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掌握27种图层混合模式的用法

嗯,让我们从最最基础的说起——像素。你就把他当成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色块.这些小色块们都有一个特定的标记值,比如,RGB值,CMYK值了。当然透明色块也是像素,不过值是零罢了。我们的计算机就是靠识别这些数值来认识颜色的。

嗯,让我们从最最基础的说起——像素。你就把他当成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色块.这些小色块们都有一个特定的标记值,比如,RGB值,CMYK值了。当然透明色块也是像素,不过值是零罢了。我们的计算机就是靠识别这些数值来认识颜色的。

Ok,我们再来看三个概念:

基色,混合色,结果色

(以下的示意图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于我们伟大的啊逗比PhotoShop)

教你掌握27种图层混合模式的用法

很好理解是不是,如果你新建了一个白色背景的画布,那么这个白色就是基色。再比如,你再牛皮纸上作画,那么,那黄黄的颜色就是你的基色了。

混合色就是我们所选的前景色,这里我选择了红色。

结果色,在正常模式下,这个结果是应该是红色的,但是由于我调整了一定的画笔透明度,所以底部的白色有一部分显示出来了,得到这种类似于粉色的结果色。

(呸呸呸,这么简单,还说这么多,你真是啰嗦啊)

教你掌握27种图层混合模式的用法

这种方式也是我们画家作画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数字时代,所谓的电子画布上,是不是可以哟更多的选择呢?

比如,我们只混合颜色的明亮度,而饱和度和色相都不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值混合暗部的颜色,或者只混合亮部的颜色呢。

所以,PS出现了,LOOK!

教你掌握27种图层混合模式的用法

这货一共有六组27种混合模式,掉渣天啊,天里边全是渣~

OK,回到问题,原谅我上文都跑偏了~

PS中图层混合模式中柔光、叠加、强光等原理是什么?

正常模式组:

正常:编辑或者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

溶解:编辑或者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但是根据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随机替换基色和混合色。

变暗模式组:

变暗: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选择基色和混合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

正片叠底: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和混合色复合,(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与黑色复合变为黑色)所以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由于存在复合的步骤,所以正片叠底的效果比变暗模式显得更加自然和柔和,所以,这个也是很常用的叠加模式了。

颜色加深: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基色变暗来反衬混合色,当然,与白色混合后不产生任何变化,由于效果比较生硬,话说,我好像都没有用到过。

线性加深: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通过减小亮度使基色变暗来反衬混合色,与白色混合不产生变化,与颜色加深模式有些类似。

深色,这个最简单了,查看基色和混合色的信息,选取其中较深的颜色作为混合色,所以不会产生新的颜色

变亮模式组

变亮: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选择基色和混合色中较亮的颜色作为结果色,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保持不变

滤色: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和混合色复合,(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保持不变,与白色复合变为白色)所以结果色总是较亮的颜色。这个简直是太常用了。

颜色减淡: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基色变亮来反衬混合色,当然,与黑色混合后不产生任何变化,由于效果比较生硬。

线性减淡: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通过增加亮度使基色变暗来反衬混合色,与黑色混合不产生变化,与颜色减淡模式有些类似。

浅色,这个最简单了,查看基色和混合色的信息,选取其中较浅的颜色作为混合色,所以不会产生新的颜色

叠加模式组

叠加:复合或者过滤颜色,具体取决于基色,图案或者颜色在现有基础上相加,同时保留基色的明暗对比,不替换基色,但基色与混合色互相混合后反映颜色的亮度和暗度

柔光:使颜色变量或者变暗,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强光:复合或过滤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亮光:通过增加或者减小对比度来使图像更亮或者更暗,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线性光:线性光是“线性加深”和“线性减淡”的马太效应组合,亮更亮,暗的更暗

点光:点光就是“变亮”和“变暗”的马太效应组合,亮更亮,暗的更暗

实色混合: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根据混合色替换颜色,如何混合色比50%的灰色亮,则替换此混合色为白色,反之,则为黑色,实际上这货就是把灰度图像转换成了黑白图像了。

差值模式组

差值:查看每个颜色的颜色信息,从基色中减去混合色,或者从混合色中减去基色,具体看谁的颜色数值更大,与白色混合反转基色值,与黑色混合不产生变化。

排除:效果跟差值类似,但是对比度更低的效果

减去:查看各通道的颜色信息,并从基色中减去混合色。如果出现负数就剪切为零。与基色相同的颜色混合得到黑色;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

划分: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用基色分割混合色。基色数值大于或等于混合色数值,混合出的颜色为白色。基色数值小于混合色,结果色比基色更暗。因此结果色对比非常强。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白色。

