基本交互-基于桌面资料研究以及设计经验,总结了基本交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内容:遥控器输入、导航和菜单、信息展现、控件摆放和焦点状态。一 、遥控器输入当我们用手指快速便捷地在手机屏幕上点击或滑动时,主流电视大屏及应用的操作还是:使用遥...

    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