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作者:Aaron Yan全文共 3542 字 1 图,阅读需要 8 分钟———— / BEGIN / ————我们在使用淘宝、头条、微信这些APP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产品做的越来越好了呢?那么你觉得这种越来越好的变化,是因为APP功能的完善,还是因为操作变得更流畅了?我猜你的答案肯定是:这些APP变得好用是全方位的变好了,不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变得比原来更好。我们都知道,APP越来越好用,是因为:我们产品经理和技术团队,在不停地进行产品迭...

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作者:Aaron Yan

全文共 3542 字 1 图,阅读需要 8 分钟

———— / BEGIN / ————

我们在使用淘宝、头条、微信这些APP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产品做的越来越好了呢?

那么你觉得这种越来越好的变化,是因为APP功能的完善,还是因为操作变得更流畅了?

我猜你的答案肯定是:这些APP变得好用是全方位的变好了,不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变得比原来更好。

我们都知道,APP越来越好用,是因为:我们产品经理和技术团队,在不停地进行产品迭代,一点一滴地在让APP变成我们喜欢的模样。

那么这些APP是怎么样进行迭代的呢?

有一个朋友说:

迭代就是在APP里面对各种功能进行增加、减少和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删、改。

这听上去好像有点对,可是好像又不是特别贴切,是吧?

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于是我告诉他:

功能上的增、删、改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迭代的核心是: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产品升级,方法就是你说的对功能的增加、减少和优化。

也就是说,产品迭代的本质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接下来我们就还是用微信作为例子,结合用户体验的5要素,一起来聊一聊,产品是如何进行用户体验迭代的。

既然用户体验的5个要素包含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感知层,那么我们就用这5个要素,分别比照着,拆解一下用户体验的迭代,期间也分别对5个要素进行简单的说明。

一、战略层:产品目标的迭代

首先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

微信团队从最初就知道自己要做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他们最初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社交中心,连接生活,连接世界吗?

如果是,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成连接一切、连接世界的模样?

这是因为:将来成为什么只是一个愿景。

所以战略层的描述可以是:我的目标是什么?用户需求是什么?要如何来满足用户?

而这个愿景的实现,需要你去设计到达的路径,并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比如:学习编程,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了要成为技术大牛,将来用编程做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者做出一款很牛X的东西来改变世界的想法。

但是,现在的你能做的就是画一条线,然后在线上,把你要成长的路线分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要达到什么目的?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如何检验?出了问题如何处理?都标注出来,然后就按照你在线上的标注,从0开始,一点点的向前,走好每一步——这就是战略。

战略就像是楼梯,每一层的位置都不同,那么每一层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战略层的迭代就像是爬楼梯,不止要爬,还要不断自己建设和修护。

从一般意义上讲,战略层是产品的根本层,但不是说战略定了就不能改变了,迭代就是让战略层进化的方法。

微信战略层的迭代,在现在来看,是从最初的通信工具,到社交工具,再到社交平台,最后成了目前的综合性平台。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直接做一个综合性平台,或是一个社交平台?

原因有很多,比如:当时没有人知道,微信成为社交平台后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这个社交平台应该提供哪些服务?还有就是中间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没有人能确保用户会接受,难道要复制一个QQ出来?

最好的方法就是战略迭代,让产品在战略层进化成长,让用户决定微信应该走向何方,在关键路口推一把完成战略迭代。

所以战略层迭代就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二、范围层:产品能力的迭代

在用户体验要素中,范围层的实际体现是——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

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比较抽象,其实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范围层就是能力层,范围层决定的,就是我都能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我做不到。

不管是功能规格,还是内容需求,在这里都需要规范起来。

规范的原因就是:给自己能力标定一个范围,给产品划定一个边界。

有了这个范围和边界,产品才可以被具现化,被设计表达出来。

比如:说手机号可以注册登录,一条评价字数不能超过80,这都是范围层的设计。

聊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范围层的工作,其实是在产品和用户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用户体验。

平衡点的打破有两种结果:伤害用户情感,或是给用户提供更大的满足。

伤害用户先不说,说一下给用户提供更大的满足,更大的满足不止会提升用户体验,还会带动产品的成长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成长。

在这方面微信是怎么做的呢?

微信在范围层的迭代我看到的:是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从信息交流了解,到看进入彼此生活;从单独的社交工具,到连接外部的信息、知识;从钱包缴费,到各种金融服务;从自媒体平台,到商业服务平台。

这每一次的迭代成长,是一次又一次打破平衡,一次又一次满足用户,你是不是从中看到了用户体验的成长?

产品迭代,在范围层的迭代,归根结底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三、结构层:产品资源组合的迭代

微信成长到现在已经很成熟,体量也很庞大了。

在微信中有:聊天,朋友圈,公众号,支付工具,商城有游戏,还有登录、设置的管理工具,这些都是现在我们在微信中可以看到的内容和功能。

在微信的角度,这些都是它具备的资源。

这些资源在产品中怎么组合?组合后的资源怎么呈献给用户?

