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作者:Aaron Yan全文共 3542 字 1 图,阅读需要 8 分钟———— / BEGIN / ————我们在使用淘宝、头条、微信这些APP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产品做的越来越好了呢?那么你觉得这种越来越好的变化,是因为APP功能的完善,还是因为操作变得更流畅了?我猜你的答案肯定是:这些APP变得好用是全方位的变好了,不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变得比原来更好。我们都知道,APP越来越好用,是因为:我们产品经理和技术团队,在不停地进行产品迭...

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作者:Aaron Yan

全文共 3542 字 1 图,阅读需要 8 分钟

———— / BEGIN / ————

我们在使用淘宝、头条、微信这些APP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产品做的越来越好了呢?

那么你觉得这种越来越好的变化,是因为APP功能的完善,还是因为操作变得更流畅了?

我猜你的答案肯定是:这些APP变得好用是全方位的变好了,不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变得比原来更好。

我们都知道,APP越来越好用,是因为:我们产品经理和技术团队,在不停地进行产品迭代,一点一滴地在让APP变成我们喜欢的模样。

那么这些APP是怎么样进行迭代的呢?

有一个朋友说:

迭代就是在APP里面对各种功能进行增加、减少和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删、改。

这听上去好像有点对,可是好像又不是特别贴切,是吧?

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于是我告诉他:

功能上的增、删、改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迭代的核心是: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产品升级,方法就是你说的对功能的增加、减少和优化。

也就是说,产品迭代的本质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接下来我们就还是用微信作为例子,结合用户体验的5要素,一起来聊一聊,产品是如何进行用户体验迭代的。

既然用户体验的5个要素包含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感知层,那么我们就用这5个要素,分别比照着,拆解一下用户体验的迭代,期间也分别对5个要素进行简单的说明。

一、战略层:产品目标的迭代

首先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

微信团队从最初就知道自己要做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他们最初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社交中心,连接生活,连接世界吗?

如果是,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成连接一切、连接世界的模样?

这是因为:将来成为什么只是一个愿景。

所以战略层的描述可以是:我的目标是什么?用户需求是什么?要如何来满足用户?

而这个愿景的实现,需要你去设计到达的路径,并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比如:学习编程,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了要成为技术大牛,将来用编程做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者做出一款很牛X的东西来改变世界的想法。

但是,现在的你能做的就是画一条线,然后在线上,把你要成长的路线分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要达到什么目的?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如何检验?出了问题如何处理?都标注出来,然后就按照你在线上的标注,从0开始,一点点的向前,走好每一步——这就是战略。

战略就像是楼梯,每一层的位置都不同,那么每一层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战略层的迭代就像是爬楼梯,不止要爬,还要不断自己建设和修护。

从一般意义上讲,战略层是产品的根本层,但不是说战略定了就不能改变了,迭代就是让战略层进化的方法。

微信战略层的迭代,在现在来看,是从最初的通信工具,到社交工具,再到社交平台,最后成了目前的综合性平台。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直接做一个综合性平台,或是一个社交平台?

原因有很多,比如:当时没有人知道,微信成为社交平台后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这个社交平台应该提供哪些服务?还有就是中间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没有人能确保用户会接受,难道要复制一个QQ出来?

最好的方法就是战略迭代,让产品在战略层进化成长,让用户决定微信应该走向何方,在关键路口推一把完成战略迭代。

所以战略层迭代就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二、范围层:产品能力的迭代

在用户体验要素中,范围层的实际体现是——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

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比较抽象,其实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范围层就是能力层,范围层决定的,就是我都能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我做不到。

不管是功能规格,还是内容需求,在这里都需要规范起来。

规范的原因就是:给自己能力标定一个范围,给产品划定一个边界。

有了这个范围和边界,产品才可以被具现化,被设计表达出来。

比如:说手机号可以注册登录,一条评价字数不能超过80,这都是范围层的设计。

聊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范围层的工作,其实是在产品和用户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用户体验。

平衡点的打破有两种结果:伤害用户情感,或是给用户提供更大的满足。

伤害用户先不说,说一下给用户提供更大的满足,更大的满足不止会提升用户体验,还会带动产品的成长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成长。

在这方面微信是怎么做的呢?

微信在范围层的迭代我看到的:是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从信息交流了解,到看进入彼此生活;从单独的社交工具,到连接外部的信息、知识;从钱包缴费,到各种金融服务;从自媒体平台,到商业服务平台。

这每一次的迭代成长,是一次又一次打破平衡,一次又一次满足用户,你是不是从中看到了用户体验的成长?

产品迭代,在范围层的迭代,归根结底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三、结构层:产品资源组合的迭代

微信成长到现在已经很成熟,体量也很庞大了。

在微信中有:聊天,朋友圈,公众号,支付工具,商城有游戏,还有登录、设置的管理工具,这些都是现在我们在微信中可以看到的内容和功能。

在微信的角度,这些都是它具备的资源。

这些资源在产品中怎么组合?组合后的资源怎么呈献给用户?

