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Jakob Nielsen(雅各布·尼尔森)的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它们被称为“启发式”,因为它们是广泛的经验法则,而不是特定的可用性指导原则。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标准,而是应该当做一种经验来学习,然后跟现实中的设计结合来使用。本文作者(熊猫小生)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跟大家深度解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一、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简介雅各布·尼尔森(Ja...

Jakob Nielsen(雅各布·尼尔森)的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它们被称为“启发式”,因为它们是广泛的经验法则,而不是特定的可用性指导原则。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标准,而是应该当做一种经验来学习,然后跟现实中的设计结合来使用。

本文作者(熊猫小生)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跟大家深度解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查看更多设计干货,就订阅「懂点设计」吧!>



一、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简介

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是毕业于哥本哈根的丹麦技术大学的人机交互博士 , 他拥有79项美国专利,专利主要涉及让互联网更容易使用的方法。尼尔森在2000年6月,入选了斯堪的纳维亚互动媒体名人堂,2006年4月,并被纳入美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学院,被赋予人机交互实践的终身成就奖 。他还被纽约时报称为“Web 易用性大师”,被 Internet Magazine 称为 “易用之王”。


二、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深度解析

原则一:状态可见原则

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系统应该让用户时刻清楚当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快速的让用户了解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对过去发生、当前目标、以及对未来去向有所了解,一般的方法是在合适的时间给用户适当的反馈,防止用户使用出现错误。

案例一

比如今日头条的下拉刷新功能:头条页面的刷新功能使用的是下拉刷新的交互方式,当用户下拉页面时,页面状态栏跟内容区中间会出现“新年快乐”的提示,当我松开页面中间会出现“推荐中”的动态提示,加载完毕之后中间出现一条“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8条更新”的文字提示;这一系列的提示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态可见原则,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安心记加班中关注和取消圈子功能:当用户点击关注按钮之后,页面中间会出现一个“关注成功”的提示,停留2S之后消失;类似这种,操作之后的提示也是状态可见原则的一中,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二:环境贴切原则

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 world

软件系统应该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文字、语句,或者其他用户熟悉的概念,而非系统语言。软件中的信息应该尽量贴近真实世界,让信息更自然,逻辑上也更容易被用户理解。

案例一

比如计算器的软件界面设计:现在我们手机中的计算器软件设计界面,基本上跟我们现实中使用的计算器的样式差不多,下图左一是我们现实中是使用的计算器,左二、三依次为锤子手机和苹果X自带计算器软件的界面,真的是很相似,这样设计能让用户很快上手,易于操作,因为现实生活中用户已经很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了,这就是环境贴切原则: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新浪微博安卓的中文版和国际版:微博的中文版和国际版的logo和内部页面风格、语言、结构布局包括交互方式也不一样;考虑到国外用户的使用,软件的语言默认为英文,当然还支持各种语言版本,可以根据所需在设置中调整,另外国际版界面的布局使用的设计风格完全遵守谷歌的设计规范,这就是环境贴切原则,具体看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三:用户可控原则

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用户常常会误触到某些功能,我们应该让用户可以方便的退出。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紧急出口”按钮做的明显一点,而且不要在退出时弹出额外的对话框。很多用户发送一条消息、总会有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这个叫做临界效应;所以最好支持撤销/重做功能。

案例一

比如微信聊天中的撤回功能:两个人在微信中聊天的时候,我发了一条消息或者表情,突然觉得不合适,我可以在长按这条消息或者表情,在出现的选择框中选择撤回,然后重新编辑发送,来避免一时没想好而错发消息可能给对方或者自己造成困扰,这就是用户可控原则,具体看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谷歌相册删除照片之后的撤销功能:在使用谷歌相册的时候,我们会对照片做一些操作,比如照片的删除,当我在谷歌相册中删除一张照片的时候,它会在底部出现一条提示框,框内后边就会出现撤销的提示,这也是用户可控原则的体现,具体看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四:一致性原则

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对于用户来说,同样的文字、状态、按钮,都应该触发相同的事情,遵从通用的平台惯例;也就是,同一用语、功能、操作保持一致。软件产品的一致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结构一致性:保持一种类似的结构,新的结构变化会让用户思考,规则的排列顺序能减轻用户的思考负担;

