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们:别再用“好的文案”YY了,该醒醒了!

不知何时起,文案写的好,竟然成了众多互联网小白追捧的热点,各种文案大师,文案叫兽,传道受业解惑,登台演讲,大讲文案的力量,貌似文案写的好,就练成了盖世神功,天下无敌了。


不知何时起,文案写的好,竟然成了众多互联网小白追捧的热点,各种文案大师,文案叫兽,传道受业解惑,登台演讲,大讲文案的力量,貌似文案写的好,就练成了盖世神功,天下无敌了。

小白菜们:别再用“好的文案”YY了,该醒醒了!

不过,大家看了那么多文案鸡汤,也有一些参加工作的,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文案写的好真的有用吗?

用户不是傻子

如果让大家写个洗发水文案,我估计一群互联网小白都能写出来,更不乏大师级的人物,我们假设请了一个特别牛逼的大师花了10万写了特别好的文案,并把这个文案用到了产品包装上,那么请大家预测下,这样的产品是不是该卖断货了?那么,认为这样的文案会让这样的产品卖断货的文案同学,敢保证的有几个?

我认为没有人敢保证,如果有人敢保证,那些做洗发水的都去找他写文案了。

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用户不是傻子,在购洗发水的选择过程中,用户会根据自身的发质,使用感受,以及洗发水的特性,还有朋友的口碑推荐去选择,当下任何大多数女性在选择洗发水的时候,都有这样的选择特性。

我之前曾经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现很多女士都喜欢用潘婷的洗发水,后来问了他们,他们说是用习惯的结果,用其他的洗发水会让头发出现各种问题,但是你说推荐给他们一个新的洗发水,很多人并不愿意用,尽管你的文案如何好,导购如何好,用户还是不会选择购买。不是因为你的文案不够好,而是因为用户已经在漫长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选择观,认知观,他们对一个产品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辨别法则。在这样的选择法则下,用户只会选择他们认为正确的产品,就像很多女性选择潘婷洗发水一样,不是因为它便宜或者什么,而是因为它更适合自己的发质。

好的产品才是基础

在手机行业中,文案写的好的除了小米,就是锤子了,锤子手机的文案水平,可以说是业内领先了,我曾经看过一个锤子的宣传视频,里面的文案写的非常好,非常感人,把笔者都感动了,转发量过10万,阅读量多大,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不小,按理说文案写的这么好,锤子手机应该很火才对。

可是,事实呢?锤子手机的销量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朋友,用锤子手机的人有几个,说实话,我遇到的几个公司,不是因为做测试机,没人会买。

大家可以思考下,为什么文案和宣传做的这么好,产品销售的还是一塌糊涂?道理其实很简单,是产品不好,曾经被你感动的那部分用户买了你的产品之后,忽然发现产品用着各种不爽,各种烂,还会在朋友圈天天骂你,还会在社交人脉种给你的产品带来各种负面,这种负面扩散的的非常快,有句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这样。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再好的文案都没用。

用户可以崇拜产品的“情怀”,但是用户不会浪费自己的钱财。好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基础,不要躺在好的文案的光环里沉醉,而且真正的把产品做好。

好的文案可能是欺骗

很多所谓的好的文案都是带有欺骗性的,就像很多美好的爱情语言一样,虽然很好,但是却不切实际,这些所谓的好的文案大多含有夸大,虚构,或者不符合产品的本质的意思,但是一旦回归到用户使用和感受,和产品一系列的问题上,都是一种欺骗。

用户在使用中,可能会得出“这个也不怎么样”或者“广告说的那么好,其实这就是个垃圾,”的感受,这些感受会让用户认为你在欺骗。没有人愿意和欺骗他的人做朋友,没有人愿意再买欺骗他的产品。

我们可以看看小米手机,曾经在12,13年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小米靠营销而迅速发展壮大,也可以看出小米不断文案名词,但是随意小米产品的宣传和实际产品不符,用户渐渐的抛弃小米。来自最新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发布最新报告中,第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25.6%,苹果以14.5%的份额占据第二的位置。而国内手机厂商中,华为第三季的市场份额为7.4%,全球排名第三;小米全球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3.8%;粗一算华为第三季的销量基本上是小米的两倍。小米市场份额已经在逐渐降落,小米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新出的小米5提出了黑科技的名词,并没有引起用户多么强大的反响,尽管他们包了微博的开屏广告,热点话题榜,腾讯科技新闻的头条……

小米向用户心中宣传的产品离用户购买到的产品距离太远了,这可能对用户来说就是一种欺骗,同样的道理,当你的文案远离你的产品本质的时候,就是一种欺骗,这种欺骗只能骗用户一阵子,骗不了用户一辈子,所以说回归产品的文案本质才是根本。