连接到用户就是结构层需要考虑的东西了。

所以结构层就是:我有哪些资源?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连接用户?

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中,就是:把功能和信息进行结构化的归纳组合,确定与交互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

比如:微信的头像和名字修改、密码的修改和语言字体的切换,有没有相同点,是不是要进行组合归纳。

归纳的话,互相是什么关系?或者只有部分些要归纳,那其他的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些就是结构层所涵盖的。

而结构层的迭代,根源是来自于:战略层和范围层的迭代——因为战略层和范围层的迭代让资源不停地增加。

比如:原来的微信没有朋友圈、没有摇一摇、没有红包、不能搜索公众号内容。

现在这些功能有了以后,资源组合就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而是要不断找到更优的方法进行组合,不然原来的结构层设计就等于没有,整个用户体验会被拉下来。

显然,产品的迭代,必然绕不开结构层的迭代。

四、框架层:产品表达方式的迭代

到了这里,我们的产品工作就需要把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资源的组合是用来提供什么服务?解决什么问题,用可以直观认知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像是:我养了一只宠物,但是别人不知道这个宠物是什么,我就要告诉别人这是一只小狗。要说明我的小狗和别人的小狗不一样,我就要给小狗起一个名字,告诉别人他叫包子——是我的。

所以,框架层就是——解决如何让用户认知我,知道我都有什么,能做什么。

为了直观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起名字,不是为产品,而是为其中每一个结构化组合的单元——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

除了这些,还需要用界面、文字把已经组合归纳的功能和信息呈现出来、表达出来,变得可以看到、碰触到,这时候基本的产品就开始慢慢成形了,我们可以通过呈现出来的模样,去认识和感知产品,形成自己对产品的理解。

拿微信来说:“发现”是一个归纳组合的命名,发现的页面中:“朋友圈”、“扫一扫”、“附近人”、“购物”、“游戏”、“小程序”都是“发现”下面层级归纳组合的命名,然后这些命名都有对应的链接或者陆页,进去后看到的又是不同类目的页面和命名组合。

框架层的迭代,相对来说是结构层的延伸,但是比结构层更细化、更复杂。

五、表现层:感知和直观体验的迭代

聊到这里,让我们先记住这句话:“表现即感知”。

所以,表现层解决的问题是:用户的预期和习惯如何?产品怎样才能贴近用户?

表现层的迭代是——连接用户感知的迭代,一般被认为是:视觉效果。

这里的视觉效果不是说要多好看、多炫,而是产品的表达呈现是否清晰?结构组合的设计是否有效传达给用户形成认知?产品的能力,是否可以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核心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达到?

因为,表现层是产品对外的门户,也是最直观的完整形象。

就像是你送给朋友一款手包,手包的色彩、肩带、锁扣是第一感知。

如果找不到锁扣就没有办法打开手包,自然也就不知道里面,你还放了更珍贵的宝石吊坠,甚至连最基本的手包,也可能不会拿来使用。

表现层除了视觉效果,我们认为还包含了:微交互的引导和反馈,因为这些都是用户可以感知的。

在微信中,信息的提示和数量、打开朋友圈的自动加载最新内容、二维码扫描打开后的方框和绿色扫动的效果,都是表现层内容。

这一层的迭代重心是:用户侧。

如何方便感知?如何引导用户操作?如何传达变化的结果?都是在与用户互动,与用户的习惯和潜意识在互动。

产品迭代,在表现层的迭代是我们接触最多,却不是很容易感知它变化的迭代。

六、总结


用户体验的5层模型,完整的描述了产品规划设计中流程方法,我们平时讲:愿景、定位、目标、流程、路径、触点、UI、交互,这些方法和技能在用户体验的模型中都可以看到,所谓迭代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些工作。

因此,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 / END / ————

本文由 @Aaron Y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产品迭代,同样是用户体验的迭代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6216/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4-01
下一篇 2018-04-01

相关推荐

  • 不懂这几个交互原则,你一定是假的UED设计师

    如果你对这个题目很陌生,那请赶紧登上这辆末班车,来不及解释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产品或者开发对你发问“这个按钮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这里显示的信息条目为什么只剩这几个”blablabla之类。不管是为了在对接流程中更加有理有据,也为了使自己的设计更人性更好用,了解这几条基本原则,也是非常必要的。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交互设计之父 Alan Cooper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这句“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了,...

    2018-03-15
  • 智能窗帘:场景化智能应用 让用户体验“懒”生活

    科技总是带给我们惊喜。智能家居不再是一个研发层面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智能窗帘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常常被忽视,却又见微知著的家装部分。智能窗帘无需手动,一键掌控家居空间的透光度,智能防紫外线、隔音隔热和保温环保,给用户细致的关怀。智能窗帘的场景化智能应用,让用户体验懒惰带来的享受。冬天清晨,想打开窗帘让阳光温暖房间,却又懒得起身离开暖被窝,使用智能窗帘,应时自动打开,敞开度适宜,光线强弱刚刚好,惬意的在阳光中醒来。炎热夏日,离...