案例

例如微信每个模块的条目布局:微信中每个模块的条目都有统一的“图标+文字信息”的结构样式,能让用户快速了解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看一看、搜一搜、附近的人、漂流瓶、购物、游戏及小程序等功能都是作什么的,这就是结构一致性的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 色彩一致性:产品所使用的主要色调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换一个页面颜色就不同;

案例

例如网易云音乐的颜色:网易云音乐的图标颜色与界面的主色均为红色,也包括其中一些标签和强调的文字颜色都是红色,整个界面除了图片的有效信息外,都通过灰、白、红色来呈现,界面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这就是色彩一致性原则,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 操作一致性:能让产品更新换代时仍然让用户保持对原产品的认知,减小用户的学习成本;

案例

比如安卓版微信、支付宝和钉钉APP中左上角的返回操作:它们三个安卓版的应用内返回上一级操作,都是通过顶部左侧的返回按钮进行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安卓的物理返回键,这就是操作一致性的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 反馈一致性:用户在操作按钮或者条目的时候,点击的反馈效果应该是一致的;

案例

比如安卓版手机QQ信息列表的打开方式:它的信息都是列表式结构,不管你点击那一行条目,下一级界面都是由右往左滑出,点击顶部左上角的返回按钮会从左往右滑回,体验相当一致;这就是反馈一致性的体现,如下动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 文字一致性:产品中呈现给用户阅读的文字大小、样式、颜色、布局等都应该是一致的;

案例

例如微信几个关键界面的字体:下图我用红色框框起来的条目部分的文字,三个主界面不尽相同,但是,字体大小、颜色、布局的样式都一样,这样让整个APP视觉上看起来很舒服,这就是字体一致性,因此,我们在做视觉设计的时候尽量使用同意风格的文字。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五:防错原则

Error prevention

比一个优秀错误提醒弹窗更好的设计方式,是在这个错误发生之前就避免它。可以帮助用户排除一些容易出错的情况,或在用户提交之前给他一个确认的选项。在此,特别要注意在用户操作具有毁灭性效果的功能时要有提示,防止用户犯不可挽回的错误。

案例一

比如知乎安卓版本的登录操作:当用户在知乎中登录时,在没有填写完手机号码和密码前,底部的登录按钮是置灰不可点击的,只有两项都填写完整底部的登录按钮才会变为可点击状态,也就会蓝色的,这就是为了防止用户犯更多错误,也是防错原则的一种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安卓版微信发朋圈动态时,点击返回按钮出现的提示弹窗:弹出框方式会增加不可逆操作的难度,当用户发一条动态一半的时候,因为误操作或者其它退出当前状态的时候,使用弹窗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用户这个操作会让之前辛苦编辑的内容删除找不回,想要再发只能从头开始,对用户造成损失比较大;这就是防错原则的另外一种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六:易取原则

Recognition rather than recall

通过把组件、按钮及选项可见化,来降低用户的记忆负荷。用户不需要记住各个对话框中的信息。软件的使用指南应该是可见的,且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再次查看。

案例一

比如谷歌相册中的删除照片操作:用一个类似垃圾桶的“图标”标识删除功能,对于用户来讲是有一定的认知负荷的,且点击“删除”之后用户对于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也不清楚,因此,删除之后出现弹窗提示很有必要,此弹窗清除的写明了删除之后的影响、后续的帮助说明以及操作的选项,弹出框的出现很好的减少了用户前后的记忆负荷,这就是易取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安卓版爱奇艺更新后的新功能引导:更新完APP之后,当用户触发到这些功能时,会出现下图类型的遮罩类的提示,这些提示告诉用户功能所在的地方以及功能的作用;这种做法在很多APP中都会出现,这也是易取原则的一种体现,看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七:灵活高效原则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e

汽车油门—新手用户常常看不见,而且对于高手来说可以通过它快速与汽车互动。这样的系统可以同时满足有经验和无经验的用户。允许用户定制常用功能。

案例一

比如安卓版本支付宝中的编辑应用功能:支付宝首页的应用是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自定义的,包括定义常用应用、排序、删除、新增等等;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定制自己适合的应用分布方式,这就叫做用户定制常用功能,也就是灵活高效原则的一种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安卓版QQ聊天常用表情模块:安卓版本的QQ聊天界面表情弹窗中会有一个“常用表情”的模块,它把个人平时使用频率或者次数最多的表情进行归类,当用户使用的时候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喜欢或者常用的表情,提高了聊天效率,体验很好,这也是灵活高效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八:优美且简约原则

