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映维网——国际影响力VR信息数据平台声明:本文系第三方稿件,非映维网官方稿件,望读者知悉。本文内容涉及任何法律问题均与映维网无关。禁止以“来源映维网(YiVian)”名义转载本文。空间定位是VR 市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当今排名前列的VR硬件设备厂商(HTC/Vive和Oculus)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空间定位方案Oculus 的 Constellation 系统红外摄像头定位HTC/Vive、大朋VR的 灯塔激光定位系统尽管这两种定...

——映维网——
国际影响力VR信息数据平台

声明:本文系第三方稿件,非映维网官方稿件,望读者知悉。本文内容涉及任何法律问题均与映维网无关。禁止以“来源映维网(YiVian)”名义转载本文。

空间定位是VR 市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当今排名前列的VR硬件设备厂商(HTC/Vive和Oculus)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空间定位方案

  • Oculus 的 Constellation 系统红外摄像头定位

  • HTC/Vive、大朋VR的 灯塔激光定位系统

尽管这两种定位方式都采用了PnP解算,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适应的场景,下文将逐一详细分析。

Oculus Constellation定位系统

Oculus采用的是基于Camera的定位方案,被称为Constellation。在Oculus头盔和手柄上都布满了红外sensor,以某个固定的模式在闪烁。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通过特制的camera以一个固定的频率(Oculus CV1是60fps)拍摄,得到一组图片。系统通过这些点在图片上的二维位置,以及已知的头盔或者手柄的三维模型,反推出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的细分成以下的步骤,

首先,为了确保准确的定位到头盔和手柄上的LED,PC端的Oculus Camera软件/驱动程序通过HID接口发送某个命令点亮LED,该亮度足以被Camera捕捉到,同时这些LED以某个特殊的模式闪烁。这样能确保即使有遮挡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角度下,只要有足够多的LED被拍摄到,整个的tracking系统就能正常工作,不会被环境中的其他噪声信号所影响。

然后是记录下每一个被捕捉到的LED的位置和方向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当然,为了做好定位,Oculus camera本身并不需要LED的颜色,只需记录每个点的明暗,所以 Oculus Camera固件中记录下的的图像为 752×480像素, 像素格式为 Y8灰阶,每一幅图看起来如下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拿到头盔上的LED在二维图片上的位置,又有头盔上Sensor的三维模型,有什么办法可以估算出这些点的三维位置?这本质上是一个Pnp解算的问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spective-n-Point):有了n个3D点的模型(就像上面提到的LED点在头盔上的3D分布), camera拍摄下来的n个2D点的集合,再加上camera本身的内部的参数,可以推算出这些点的位置坐标(X,Y,Z) 以及姿态(Yaw,Pitch,Roll)。

这个点的集合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寻求最优解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n>=3,也就是图片上只要拍到三个以上的LED,就能够解算出相关的姿态和位置。考虑到遮挡或者拍摄的照片不够清楚等因素,实践中看,至少要拍摄到4-5个点,整个头盔的姿态和位置才能被正确的算出,这也是为什么在Oculus的头盔上布满了很多LED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算出来的数据有误差怎么解决?一个常见的办法是得到6DOF的数据之后,用该数据再做一次投影,产生新的2D图像,把该图像和我们开始用来计算的图像进行比较,得到一个误差函数,应用该函数来进行校准。不过这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点进行比较的时候,你怎么知道3d模型上的点,和拍摄到的二维图像上的点之间的匹配关系?如果做一一对应的全匹配计算的话,计算量太大。所以Oculus采用的办法是采用不同的闪烁模式,来快速匹配3d模型上的点和拍摄到的图像上的点。

进一步,在姿态估计的问题上面,通过光学(camera图片)得到的姿态会有误差,而这种误差主要来自于物体快速移动时捕获到的照片上的点识别的困难。为了减少这种误差,需要通过IMU信息来进行一步校准通过PnP解算得到的姿态,这就是所谓的Sensor数据融合。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来,基于camera的光学定位技术,安装配置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图像处理技术较为复杂,物体移动较快时识别物体的位置有比较大的困难,同时容易受到自然光的干扰。

另外,基于Camera的定位精准度受到Camera本身分辨率的限制,比如Oculus Rift的Camera为720p,比较难以提供亚毫米级的精准定位。

最后,Camera自身能够捕捉到的照片的距离比较近,不能应用到很大的房间位置,一般都只能提供桌面级别的VR定位。当然最近Oculus提供了三个Camera的方案,试图在room scale级别和灯塔定位技术一较高下。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

反之,htc,大朋等企业提供的灯塔激光定位技术,避免了Camera定位技术的高复杂度,具有定位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可分布式处理等优势,能够允许用户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活动,对使用者来说限制小,能够适配需要走动起来的游戏,真正实现Room Scale级别的vr定位。