    2018-02-25
  • 随想:智能车人机交互设计三要素

    BYTON拜腾标志性的共享体验屏和触摸式方向盘近期会总结下自己对智能车、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相关的思考,很碎片,想到哪总结到哪。今天先写智能车相关的内容。这里的智能车先缩小范围到还需要人类驾驶员的智能网联汽车。1、总结之前,有个疑问。我很想知道各大车企在研发测试智能车的时候,是否有认真、大量地拿真实用户、真实场景,而非实验室场景去测试其诸如中控大屏这样的智能产品/功能?在我的印象里,或许车企更多的测试依旧在传统意义上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性能、...

    2018-04-22
  • 交互设计 | 做设计你怎能不了解心理学?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7个原则:(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的结构(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限制性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最后选择,采用标准化今天分享的【主题】什么是无形的设计?【Giver】IHan,自由设计师有形的通常是指硬体的设计,所以像是越来越小的晶片或者你可以做曲面的屏幕之类,那无形的话通常是指它的一些背后的一些科技的发展,或者是...

    2018-05-02
  • seeds对话未来丨李斌:重新定义用户体验

    对话未来丨seeds系列分享会seeds, 由蔚来原创打造,是一个分享有趣观点、新知与灵感的讲堂,它寓意着每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像一颗种子,被灵感浇灌后,汇成大树。2015年3月seeds诞生,从一个面向蔚来全球员工的内部讲演平台,发展到不断吸引各行各业的主讲人,并且在蔚来App公开直播的产品。到目前为止,seeds 已举办了13场演讲。今年,seeds会走进我们各个城市的蔚来中心,成为常设活动。我们也欢迎各位用户成为seeds的主讲人。4...

    2018-05-03
  • 阿里巴巴UED的设计团队究竟为双11贡献了什么?

    在11月11日这个日子的前后一段时间,当你发现如下症状之一:当你被机场、地铁、公交站牌和网页里频繁出现的双11提醒,感觉重要的时刻就要来临;当你心跳加速,不管什么都先放到购物车里再说;当你最终等待在11号这天的凌晨用风一样的速度支付成功,并长吁一口气;当你认为一切都那么的简单、自然、纯粹,不过是一场轻松的购物。只能说你Too young,Too simple。你的一举一动已经被一个神秘的组织所引导,它让你下单时够快、够准、够狠,并且你毫...

    2018-02-01
  • SKETCH Hong Kong 2016 作品展

    SKETCH Hong Kong将于2016年7月1至10日在太古广场2层(Kelly & Walsh书店附近)、及7月15至30日在3812画廊(香港西营盘皇后大道西118号地下)举办SKETCH Hong Kong 2016作品展,展览由Miele全力支持,展出超过50件出自本地业余速写画家手笔速写作品。李唯芳  湾仔4色  钢笔铅笔水彩纸本参加者运用多样的绘画工具,从多角度描绘了香港著名的历史性地标,记录了香港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

    2018-04-16
  • UED设计年会系列活动在江苏省宿迁市成功举办!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快宿迁”再点击“关注”,并点击“置顶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每天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2018年1月19—21日,UED设计年会系列活动在江苏省宿迁市成功举办,共议如何在当下中国,以设计、文化、艺术的力量引领城乡发展。年会系列活动包含“设计·文化·艺术引领下的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颁奖盛典暨第...

    2018-02-03
  • 碉堡了-微信团队出品-Sketch插件合集Wesketch

    静电说:微信团队刚刚出品了一款针对Sketch的插件合集-Wesketch,让我们一探究竟吧。WeSketch能做什么?更高效的团队协作,如:UI Kit 同步、色板同步等。更快捷的交互设计,如:图标库、自动连线、标记注释、全局替换文字、字体、颜色。更精准的前端还原,如:补齐宽高导出图片、导出 CSS 代码(支持小程序)等。如何下载和安装?访问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weixin/WeSketch/blo...

    2018-03-02
  • 「Sketch」在Sketch中创建设计系统 | 第一章

    原文作者:Marc Andrew原文来自:Medium阅读全文大概需要10分钟相信大家都做过自己的设计规范,无论在个人项目还是团队项目中,设计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很多人(不仅是初级UI设计师,也包括很多工作多年的UI设计师们)都有很多困惑,比如,做好的设计规范如何维护?设计规范到底能给项目带来哪些更具体的帮助?在很多人看来似乎设计规范成为了一个“无用的”标配,很多设计规范慢慢被封尘在项目文档中的某个角落里,从此不见天日。实际上我们整...

    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