Aesthetic and minimalist design

对话中的内容应该去除不相关的信息或几乎不需要的信息。任何不相关的信息都会让原本重要的信息更难被用户察觉。

案例一

苹果手机中自带的软件(IOS11设计规范):在新版本的苹果手机中自带的软件中标题都属于字体放大,界面简洁的设计风格;还有苹果自带的音乐软件中,段落中的标题和正文区别是很明显的,标题明显很大,而正文部分相对较小,这就是优美简约原则的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例如安卓版网易云音乐及QQ音乐播放页面: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APP音乐播放界面,从视觉及功能布局上面做的相当不错,美观简约、功能主次分明、用户体验不错;也是优美且简约原则的一种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九:容错原则

Help users recognize, diagnose, and recover from errors

错误信息应该使用简洁的文字(不要用代码),指出错误是什么,并给出解决建议。也就是在用户出错时如何为出错的用户提供及时正确的帮助?即要帮助用户识别出错误,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再帮助用户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如果真的不能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也要尽量为用户提供帮助让用户损失降到最低。

案例一

比如网易邮箱PC端的注册界面:用户在网易163电脑端注册邮箱时,在输入出错时不但会出现错误的提示,还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用户进行正确的抉择,这样就避免用户出现更大的失误并且提高了注册的效率,这是一种相当好的用户体验,也是容错原则的一种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例如Twitter注册页面的错误提示:用户在注册Twitter账号时,第一步要输入名字和手机号码,当用户输入正确的时候,输入框后边会有绿色的对勾圆圈,提示用户输入正确,可以进入下一步操作了,而当用户输入错误的时候,输入框会变为红色并且在下方出现红色字的错误提示,这样让用户很清楚的知道用户输入错误以及错误的原因,这样用户就知道怎么修改了,这也是容错原则的一种体现,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则十:人性化帮助原则

Help and documentation

即使系统不适用帮助文档是最好的,但我们也应该提供一份帮助文档。任何帮助信息都应该可以方便地搜索到,以用户的任务为核心,列出相应的步骤,但文字不要太多。

案例一

例如淘宝APP和知乎APP登录页面的帮助入口:在比较重要的功能入口处有必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入口,来解决用户在操作功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反馈问题的入口,不要让用户在出现问题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具体看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案例二

比如mac上一些常用的大型软件:原型制作工具Axure RP 8软件、图像编辑软件Photshop CC以及mac上的Safari浏览器,在顶部状态栏上都有有一个“帮助”的入口,也体现了帮助文档的必要性,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都要给用户提供一个帮助的入口,用来解决用户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下图: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三、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的十大交互设计原则的理解和实例解读,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设计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

作者:熊猫小生

UI中国主页:http://i.ui.cn/ucenter/120695.html



--关于我们---

UI中国 专业用户体验设计平台

主站:www.ui.cn

新浪微博:@UI中国

合作请加微信:18931333875


实例剖析尼尔森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的用法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4662/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1-30
下一篇 2018-01-30

相关推荐

  • Sketchelp·2018暑期ACCD手绘造型工作坊

    今年暑期份的ACCD手绘造型工作坊又来啦!没错,主讲老师还是你们的E神。2013年,这个可爱的湾湾人带着他的一大摞手绘本来到大陆,二话不说就将自己在Art Center勤学苦练之所得倾囊相授,默默帮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打开手绘大门。没脾气、没架子,却还是位高级汽车设计师。-有关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坐落于美国洛杉矶的帕萨迪纳市...

    2018-05-03
  • KY技术招聘详情 | 心理领域互联网公司KnowYourself

    如果对【KY内容中心】、【研发中心】、【市场品牌商务】、【运营、创意、用研】、【人事】等更多岗位感兴趣,请查看今天的其他几条推送内容。KY技术部,是KY的技术支持部门。我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大家使用KY产品的体验,并为各种创意提供实现支持。我们希望能够以各种技术的优化,能让大家更精准的匹配到适合自己的朋友,能够找到合适的咨询师,能够与KY的交互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玩得意犹未尽。本次我们招聘需求详情如下:· 测试工程师 ·工作内容:1....

    2018-03-18
  • 《用户体验要素》:一张图读懂用户体验五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是一本讲产品的好书,作者为我们清晰地介绍了关于用户体验的五个要素,五个要素是按照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来描述的。产品设计五要素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用户体验要素》说这本书清晰,是因为五个要素很清楚,按逻辑步骤总结出来的。但,这也是这本书唯一清晰的地方了,因为,这本书在细节描述上还是很凌乱的。产品设计五要素对于读这本书而言,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就可以,不必要拘泥于具体的细节。原因有二:一是,这本书的细...