下面从灯塔定位的原理解释为什么在大空间的应用中灯塔激光定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HTC的灯塔定位系统中有两个基站,每个基站上面有两个马达,其中一个马达往水平方向扫射,另外一个朝垂直方向扫射。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基站刷新的频率是60赫兹,基站a上面的马达1首先朝水平方向扫射,8.33毫秒之后,第二个马达朝垂直方向上扫射(第二个8.33毫秒),然后基站a关闭,接着基站b重复和基站a一样的工作……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这样只要在16ms中,有足够多的sensor点同时被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光束扫到,这些sensor点相对于基站基准面的角度能够被计算出来,而被照射到的sensor点在投影平面上的坐标也能够获得。同时,静止时这些点在空间中的坐标是已有的,可以作为参考,这样就能够计算出,当前被照的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旋转和平移,进一步的得出这些点的坐标,这其实也是一个PnP问题。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进一步的,再融合IMU上获得的姿态,就能够较准确的给出头盔或者手柄的姿态和位置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在上一步中计算出来的头盔/手柄的位置和姿态信息,通过RF传递到和PC相连的一个接收装置,该装置再通过USB接口,把数据上传到PC端的driver或者OpenVR runtime,最后上传到游戏引擎以及游戏应用中。

大朋VR定位方案

相比HTC的定位技术,大朋在激光定位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在每个基站上面加入了三个马达,从上到下编号,一号马达从垂直方向上扫描,2号马达从水平方向扫描,3号马达从垂直方向扫描。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每一个马达扫描的时间间歇是4ms,该马达在工作的时候,其他马达都处于关闭状态,基本时序如下:

基站上面的马达1首先发送同步光信号给头盔/手柄上的sensor点,sensor点清零计数器,马达1接着朝垂直方向扫射;4毫秒之后,第2个马达朝水平方向上扫射(第二个4毫秒),然后是第3个马达朝垂直方向上扫射(第3个4毫秒)。

被照射到的sensor点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被照射时的时间,以及每一个号马达开始扫描的时间。马达的转速是固定的,这样就可以得到sensor点相对于扫射平面的角度,而该角度编码后通过RF传送到PC端,再做进一步的姿态融合之后,PC端就能容易的拿到6DOF的数据。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在指定时间里增加扫描的次数,大大减少所需要的sensor数量。从实际测试中看,在大朋的最新款的E3P中,最后需要的传感器数量大概是Lighthouse的四分之一左右(Lighthouse用了几十个传感器),头盔和手柄所需要的传感器都是个位数,头盔手柄都变得更轻便。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整个定位系统的稳定性,也让sensor在头盔或手柄上的布局也更加的简单。

进一步的,由于每次扫描的时间间隔更短,所以手柄的姿态等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频率(每4ms一次)传送到PC端,更及时的更新到VR游戏中。

在玩vr游戏或者应用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遮挡,为了让用户能够在房间级别的空间中畅玩,必须要让灯塔在360度各角度方位都能够照射到头盔和手柄,大朋vr的解决方案和htc一样,也是双基站。双基站的工作时序和单基站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主基站工作的时候,从基站是关闭的,反之亦然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大朋VR激光定位固有的定位稳定,需要的sensor点少这些特点,使得该定位方案能够非常好的应用到教育行业和多人联机对战中。

联机多人对战也是大朋VR定位版擅长的领域

比如以下的场景中,只需要一到两个基站可以覆盖多台网吧电脑,大大降低成本。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综上来看,相较于红外方案,激光定位在大空间多人联机的应用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灯塔激光定位技术——多人大空间交互体验的最优选择

官方微信:yivian001 
官方公号:YiVianVR 
官方鹅群:251118691 
微信社群:yivian.com/community 
投资合作:yivian.com/about 
行业招聘:yivian.com/jobs 
行业报告:yivian.com/vrstats 
中英译标:yivian.com/en_cn_ref 
映维讲师:yivian.com/speaker 
阅读原文:进入官网查看更多资讯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4887/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1-30
下一篇 2018-01-30

相关推荐

  • 怕思考 — “Axure基础入门思维”

    我想说:“集思广益里诞生着灵感”虽然画原型图的软件有不少,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留意这件事,也许我最先知道的是Axure,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其实对于Axure我也只是懂些皮毛,其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熟练,但我在这上面有了一些发现和思考,我认为是值得分享的。首先Axure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Axure是一款帮助我们画出想法,理清思路,有益自己或团队交流规则和信息的工具”。Axure的模样(Axure RP 8)!当我们打开Axure软...

