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中的人为本与用户需求究竟谈的是什么?

以人为本和建立用户需求,是开展交互设计的首要任务。以人为本指的是:理解用户,理解人的感知和认知的本质,分析用户的思维模型。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两种理解:人本工具论之说和人本实质伦之说。人本工具论:这是从统治者角度出发的,出于实现自身利益的需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手段。这是伪以人为本、虚假的以人为本。人本实质伦:这是从人的立场出发,以人的自身角度研究问题的“人本观”作为出发点。在满足人的需求时,还应考虑对交互系统可持续发...

以人为本和建立用户需求,是开展交互设计的首要任务。以人为本指的是:理解用户,理解人的感知和认知的本质,分析用户的思维模型。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两种理解:人本工具论之说和人本实质伦之说。

人本工具论:

这是从统治者角度出发的,出于实现自身利益的需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手段。这是伪以人为本、虚假的以人为本。

人本实质伦:

这是从人的立场出发,以人的自身角度研究问题的“人本观”作为出发点。

在满足人的需求时,还应考虑对交互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加限制的肆意满足用户需求,对环境和用户本身都会造成恶果

用户的概念

提出用户的概念的目的是因为用户知道什么最好。使用产品的用户知道自己的需求、目标和偏好,我们作为设计师需要去发现、研究这些,并为之进行设计。

何为用户?

总体来说:用户具有两个属性。1)、用户属于人类,拥有人类的共同特征(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表现能力)。2)、用户是使用产品的那一类人。 广义来说,用户是某一类产品或服务或技术的使用者或接受者。狭义的说,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

交互系统设计中的用户

我们在进行交互系统设计的时候,所谈的用户泛指与交互系统相关的个体或群体。可分为直接用户和相关用户两大类。 1)直接用户:经常或偶尔使用产品的用户。 2)相关用户:与交互系统间接相关,如决策人员、管理者、拥有者等相关当事人。 在交互系统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与交互系统直接相关的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指的是 交互系统的主导者和使用者。但对于一个尚未上线的交互系统来说,用目标用户来代替最终用户更合适。

目标用户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初学者、中间用户、专家级用户三种类型。
  1. 三种用户呈正态分布,人数最多的是中间用户。它也是最稳定和最重要的。

  2. 在交互设计中应着重关注中间用户,照顾初学者。因为中间用户都是由初学者来的。应从专家层寻找产品发展点。分析其意见,鼓励其参与表达。

从不用视角理解用户

1、从人类学视角理解用户

人类学:把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进行全面研究。 在交互设计中,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理解用户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 理解用户在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不同国家、相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用户都存在差异。 2. 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理解用户需求

2、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理解用户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是如何进行认知的。可以这么理解,把人比做一个信息加工机器,那么认知就是人类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过程。人类加工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信息的获取(注意、感知、识别)和信息的存储(记忆)和提取与使用(思维与决策)。

第一阶段:信息的获取(注意、感知、识别)

若想让用户准确快速的获取到界面想表达的信息。就要充分理解用户获取信息的过程和特点。 注意: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选择,例如:从多个文章标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标题就获取到注意力。 感知:这个标题获取了我的注意力,我打开文章查案更多内容。这就属于感知。 识别:大致看了文章的意思,对文章是不是我的菜,有了识别。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用户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 1、利用视觉。因为人类注意和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完成的;2、界面设计要与人的认知过程相适应。3、正确使用视觉技巧(视觉元素的大小、图形和色彩)来传达信息

第二阶段:信息的存储(记忆)

记忆:分为两个阶段:记和忆。记忆是用户进行行动的基础。 激发和加强用户记忆的技巧:1)采用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2)利用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表达形式,利用识别来唤醒记忆。 有关于人类的记忆习惯:数字7。 需要用户暂时记忆的信息数量不应超过7项。

第三阶段:信息的提取与使用(思考与决策)

思考与决策:思考去做什么,目标是什么,完成目标的手段有哪些,有何种方法等,这些就是信息的提取与使用。

这些都告诉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户类型(初学者、中级用户、专家级)、以及用户的认知过程。对产品的设计主要为中级用户设计,针对初级用户的引导不宜很多,而且流程也不宜过于仔细,因为初学者都会过渡为中级用户,需要控制好设计节奏。

