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最近读到设计心理学的再次接触到防呆设计的概念,联系交互设计做一些总结。

文章目录[隐藏]


最近读到设计心理学的再次接触到防呆设计的概念,联系交互设计做一些总结。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防呆设计的定义: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即可直接无误地完成正确的操作。在工业设计上,为了避免使用者的操作失误造成机器或人身伤害,(包括无意识的动作或下意识的误动作或不小心的肢体动作),会有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来做预防措施,称为防呆。

防呆设计的出现是在工业设计领域,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常常诟病的USB接口,乐高积木(你一定不会拼错的),还有下图中的Smartisan T2的sim+音量键的设计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我们将防呆设计迁移到交互设计领域来,防呆设计可以分为四类

  1. 互锁
  2. 自锁
  3. 反锁
  4. 引导离开

互锁

使用户的行为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这一类我们常常可以在注册界面见到,按照指示一步一步的操作

下图为Uber的注册界面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在互锁的应用当中,我见过一个极好的例子,网易的炉石传说盒子里有一个功能是卡组同步到游戏中,你只需按照提示,然后放开鼠标键盘,就会自动将30张卡牌组成一套新卡组,体验非常好。

互锁的好处在于,在用户不熟悉的地方,按照软件提供的指示,用户可以轻松完成任务。

自锁

保持一个操作停留在激活状态,简而言之就是,禁止离开。

这一类的设计更为常见,我们在ps中编辑图片的时候,直接点击关闭按钮,软件不会立即退出,而是询问你是否保存

下图即为退出ps的时候提示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自锁的概念还可以延伸到 防止用户误操作,或者提示用户的操作是危险操作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锁屏的目的最主要的一个就是防止误操作。

自锁的好处在于 提示用户正在进行敏感操作,预防用户放错(更深一层,用户放错不是用户的错而是产品的缺陷)

反锁

顾名思义就是禁止用户进行危险操作或者无意义操作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上图是三星s6edge的设置选项,其中Developer options是默认关闭的,如果要打开则需要连续点击三次关于设备(记不清了),这属于一个很强的反锁例子。对于80%的用户来说,开发者选项是接触不到的,其中的一些选项属于危险选项,设计者这样的目的就是防止用户进行危险操作,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无意义的操作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时候,刷新。网易邮箱会提示你,网络错误,请确保连上网络。

引导离开

在某些特殊场合,用户可能会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情境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引导用户离开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Window系统中某个软件长时间未响应,就会弹出选项供你选择。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淘宝购物车

这是淘宝购物车,发现你的购物车空空如也,系统提示你下一步动作

好的,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四种防呆设计,防呆设计来源于工业设计,其出发点都是相同的,就是不要让用户去思考,而我们时时为用户思考。

 

本文由 @qingca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755/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18:30
下一篇 2017-05-25 20:30

相关推荐

  • 浅谈设计中的逻辑

    逻辑(理则学),源自古典希腊语λόγος (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还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逻辑经常被认为对论证评价准则的研究,尽管逻辑的精确定义在哲学家之间尚有争议的事情。这个主题还是有所…

    2014-09-19
  • 从一次活动设计聊聊交互设计师的3个阶段

    我习惯把一次设计中的阶段性方案保存下来,这便于我回忆设计是怎么一点一点被优化的,也便于我整理设计过程中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今年初我们联手中国电信做了一次送听歌流量的活动。把这个需求交由一个新来的小朋友锻炼锻炼,在这过程中产出的阶段性方案具有问题的典型性,不妨把它们看成一个交互设计师 对交互设计 理解的不同阶段。

    2017-05-22
  • 交互师们,知道如何写一份交互说明文档吗?【精品】

    一. 什么是交互说明文档(DRD)? 所谓DRD即是用来承载交互说明,并交付给前端、测试以及开发工程师参考的文档。 在项目中,交互设计师的主要产出物可能依次是:site map,page flow,wireframes。有的大型项目前期…

    2014-11-25
  • 基础知识小科普!4个最常见的APP概念区分及比较

    @凌霜设计 :现在关于移动应用的概念有许多:Native App, Responsive Web, Web App, Hybrid App,搞清楚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劣对于设计师来说很重要,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这几个概念,值得初学者阅读,…

    交互设计 2015-09-15
  • 设计思考|利用控制感,为用户体验加分

    用户体验的概念一路成长壮大,系统性概述的书籍和理念层出不穷,可执行落地的方法技巧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变换。然而无论概念、环境如何变换,都是让产品通过媒介与人建立关系。所以其研究人性、塑造人类行为的目的却一直未变。本文从人对控制感的喜好出发,通过一些方法来保护用户的控制感或利用控制错觉给用户一些虚拟的控制感,­­­­来保护用户体验或强化用户体验。

    2017-05-01
  • 新手转向资深的必经之路——交互文件命名的最详细规范(下)

    接着上一篇文章《新手转向资深的必经之路——交互文件命名的最详细规范(上)》继续整理文件命名的规范继续,今天来讲讲Sketch的Artboard(画板)命名和Layer(图层)命名、Symbol(组件)的命名、导出图片的处理方式。Sophia的tips:真正的高手,细节都做的很好!

    2017-05-01
  • 交互设计与人类行为习惯的一些思考

    在交互设计中,利用很多的人类行为习惯作设计指引,如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格式塔原则的视觉习惯等。很多的研究者对此已经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习惯与交互设计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的思考。好的交互设计是培养用户获得更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解决问题。

    2017-05-26
  • 实例解析「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在设计中的应用(下篇)

    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在交互设计领域中,有很多被时间和前人验证过的设计法则,这些法则是从用户的行为逻辑中总结出来的,掌握这些法则能让我们迅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设计。上篇内容已经介绍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的前五个,接下来将把剩下两个定律为大家做个实例分析。六、复杂性守恒定律/泰思勒定律(Tesler’s Law )1、复杂度守恒定律/泰思勒定律(Tesler’s Law )简介:复杂度守...

    2018-03-19
  • 别逗了,真正的“用户体验”并不如你们所想

    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评价用户体验的好坏? 在知乎上,俞军说:“我理解的用户体验,是让用户付出最小成本满足需求”。这其实仅仅是在讲“易用性”(usability)。另有位叫做Allen Zhang的大牛说:“个人对用户体验的目标…

    2015-10-10
  • 提高移动应用体验的7个UX设计要点

    ​APP为了提供服务与内容,信用已经成了一种主流方式。但是,在各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市场上,怎样让你的移动应用更有帮助更具关联性,让用户流连忘返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一次,我们介绍的是让你的用户获得非常棒的移动应用体验的7个UX设计要点,那么,一起来看看吧。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