连接到用户就是结构层需要考虑的东西了。

所以结构层就是:我有哪些资源?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连接用户?

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中,就是:把功能和信息进行结构化的归纳组合,确定与交互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

比如:微信的头像和名字修改、密码的修改和语言字体的切换,有没有相同点,是不是要进行组合归纳。

归纳的话,互相是什么关系?或者只有部分些要归纳,那其他的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些就是结构层所涵盖的。

而结构层的迭代,根源是来自于:战略层和范围层的迭代——因为战略层和范围层的迭代让资源不停地增加。

比如:原来的微信没有朋友圈、没有摇一摇、没有红包、不能搜索公众号内容。

现在这些功能有了以后,资源组合就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而是要不断找到更优的方法进行组合,不然原来的结构层设计就等于没有,整个用户体验会被拉下来。

显然,产品的迭代,必然绕不开结构层的迭代。

四、框架层:产品表达方式的迭代

到了这里,我们的产品工作就需要把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资源的组合是用来提供什么服务?解决什么问题,用可以直观认知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像是:我养了一只宠物,但是别人不知道这个宠物是什么,我就要告诉别人这是一只小狗。要说明我的小狗和别人的小狗不一样,我就要给小狗起一个名字,告诉别人他叫包子——是我的。

所以,框架层就是——解决如何让用户认知我,知道我都有什么,能做什么。

为了直观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起名字,不是为产品,而是为其中每一个结构化组合的单元——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

除了这些,还需要用界面、文字把已经组合归纳的功能和信息呈现出来、表达出来,变得可以看到、碰触到,这时候基本的产品就开始慢慢成形了,我们可以通过呈现出来的模样,去认识和感知产品,形成自己对产品的理解。

拿微信来说:“发现”是一个归纳组合的命名,发现的页面中:“朋友圈”、“扫一扫”、“附近人”、“购物”、“游戏”、“小程序”都是“发现”下面层级归纳组合的命名,然后这些命名都有对应的链接或者陆页,进去后看到的又是不同类目的页面和命名组合。

框架层的迭代,相对来说是结构层的延伸,但是比结构层更细化、更复杂。

五、表现层:感知和直观体验的迭代

聊到这里,让我们先记住这句话:“表现即感知”。

所以,表现层解决的问题是:用户的预期和习惯如何?产品怎样才能贴近用户?

表现层的迭代是——连接用户感知的迭代,一般被认为是:视觉效果。

这里的视觉效果不是说要多好看、多炫,而是产品的表达呈现是否清晰?结构组合的设计是否有效传达给用户形成认知?产品的能力,是否可以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核心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达到?

因为,表现层是产品对外的门户,也是最直观的完整形象。

就像是你送给朋友一款手包,手包的色彩、肩带、锁扣是第一感知。

如果找不到锁扣就没有办法打开手包,自然也就不知道里面,你还放了更珍贵的宝石吊坠,甚至连最基本的手包,也可能不会拿来使用。

表现层除了视觉效果,我们认为还包含了:微交互的引导和反馈,因为这些都是用户可以感知的。

在微信中,信息的提示和数量、打开朋友圈的自动加载最新内容、二维码扫描打开后的方框和绿色扫动的效果,都是表现层内容。

这一层的迭代重心是:用户侧。

如何方便感知?如何引导用户操作?如何传达变化的结果?都是在与用户互动,与用户的习惯和潜意识在互动。

产品迭代,在表现层的迭代是我们接触最多,却不是很容易感知它变化的迭代。

六、总结


用户体验的5层模型,完整的描述了产品规划设计中流程方法,我们平时讲:愿景、定位、目标、流程、路径、触点、UI、交互,这些方法和技能在用户体验的模型中都可以看到,所谓迭代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些工作。

因此,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 / END / ————

本文由 @Aaron Y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216/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01
下一篇 2018-04-01

相关推荐

  • SKETCH | 周鸿祎自述:我的价值观

    在这本书的开头,我想讲讲影响我价值观的电影和书。说到价值观,有的人可能要笑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讲价值观?虽然这本书的书名是《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但这并不是按图索骥的说明书,你如果认为读完本书,就会做产品了,就能向互联网转型了,对不起,真的是做不到。赵括把兵书读了千百遍,在纸上推演了千百遍,到了实际的战场上,还是一个输。因为无论是做互联网产品,还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能不能做得成,是看你能不能创新。而能不能创新,除了你的技能、阅历、领导...

    2018-04-26
  • UED内功心法口诀篇

    本文约5000字,阅读需15分钟本篇思想可能给你带来的价值何为UED?在产品定义阶段,它是一种关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产品迭代期,它又是一种关乎如何思辨方案真实体验水平的科学验证。更具体一点,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科学验证,近一年的时间我们通过大量案例逐渐将其解构出来,并将导图成“UED内功心法”,期望能够帮助交互设计师在具体实操过程中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设计的价值。心法口诀第一式:目标用户锁定招式1:找出契合业务的目标族...