交互系统的概念模型与认知差异

在交互设计中有三种概念模型:设计模型、系统模型和用户模型。 三种模型的含义就不解释了。设计师在进行交互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设计模型与用户认知模型的差异减小到最小。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理解用户

人机工程学是的是:研究人类进行体力劳动和脑力活动的规律,帮助人类更有效的工作。

如何识别用户需求

什么是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有两层含义。其一、基本核心生理需要。其二、精神层面需求。 这与马斯洛需求一致。基本核心生理需要指的是维持生命、满足生存需要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求指的是,在满足生理需要后,想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的感情、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 在用户研究过程中更具实操意义的是:显性需求、隐形需求、潜在需求。

  1. 显性需求指的是用户明确表达的,这在产品规划中是需首先满足的。也可从同类竞品中发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生理安全需求中的肚子饿想吃饭喝水都为这一类需求,也较为急迫。这在日常的人际往来和工作中也可以使用。察觉到对方的显性需求,然后表现出我具备解决你需求的能力,可有效增进关系和谐。

  2. 隐形需求为用户尚未明确表达的,但是的确在的,仅仅用户尚未认识到自己有这个需求。这就类似于公交与地铁。地铁未出现时,人们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为公交,当时人们并不能完全表达出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当地铁出现了,人们完全可以完全接受。隐形需求与显性需求区别点在于用户是否明确提出。个人认为这种需求被满足后,用户体验会更好。与显性需求相比,如果实现二者的成本一样,那隐形需求的效果更好。

  3. 潜在需求为用户有明确的欲望,但却出于购买力不足无法明确说明的需求。可以类比为上次和娜娜去长泰逛街,她想要一件Mind Bridge的大衣,由于价格太贵。她并未明确表达。我察觉这一潜在需求后,帮她买了后她的幸福满爆棚。这在消费升级中这部分需求会迸发出来。

用户选择与了解的主要内容

分析用户需求,首先必须确定该需求的用户类型。需求来源于对周边朋友的观察,或行业发展需求、社会变革、生产力变革。这些需求可以由上至下,也可以由下至上。但都要确定该需求的目标用户类型。

如何选择用户类型:这涉及两个问题。第一、用户群体的选择。第二、该群体用户数量的选择。

不同的需求类型有不同的用户选择方式。对于显性需求,用户群体为明确提出需求的这部分人。对于隐形需求,可以从相关用户中选取,比如相关领域专家和营销人员等。 需要了解用户:背景(年龄-教育-职业-经历-喜好)、目标(用户使用产品的目的-用户最终想要得到什么)、行为(用户通过什么行为来完成目标)、场景(用户在产生需求的场景)、用户喜好、习惯(用户的操作习惯、阅读习惯、休闲习惯、工作习惯)。

识别用户需求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

作者在这块并没有详细阐述,但给出了相关文献以供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5355/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2-26
下一篇 2018-02-26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之网站导航设计师指南

    以下内容由Mockplus团队翻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Mockplus是更快更简单的原型设计工具。“如果用户在导航上遇到困难,他们通常会犹豫是否要回到网站上。”大多数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打开了一个APP,由于没有导航或者导航设计不合理,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寻找你需要的东西。那么你很可能不会逗留在这个页面,甚至不会再想使用这个网站。那么你如何创造出“清晰,简单,一致”的导航呢?让我们来模拟一个场景,你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出门去买自己喜欢...

    2018-03-14
  • “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 中国最当红工业设计师 —— 杨明洁

    Designer100是+86设计共享平台推出的中国高端设计师第一推广品牌,致力于设计师推广的全球巡展、设计师大奖、视频计划、沙龙论坛的社会公益项目。杨明洁YANG DESIGN及羊舍创始人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同济大学及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融合了德意志逻辑思维与中国人文精神的设计理念,也使得杨明洁成为了包括波音、奥迪、宝马、博世、飞利浦、英菲尼迪、可口可乐等众多国际顶尖品牌的合作伙伴,从眼镜箱包到飞机内舱,从消费电子到交通工具,从茶具...