    2018-04-29
  • 现阶段用户体验最完美的混合动力 试驾新款比亚迪唐100

    以上汽车你体验过开一天车只花4元么?你体验过地板油加速无声无息么?你体验过用车供电吃电火锅开Party么?你体验过下大雨没带伞直接把车遥控过来么?你体验过车外雾霾爆表你却淡定自若么?你体验过下坡行驶续航里程却越来越多么?你体验过开个三月车却用不到100元油费么?今天这个车让我们知道到了答案!话说以前以上君并没有太关注过新能源车型,总感觉没有乐趣,但是真正开上贴近生活以后才发现插电混动是真的实用。YishangAuto第一眼看到唐100就...

    2018-04-07
  • Axure做的APP原型,在手机上怎么预览

    自学Axure,在各大网站查询,终于从小白到学会做基本的交互,再到能在APP端预览自己做好的原型。下面就说一下Axure做的APP原型,在手机上怎么预览?(以苹果手机为例)1原型制作好之后,点击发布→“预览选项”→配置→移动设备,导入做好的图标。2点击发布,“发布到AxShare”。3复制链接,将该链接发送到手机上并使用Safari打开。4粘贴并前往,将原型界面打开。5点击底部工具栏。6选择“添加到主屏幕”。7编辑名称→点击添加。8然后...

    2018-03-18
  • 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海尔卫玺首个智慧浴室体验店盛大开业!

    随着“智慧家庭”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智慧浴室空间领域,与以往用户单一追求产品的实用性相比,如今用户更倾向于将浴室打造成一个智能化、人性化的空间。基于用户对美好智慧生活的需求,海尔卫玺首个智慧浴室体验店于4月28日在上海盛大开业。开业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三路1515号同福易家丽6号楼2-108海尔卫浴专卖店卫玺智慧浴室体验店咨询热线:(021)50102530海尔卫玺智能马桶盖全系列闪耀亮相自上市以来,海尔卫玺智能马桶盖以高水准的品质...

    2018-05-04
  • 用Axure水平菜单做导航菜单原型

    哈喽,"梯子"们好,这么多天都没有更新过Axure的教程了,理由如果是"沉迷吃鸡,无心做教程"未免也太勉强了,额......这个理由好像并不勉强啊,其实就是休息了一段时间。 好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几天收集的比较多的"A技",额......Axure的技巧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我们会经常性的点击或者鼠标悬停在"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顶部选项,这个就是顶部导航菜单。有的"梯子"就直接从元件库中拖拽一个"矩形"或者"文本标签"直接使用,如下图:其实...

    2018-03-16
  • 报名最后12小时|6周快速玩转axure,同时提升产品和交互

    众所周知,Axure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软件。薪资越高的产品经理(比如月薪18k+以上的产品经理),不仅能高效玩Axure,更能用Axure体现产品思维。“起点学院&腾讯课堂”联合打造6周Axure实战班,第7期报名最后12小时!从第1期到现在,2000多位同学学习成长,好评如潮。来看看同学们的成长。下图是0基础同学,学习后制作的“冲顶大会”高保真原型(福利资料:添加班主任Sara为好友,可获取“冲顶大会”原型文件。Sara微信见文末)...

    2018-04-11
  • 行云流水般的交互体验:当智能头机邂逅百度音乐

    音乐,作为一直延续的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从爱迪生发明第一部留声机到后来的黑胶唱片、再到磁带、CD、MP3经历了整整140年,储存和传输音乐的介质从磁性变成了光学;储存歌曲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小。但是笔者有一个长期被困扰的问题:作为运动爱好者和音乐发烧友,在跑步锻炼时常常需要将iPod或者Sony Walkman笨重的机身绑在胳膊上,然后再插上耳机、选歌、调节音量等等至少4、5步操作才能听到想听的歌;还常常因为线头缠绕,越解越乱。...

    2018-01-30
  • 用户体验:网页设计中错误提示的五种设计方法

    每个系统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出错,可能是用户操作造成的也可能是系统错误。基于这两种情况,如何正确的提示错误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好与坏。一个好的错误提示必备的3条重要法则:清晰地文本提示语放置在正确的位置良好的视觉设计清晰的文本信息1. 错误提示信息应该简明易懂提示信息应该明确的表明发生了什么错误、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将你的错误提示信息看作是一次对话,跟用户说人话。确保你的文案是礼貌性的、易于理解的、友好的并且...

    2018-04-07
  • 随想:智能车人机交互设计三要素

    BYTON拜腾标志性的共享体验屏和触摸式方向盘近期会总结下自己对智能车、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相关的思考,很碎片,想到哪总结到哪。今天先写智能车相关的内容。这里的智能车先缩小范围到还需要人类驾驶员的智能网联汽车。1、总结之前,有个疑问。我很想知道各大车企在研发测试智能车的时候,是否有认真、大量地拿真实用户、真实场景,而非实验室场景去测试其诸如中控大屏这样的智能产品/功能?在我的印象里,或许车企更多的测试依旧在传统意义上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性能、...

    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