    2018-02-02
  • Axure实践第二讲

    Axure实践第二讲---如何有效的在工作中引入原型·页面枝干·添枝加叶·画龙点睛在近期的产品需求开发过程中,我们产品小组正式且大量的将原型开发工作投入常规的需求分析工作中,原型的开发对于我们在产品初期的调研、构建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接下来就让本文带你领略:产品与原型的一节课。一、功能结构图(页面枝干)1.切入点是功能结构图(自顶向下)从大的方向上去划分几个大的模块类型,适用于业务功能较为单一且业务逻辑处理流程较为简单,如在做市商系统构...

    2018-03-16
  • 如果你即将面试交互设计,可以参考一下这篇

    交互设计也是设计类,设计类的面试只要看作品说话而已。但是,偶尔有也会有些面试官完全都不理你的作品,然后会问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今天的汇总就是主要针对这部分题目。题目大多都能回答,但是偶尔一个题目打过来还是会有点懵,所以事先做好准备会相对比较好。最最重要的当然是介绍你的作品!介绍你的作品!介绍你的作品!(重要事情说三遍)讲的思路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找到设计的依据,然后做了什么设计。下面就是面试的其他问题:1、自我介绍。答:(自我介绍算是面试的...

    微信热点 2018-03-25
  • 互联网产品经理常用工具有哪些?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是复杂和多样的,PM们通常要负责产品各方面的事务,因此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很多,现在就跟这笔者一起来看看互联网产品经理常用工具有哪些,想走产品经理路线的同学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一、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是"善其事",关键就是搞明白产品经理相关的工作内容,针对工作合理有效的利用软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说到产品经理的职能,这是另开新篇的话题,这里我们先通俗概括一下PM的主要活动:1、参...

    2018-03-13
  • Axure玩出新花样,做个游戏玩转Axure9大常用功能 | 免费直播课

    产品经理会画原型,是入行的基本门槛。一个可用可交互的原型可以帮助开发和设计人员从不同的维度上来了解你的产品设计,降低需求的沟通成本。那么,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如何才算是“会画”原型呢?你可能会认为,会画基本的线框图就足以满足日常需求了。但是借助静态的线框图解释你的设计,始终都不会像可交互的原型这么直观有效。原型的工具虽然有很多,但Axure还是最经典的一款画原型工具。虽说Axure用的溜,并不代表你就能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但作为产品经理,更...

    2018-03-04
  • 清华美院交互设计考研相关问答

    分享考研资料集:你的问题我来答!一考研资料福利贴这是新蕾北京公众号第001篇资料帖今天分享的是清美交互设计考研相关资料汇总针对此专业考研相关问题我们一一作出解答01进入通道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设计研究生,可以报考两个方向,一个是信息艺术系的交叉学科硕士的交互设计方向,另外一个是信息艺术设计系的信息艺术设计的普通硕士,但是他们的考试内容有较大差异,进校后都可以学习交互设计,导师组基本相同,由于近年来大部分招生名额倾向于交叉学科,本文重...

    2018-04-28
  • 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2个科技术语

    原文链接:https://uxplanet.org/60-tech-terms-you-need-to-know-as-a-ux-designer-a01166074ae1通俗易懂的A-Z科技术语列表在刚开始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时,我如同离了水的鱼一样。我所知道的科技术语很贫乏。在会议中我总是能听见这些词汇,但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偷偷摸摸的开始查我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并希望没有人发现!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对...

    2018-04-09
  • 用户体验要素(上)

    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到底什么才是用户体验?在繁忙的生活中,从你起床关闭闹钟到洗脸刷牙再到坐车去公司上班,在这个过程中,和你关联的东西,闹钟、牙刷、牙膏、公交车、地铁等,如果这一系列的事物都没有注重用户体验,早上起床闹钟响了没起来,急急忙忙去坐地铁到公司上班,地铁标识不清晰,你坐反了,很晚到公司,接着被领导大骂一通,灰扑扑的坐到座位上,然而你这一天才刚刚开始,这么糟心的早上让你一天都不顺利。如果没有好的用户体验,你每...

    2018-04-25
  • 【媒体观察】“爆款”G一代,好品质给用户体验“上保险”

    春夏交替的四川地级市资阳,天气多变。但降温和阴雨,还是没能阻挡住中国西南最活跃经济区域,吊装用户的热情与期待。2018年4月23日,将近400位用户,来到了“徐工G能大咖&新产品交接仪式”现场。到场用户的业务范围、规模、设备不尽相同。其中既有已经开始“公司化”运营者,也有依靠零散数台吊车积累第一桶金的“拼搏者”;既有跟随上一轮热潮涌入的新手,也有从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司机”。虽然对市场的理解,对未来的规划各有所取,但谈及徐工G一代产...

    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