还有一些文案,摆明就是标题党,也可以说是欺骗,比如拿公众号的一些文章做例子,《和女神在一起是什么体验》点进去是个招聘广告,还有《如何把粉丝从零做到100万》点进去说了半天都是废话,这些标题文案写的很好,虽然吸引用户点击,但是用户打开后很多就会关闭,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大街上逛街,忽然看到一个商家促销活动,比如进店都有一份礼品类似的活动,当用户进去后,发现只有买几百元商品才送礼时,用户就会感觉被欺骗了。这种不以用户需求为目的的文案都是一种欺骗,欺骗用户的结局就是被用户抛弃,可能以后用户再也不会来,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被欺骗。

很多崇尚文案写的好的人或者互联网的小白们,大多数都是在意淫,或者沉醉于自身的职业环境无法自拔(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想象着用户看到产品的样子),当你有一天亲身去体验销售一线,和用户接触的一线,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文案写的好的产品怎么那么难卖,文案写的好产品怎么那么难推广,文案写的好产品没有一个人愿意看看,你才会发现文案写的那么好没什么鸟用。

#专栏作家#

李建华,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ydhlwdyq),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里从业超过10年以上,曾经历过SP、freewap、移动互联网时代,做过产品、运营、市场等工作,推广的App超过6000万用户,推广的品牌被CCTV1报道,爱好移动互联网,游泳,爬山,写作。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84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6 03:37
下一篇 2017-05-26 05:55

相关推荐

  • 未来交互:Facebook首次公开内部机器学习平台,启动AI帝国

      Facebook 现在在信息推荐、过滤攻击言论、推荐热门话题、搜索结果排名等等已经使用了大量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技术。在Facebook上,还有许多试验能够从机器学习模型中获利,但是目前,对于很多没有深厚机器…

    2016-05-11
  • 精髓干货!一组精挑细选的用户体验设计网站和书目

    精髓干货!一组精挑细选的用户体验设计网站和书目 学校可以为你传授很多知识,但是有些职业学校教不来,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程序员鼓励师这样的职业都在此列。这样的职业通常都有几个显著的特性…

    2015-11-14
  • 【笔记】从活泼的C端产品到严肃的B端产品设计,我是如何自如切换的——交互篇

    2016年11月5日,UXRen社区联合网易杭州主办“用户体验者的自我提升”主题讲座,本文网易资深交互设计师大饼的现场分享:《 从人性到人文的设计思维转变》整理而成。   嘉宾介绍: 杨杰(大饼,资深交互设计师,UEDC交…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美国UX达人:用户体验从入门到进阶书籍推荐

    想了解用户体验(UX)并进一步学习?美国的UX达人Witney Hess列出了20本UX爱好者必读的20本书。你可以收藏这个书单。

    2017-05-19
  • AXURE免费元件库分享-web

    分享个WEB端axure元件库下面是元件库地址:https://pan.baidu.com/s/1pLXHuf5

    2018-03-05
  • 使用无序列表的7项注意

    小圆点有助于分割大段文字,使得复杂的文章和博客更容易消化,突出关键信息。如何运用好无序列表?这篇文章提出了7个注意点。

    2017-05-02
  •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译者按:对色彩的研究通常要么太过随意缺乏逻辑,要不太过理论化难以理解,这篇文章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专门研究数据可视化的团队探寻图标色彩搭配的历程,给出有力的论证,并得出很棒的结论,非常值得一读。对色盲色弱来不够友好*:原文中问题一的标题是“Low Accessibility”,通常用形容来产品对残障人士的友好度不够,这一点在欧美国家经常作为需要重视的产品硬指标(也是由于他们的色盲色弱发病率比亚洲高很多)。因为在中文里没有简短精准的说法,所以我在写的是“对色盲色弱不够友好”。
    逻辑性较强的人*:原文的写法是“left-brained folks”,直译是左脑型的人。通常左脑型的人被认为逻辑严谨,右脑型的人被认为有艺术天赋。因为这种说法在中文里不是很通用,所以我写的是“逻辑性较强的人”。

    2017-05-01
  • 减少认知过载:塑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设计不是美工,想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怎么能不懂点心理学?文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手,分析了在交互设计过程中时常会犯得几种错误,一些平时稀松见惯的设计方式也都在这儿找到了比较理性的依据。设计是门科学,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

    2017-05-11
  • 【专访】全美交互设计No.1:卡内基梅隆的实验性字体设计课程

    卡内基梅隆设计学院美国最Top交互设计专业辛向阳老师毕业于此此学校的毕业生大多会输出到硅谷顶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facebook等今期为大家推荐一位学生的学习心得周于阡Bettina Chou过去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给了我许多机会学习各种各样的设计,不管是UX/UI, 传媒设计或课外作品,我都希望作品能给观众带来欢乐。我认为任何经验都能发出灵感,所以总是在吸收新东西。现在我正在:念村上春树写的 “Absolutely On ...

    2018-03-28
  • 儿童键盘输入交互方式探讨:为熊孩子设计的输入法

    想必针对婴幼儿用户所设计的产品出发点与普通的产品设计出发点一定有所不同,那么在设计幼儿产品时,应该考虑哪些交互细节点呢?文章以一款儿童输入法为例,为我们解读了在儿童产品设计过程中该注意的一些交互细节点。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