    2018-02-26
  • "用户体验“真是个万恶的东西。

    前些天跟一个在央企大鳄担任要职的朋友聊天,说起某互联网新闻媒介公司被责令整改的事情,(其实我都不确定每天操劳四化建设工作的他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我本人并没有什么观点,只是看周围的人都在吐槽说国家管的太碎了,于是就想听听他怎么说。没想到君付之一笑,言道”活该,就应该封了它,它那么大的用户群体,它那么强的社会传播性,它不负责传播正能量谁负责?难道让警察叔叔们一张张发传单传播吗?你做产品做好了挣钱了就应该想想怎么对社会发展负责,不然国家和这个世...

    2018-05-05
  • 提升用户体验 抢占用户心智

    马云提出的新营销是连接线上线下的全新核心载体,超越单纯线上或者线下的全网营销概念。但华帝李洋认为,线上和线下只是连接用户的媒介,核心仍然是用户体验。抢占用户的心智,提升用户认知,是“新零售”的前提。打造新型厂商关系 构建全新服务体系在产品端,最初的模式是线上采用完全与线下独立的产品线,无论价格、卖点、功能配置都与线下产品区隔,线上和线下营销团队完全独立,各说各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这种割裂式的操作手法已经成为过去式。企...

    2018-03-29
  • 读书:交互设计四策略

    1. 认知什么是简单的体验: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遵循哪几条设计规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描述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体验(用户使用场景、我的设计怎么满足)。2. 三种类型的用户: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产品或服务,并给你提建议;随意型用户:有兴趣使用更高级更复杂的产品,掌握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主流用户:使用产品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掌握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3. 关注用户的感情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用户的行为感兴趣,而不仅仅是自己的...

    2018-02-28
  • 塾乐教育-进阶提高设计思路的秘籍在这里!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想让知识变的更实用这5年,课程前后完善了几十个方案这篇文章,请认真阅读也许,会改变你的一生01为什么学设计一定要参加系统课程学习?01- 电商设计行业升级更新太快,如果不即时学习最新的知识。单靠自己平时工作的经验是无法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的!通过学习,让你远远超过你的同行技术水平!02- 虽然互联网上免费知识层出不穷,但绝大部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性质的不系统招生引流课程。给你一点甜头,再收取你高额培训费用!03- 一个人...

    2018-03-03
  • UED网站“新视界新体验”运营设计的思考

    2018年3月20号,我们UED网站(ued.z6.gldcg.com)开始首次运营,推送了我们的第一篇文章“新视界新体验——广联达集中采购平台新版设计”,在朋友圈,小火了一把。21号的时候,我对这个事情,又有了新的思考:第一次发文的目的是什么:1、推广我们产品全新界面,新体验;2、推广我们UED的网站;事实上,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微信群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点赞;朋友圈大家转发和分享;朋友圈留言,要体验我们产品;老客户看到后要求升级产...

    2018-03-22
  • 蔚来ES8正式上市 | 重新定义汽车用户体验

    就在刚才,首届NIO Day蔚来日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圆满结束。蔚来ES8也正式上市并开启预订。近万名蔚来好友相聚于此今晚,这些信息你不容错过:蔚来ES8正式上市 公布售价蔚来ES8售价公布ES8基准版补贴前售价44.8万起,限量1万辆创始版补贴前售价54.8万,用户也可以选择电池租用方案,车价比常规购买低10万,每月支付1,280元电池月费,同时可享受电池升级服务。ES8上台亮相源于赛道冠军的极致性能4秒SUV俱乐部最大功率480千瓦(...

    2018-02-02
  • 产品思维~02·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今天继续分享《得到》app梁宁的大师课程产品思维30讲,感兴趣可以下载《得到》app继续关注,在文后会附上《得到》app的下载方式。其实梁老师真的很幽默也很形象,来用结婚教练的例子来类比产品的用户体验,同样的结婚也好,创业找合伙人也罢,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关系,改变一个人那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那么如何去观察和判断一个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那么眼睛看到的很可能是不真实的,你的感觉以及情绪很容易被某个点所牵制,而且在你没有强...

    2018-04-26
  • 没去过赌场,别谈用户体验

    订 [图片] 阅20———— Jun. ————A大叔说的 第09篇 文章既然最终决策是“人”,就要思考人性什么是好的产品?罗辑思维演讲时提过一个观点:能占用用户时间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如果把这个概念加以延伸,应该可以这么说:消耗了用户很多时间,但用户不自知,一段时间未使用就会再次

    微信热点 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