色相组:

色相:结果色保留混合色的色相,饱和度及明度数值保留明度数值。

饱和度模式是用混合色的饱和度以及基色的色相和明度创建结果色 颜色模式是用混合色的色相,饱和度以及基色的明度创建结果色。

明度混合模式是利用混合色的明度以及基色的色相与饱和度创建结果色。她跟颜色模式刚好相反,因此混合色图片只能影响图片的明暗度,不能对基色的颜色产生影响,黑、白、灰除外。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白色;灰色与基色混合得到明暗不同的基色。

 

原文地址:zhihu

作者:李明姝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233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5 00:31
下一篇 2017-06-05 02:32

相关推荐

  • 产品能力(一)——用户体验要素

    上周开始学习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三十讲,颇有收获。由于内容很多,分几期总结,与大家一同分享。首先说说我选择学习这门课程的理由,产品能力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之所以这么定义,是因为它具有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的闭环能力圈。下面我正式开篇,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点。一、产品和好的产品人生无处无产品,工作中提交的邮件和报表,生活中给亲人提供的暖心话语和烹饪的佳肴...

    2018-02-12
  • 交互设计牛校排行榜 | 纽约大学 ITP研究生项目

    Create Your Difference. by CYDWHO ARE YOU?Do you love biology but also love your art classes你是否热爱生物,也沉醉于艺术and want to merge the two所以想把这两者融入Do you love programming but also like to make things你是否能编程序,也想做出真实的东西Are you int...

    2018-05-05
  • 超实用的响应式排版快速指南

    译者语:无论是对于印刷、网站或是电视广告来说,排版都是我们用来沟通信息的主要方式。排版之重要性我想已无须赘述。然而,“理解”和“实践”还是相差十万 八千里的,特别是在网页设计中,“一个字号走天下”的想法可以歇歇了。我们或许都听说过响应式网站,但我想你们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响应式排版吧。

    2017-06-02
  • 12个很不错的UI交互设计动效灵感

    转自:设计达人(ID:shejidaren888)链接:http://www.shejidaren.com/ui-interactions-01.htmlUI动效设计是每位设计师们的一个进阶技能,我们做动效时,不仅仅要有用,而且还有好看哦,今天达人分享来自muzili整…

    2017-08-02
  • 无限下拉滚动 Vs 分页,究竟该使用哪一个?

    应该是使用无限下拉滚动还是分页的形式来展现内容?究竟那一个更好?相信这是一些设计师经常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无限下拉滚动和分页也不例外。本文将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并分析哪类项目适合用…

    2016-06-07
  • 通知邮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用户体验

    在打造一个产品的过程中,创业公司往往会把绝大多数的财力和精力用在开发应用或者搭建网站上,很少投入到给用户发的提醒邮件上。

    2017-05-31
  • 关于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的视频分享【日常思考0001】

    (。・∀・)ノ゙嗨这里是Chiki的深夜抽风小记录,做个日常思(bing)考(zheng)收集。公众号取名“Design for What"是希望以后自己做设计的时候可以多思考设计是为什么Find your passion,and let it kill you那么开始今天的开场首秀!今晚本想磕磕榛子垫垫肚子就……就开始做事来着,结果不小心打开平板……看了会视频(明明是好久……都是借口😭)不过视频不错分享给大家👇视频在这:截了有点不一样...

    2018-04-14
  • APP引入一个新世界的可能性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概念"设计的地方,"这也解释了如何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您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和它的功能,以及如何可以变为更加重要的一部分,您的用户日常生活的步伐。我们这样做是通过分解如何分析应用程序功能的位置,如精确位置的数据已迅速成为必不可少的提供您的用户行为和利益的富有洞察力。

    2015-01-05
  • 开始自己的建筑笔记 | Sketch Journal 作品展示

    大家是否在网络时常看到精美的建筑师手绘本?是否也准备打造一本属于自己的建筑笔记?今天为大家带来笔者大一阶段的Sketch Journal。笔记虽不算精美,但却是自己一年辛勤努力后的结果,它记录的不只是这一年的想法,更是自己一年的学习历程。相信这也是大家在不断完成自己的建筑笔记时最享受的一个过程吧。建筑笔记的几点心得:慎用大尺度手绘本!笔者本科第一年的Sketch Journal选择了A3尺寸,结局是很悲惨的。你需要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去完...

    2018-04-21
  • 设计干货推荐|四类弹框的四大设计准则

    弹框是交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这类设计不仅考验交互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也能从产品看出整个团队的整体水平如何。这就是一个细节,但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