    2018-04-04
  • 谈谈用户体验与风控的平衡性

    先翻翻旧文从反反鸡汤谈过犹不及从受众目标,再谈过犹不及其实今天是这两篇的引申。之前我说过很多创业者容易犯的错误,过度理想主义,把用户当作好人,我说过一个关键词,不能说坏用户一定很多,可能坏用户真的只有1%,但很可能一个坏用户的破坏,可以抵销一百个好用户的创造,这是很常见的创业的困境,因为很小的疏忽,导致极大的损失。所以,一些毫无经验的创业者,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至少思想上要有风控这个概念,要知道如何规避和防范坏的事情,不要过于理想主义。但...

    微信热点 2018-05-04
  • 色彩如何应用在交互设计中?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通常交互原型都做为黑白稿。为什么要做黑白稿呢?那是因为在前期交互设计中,交互设计师为了更专注于产品的流程、跳转,避免前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UI效果制作方面。对于很多小公司或小团队来说,通常只有一个设计师或者设计资源很少,设计师拿到需求后,直接就出高保真效果图了(当然,前期也经过了讨论,在纸上也画了交互的流程了)。对于时间不充分的时候来说,这样是会节约一部分时间。但是,这样经常会带来一个弊端:交互考虑不充分。为什么会这么...

    2018-04-26
  • 从会计到交互设计,她用社会热点打动皇家艺术学院招生官!

    本科学的是会计研究生申请的却是交互设计零基础、跨专业却能在短短一年时间拿到5所顶尖艺术院校的offerQS世界艺术类大学排名第一的皇艺和享誉世界的英国伦艺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从西单骑摩拜到望京全程3个多小时收集了20多个单车乱堆积地点采访了数十位大爷和小朋友回家腿痛了整整一周只为做一个项目的调研成长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但坚持就是胜利杜娜/研究生/交互设计皇家艺术学院预科伦敦传媒学院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杜娜offer(...

    2018-04-25
  • 信息港招聘3000多岗位......

    萧山之窗移动生活由此开始....关注2018萧山信息港小镇春季人才招聘200余家企业,3000多个信息经济岗位!3月31日信息港小镇将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春季人才招聘会。招聘会时间:2018年3月31日(周六)9:00—16:00招聘会地点: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启迪路198号 信息港小镇B-C连廊除了微医集团、科大讯飞、华网信息、一知智科、网盛数新、华澜微、云集微店、湾区孵化器.....这些信息港小镇内的王牌企业,还有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

    2018-03-26
  • 网络心理学与用户体验:如何使用户爱上我们的产品?

    什么是网络心理学?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是研究人与科技交互的背景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新兴学科。它关注网络世界以及网络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近年来,网络心理学逐渐脱离其他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形成了自己专门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了解来自这个新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准确地预测人类在使用不同技术时会如何反应。因此,在思考如何使用户爱上我们的产品时,了解网络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手段。通过更好地理解用户与技...

    2018-02-23
  • 新媒体人员年薪十万怎么做到的,真的难以想象

    新媒体人员年薪十万怎么做到的前些日子,和我互联网专业的师兄聊了一下,他说他们公司干活轻松,工资还高,而且公司福利还好,什么六险一金,什么妹子很多啦......卧槽,居然这么爽(我可能就听见了那句妹子很多,哈哈哈)搞得和我一起的朋友立马拍板,问我师兄你们公司还招人不,(厚颜无耻啊)我就静静的看着他,厚颜无耻的他还在继续介绍着他,说我是211硕士,之前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来着(看着着厚颜无耻之人,我真想立马一脚踹飞他)真的嚣张到了极点是吧...

    2018-03-13
  • 增强现实正在提升用户体验

    当苹果的CEO Tim Cook在一次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向分析师说出“增强现实将会改变一切”这句话时,人们都感到了一丝震惊。而现在看来,库克对增强现实(AR)的评价似乎并没有过分夸大。事实上,增强现实技术正在为各种应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范例。毕竟,我们已经很快地从在电脑键盘上打字,“进化”到了用智能手机打字或滑动屏幕,又或者是用语音来告诉Alexa或Siri来帮我们做什么事。现在AR把我们带到了全息计算时代。Animoji、Pokémo...

    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