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 | 如何打造整体性的产品设计方案

界面设计工作当中的很多纠结来自于怎样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对于不同的功能与内容,如果拿捏不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及适宜的呈现方式,那么你便很难打造出具有整体性的产品设计方案。

界面设计 | 如何打造整体性的产品设计方案

界面设计工作当中的很多纠结来自于怎样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对于不同的功能与内容,如果拿捏不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及适宜的呈现方式,那么你便很难打造出具有整体性的产品设计方案。

显而易见的

话说回来,难道“明显”不是所有功能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吗?恩,除非你的产品足够简单到只做一件事,就像曲别针那样,否则你没办法使所有东西都具有相同的视觉优先性并全部以明显的形式呈现出来。纠结的地方就在这里,对于稍复杂的产品,你必须决定哪些东西应该始终保持显而易见,哪些需要相对易用,而又有哪些只要确保可用即可。无论是产品整体,还是某个功能模块或某个界面,它能做的事情越复杂,你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决策就越多。

这种权衡并不完全等同于功能优先级的划分。我们在产品设计流程中习惯于将功能分为高、中、低优先级,但这种分级本身无法直接解决“哪些元素需要始终保持显而易见”这个问题。此外,功能优先级当中也不包含“成本”方面的信息,而这一信息却是设计师在权衡决策时必须要考虑到的要素之一。

使某个元素始终保持显而易见,这是需要成本的,你没法让所有元素都显性的呈现,因为你和用户所持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谓“成本”和“资源”,不是指钱,当然严格来讲这些现实当中的物质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设计决策 – 我主要指设备屏幕规格和平台特性、用户在典型情境当中的注意力持久度和理解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因素。

从成本的角度讲,使某个元素保持显而易见是很贵的,因为你同时必须让其他某些东西变得不那么显而易见,否则便不具对比性,而且界面空间无法支持。一山难容二虎 – 每个界面,或是每个由屏幕框架所限定的界面可视区域当中,通常只存在唯一一个最为显性的元素占据统治地位。

显而易见是要自始至终的。人们始终要执行的那些任务所对应的功能,那些在任务流程当中一直起着作用的信息,需要自始至终以最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里通常包括产品最核心最本质的那些功能与内容。

易达易用的

对于那些人们时常会用到,但并非自始至终持续需要的功能与信息,应当通过易于触达和记忆的形式提供到用户。在这样的大体原则之下,一切具体情况都取决于实际产品及目标用户的特质。在设计产品时试着识别哪些功能属于“自始至终”为用户所需,哪些是“时常”被用到。这事说起来容易,实践当中却没有很具体的标准,并且很容易引发内部争论。无论怎样,最终的划分结果将决定着实际界面当中哪些元素可以持续占据明显的统治位置,而哪些元素保持在易达易用的层面即可。

可达可用的

最后是那些只需确保可达可用的功能,也就是人们时而或很少用到的东西。它们无需占据太多的舞台空间,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并正常使用即可。

虽然不如前两者那么重要,但这类功能应对起来有时还是蛮棘手的。通常情况下,归属于这一类别的功能相比于那些需要以“显而易见”或是“易达易用”的方式进行呈现的功能来说要多出很多很多,所以在实际当中,与其考虑怎样对它们进行收归隐藏,不如从设计层面反向驱动产品侧,想想有哪些是根本没必要存在的。

辨别的意义

要尽量准确的辨别出哪些功能需要保持显而易见,哪些需要确保易达易用,又有哪些只需可达可用,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你在大量的实践当中根据产品和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用研工作及内部讨论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个持续学习并实践的过程。

不过,一旦清晰的辨别出各项产品功能对于目标用户的实际意义,你便能从新的维度来思考界面设计,而不只是局限在对于功能优先级的认知范围内。接下来,产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具整体性的设计方案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本文来自Be For Web

英文原文: https://medium.com/@jasonfried/the-obvious-the-easy-and-the-possible-a…

译者信息: C7210 – UX玩家、交互设计师、猫奴、guitar fucker,现就职于腾讯ISUX(上海)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76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2 16:07
下一篇 2017-06-02 18:04

相关推荐

  • 【译文】”移动优先”的设计理念已过时了吗

    【译者注】Mobile First(移动优先)大概是移动设计师听到最多的设计理念之一,2011年Luke Wroblewski大神提出它时,打破了原来“先完成web设计再移植移动设计”的常规方式,为移动设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时各大企…

    2016-02-19
  • [学生看过来]国外的大学交互设计学科的专业与相关分析!

    标签:交互设计专业 交互设计5个重要组成部分 Five Dimensions of Interaction Design。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为:IxD,也可以理解成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人与机器互动设计,旨在通过设计让电子…

    交互设计 2015-01-26
  •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今天介绍三个控件,前两个是Material Design(简称MD,下同)规范中的确认弹框(Confirmation Dialog)和全屏弹框(Full-screen Dialog),后一个是iOS规范中的模态视图(Modal View)。下面先说MD中的两个。

    2017-05-01
  • 设计案例|在做方案时,“更明显点”这句话怎么破

    在做方案的时候,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地方应该更明显一点”。今天,阁主将拿出自己设计的一个徽章注释来进行说明。

    2017-04-29
  • 游戏交互设计心得分享:从代入感与反馈感入手提升打击体验

    前言经常听到一些设计人员、产品经理、甚至是一些交互体验”大师“的言论——【这个操作太麻烦了,需要操作好几步,体验太差了!】亦或者【这个功能藏的太深了,你有考虑过用户体验么?】之后不知怎么的,设计游戏或者软件的人员经常会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无论做什么,3句话里面保准带一句上述“金句“。所以近段时间,你会发现打开一个游戏或者软件,第一眼的界面,功能堆积,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我觉得,经常拿着两句话一刀切的人太幼稚,太低级了。所以我今天斗胆...

    2018-02-20
  • 十二条动效体验原则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背景信息,建议先阅读我的前一篇译文《动效的基本常识》,其中介绍了动画与动效的差异、即时与非即时的定义、动效提升可用性的四种方式(可预期、连续性、表述性、关联性)、以及理论、手段、属性与值之间的关系。

    2017-04-28
  • 交互设计与心理学关系

    来源:jeffrey's blog 作者:jeffrey 交互设计是个跨学科专业,其中,心理学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如果你不想继续仅凭直觉和死记硬背高大上的理论原则来从事交互设计,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学…

    2014-09-21
  • VR中的协作游戏

    在VR中分享经验、与他人协作,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新维度。玩家们甚至语言都不通,这个事实如此奇妙,证明了我们仅凭极少的手段就能沟通和协作。

    2017-04-28
  • 这个按钮不简单

    Slack 将保存时的「状态提示」设计在了同一按钮中。Flava 通过按钮的不同状态将「删除」与「确认」两个操作结合在了一起。Arent & Pyke 巧妙的将进度提示设计在了提交按钮中。Fantastical 2 利用了 iOS 的 Switch Button 来对 Event 和 Reminder 两种类型进行切换,并在按钮中加入了相应的图标用以识别。Wifeel 将 iOS 和 Android 版 App 的下载按钮统一设计在了一个按钮中。Tidy 在进行「归档」和「添加至相册」操作时,会在顶部以同色的方式来标识所对应的操作按钮。在 Tumblr 中关注某个用户时,「Follow」按钮会变为当前用户的头像并以一个小动画来作为关注成功的提示。

    2017-06-05
  • 交互小技巧!浅聊四个主流的页面间跳转动效

    最近一直在做交互规范总结的工作,在不断梳理页面间跳转逻辑的同时,发现页面间的逻辑关系并不能和页面间跳转的动效很好的结合上。虽然只是零点几秒的切换动效,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对于页面间逻辑的认知。为了输出详细的规范,花了大量时间把玩现在公司线上的产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APP,尤其是苹果、谷歌自己开发的APP。(如果某些方面在设计规范中并没有给出答案,就在原生APP中找答案吧!)

    20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