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对一个全无经验的动效新手而言,如何制作出「正确」而不是「华丽」的动效?今天这篇Medium 上的好文,从克制、交互叙述流程、一步完成、不是动效的错和把握细节五个方面,附上案例分析,帮你学会基础的动画制作技巧。


对一个全无经验的动效新手而言,如何制作出「正确」而不是「华丽」的动效?今天这篇Medium 上的好文,从克制、交互叙述流程、一步完成、不是动效的错和把握细节五个方面,附上案例分析,帮你学会基础的动画制作技巧。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首先,我想大家会有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微交互 (micro-interaction)?

来自 UXPin(一款在线可交互原型制作工具)的 Carrie Cousins 给出了如下定义:“微交互是在交互设备上的单一交互流程的细节优化。”

可能不是太容易理解,那就多看几遍吧。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一点我要先声明一下,接下来我要分析的 UI 动效都是出自非常牛逼的大神之手。我非常尊敬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他们非常乐意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未完成的稿件。不过在我分析作品的时候不少设计师的态度都非常差。这可不是我的风格。我都是用严肃的眼光去看待设计的,但是会用娱乐性的方式表达我的观点。如果我碰巧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还请多多包涵。

让我们开始吧!

一、看在手绘板的份上,克制一下自己

设计师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一样需要精(Jin)心(Qian)的照顾和呵护,但在设计高质量的微交互时,在你完稿前都充满着摧残。

动效设计是个尝试新想法并验收成果的好途径。下面这个作品出自 Sergey Valiukh(一位在字型、排版、色彩以及动效方面特别牛逼的人)之手,一起来看看。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下面我们一帧一帧地来分析:

  1. 首先能最直观的感受到的是图片的“3D翻动”效果,这在我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甚至是违法的(开个玩笑,只是确保你还在看)。在这个作品中,如果把任何一个多余的动效去掉来简洁的表述的话会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2. 其次,你可能注意到了预览流中的图片是被裁剪过的,而在编辑界面中是原图尺寸。在实际应用中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3. 第三点,可以注意到顶部导航栏的图标过渡的时间特别特别地长。第一次看会觉得很棒,但是看久了就会很烦。微交互要迅速,要简洁,要有明显地速度变化,持续时间最多在300~400毫秒。
  4. 看完了这些之后,咱们再来看看底部,这里两个图标并不是同时出现,这意味着一个错误的交互叙述流程(多余地强调)和理解时间的延长。

总结:

动效设计时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参数需要考虑。你需要明确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哪里可以再简短、哪里不用花太多精力,并从中获取清晰易用的经验。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天马行空加上一些有趣的细节,只是说这些细节可能会让整体显得很累赘。

小技巧:

去掉多余的部分。时刻提醒自己这些细节动效是不是保持了简洁的微交互,还是让交互体验变糟了?

关键词:克制

二、不要为了效果而牺牲叙述

交互叙述流程(narrative)在用户体验中非常重要,一部分是因为这与使用者的预期相关,连贯的交互叙述流程不会超出使用者的认知负荷;另一部分是因为这与我们大脑收集和理解信息大致模式相关。此外这还与我们的心智模式有关联。总之,交互叙述流程很重要。

SrikantShetty(一位强壮的动画设计师)的这个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看到这个动效的第一感觉是不是很诡异,以为是在线条上输入文字,然而却弹出了一个隐藏式的文本框。这种点按-弹出-输入的交互叙述流程挺让人心烦的,或许是想看上去酷炫一点吧。然而这种交互叙述流程打断了我们输入信息时的预期流程。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去面对这样的意外,调整好心态后才能继续操作。

当设计师有所“灵感”的时候多半会设计出这种诡异的交互叙述流程。他们往往会为了吊炸天的效果下半天功夫,对交互的核心叙述流程却不怎么在意。这么做事实上让交互流程看上去像是一团糟。

好的微交互的叙述流程是清晰且顺畅的,看看下面的作品,顺便和上面这幅做个对比: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高下立现,交互叙述流程非常的简洁和自然。虽然左边的动效有一个线框弹跳的效果,它却起到了细节优化的效果,而不是画蛇添足。

小技巧:保持交互叙述流程的简洁和顺畅。

关键词:交互叙述流程

三、动效如果不能一步完成,那就干脆放弃

几乎所有出彩的微交互的动效都是一步到位或是步骤统一,那些不是很好的往往败在了过于复杂的动效上。

在这个例子中,Romain Passelande(他的 Dribbble 不要太屌)的动效让我“虎躯一震”。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不太熟悉动画的朋友可能看不到我所看到的内容。这幅动效中有两个单独的动作:直线的转换和图标的旋转。这两个动作实际上可以合并为一个动作,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Romain把他们分开了。如果看的不是很明显,那么看一下这张对比图: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左右两边的动效就是把直线的转换和图标的旋转这两个动作分开进行的,中间的动效则是用一个动作整齐划一的完成,既不繁琐也不累赘。

小技巧:确保微交互的动效是一步完成的,如果有多个动作在不同时间和位置进行,那么干脆放弃吧。

关键词:一步完成。

四、问题不是出在动效上,而是在设计规划上

学习过 UI 精细动画的朋友可能深有体会:在静态样本做成拆分细节动作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困难。这个可以理解,好的微交互设计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把动作精确到每一帧非常难。然而糟糕的微交互设计让人更糟心。

下面这张表格是我对设计和动效的理论知识的总结归纳,你们拿去当做参考好了。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往点点的位置努力。点点我用了紫粉色好让大家在项目中期赶时间的时候快速定位。

接下来让我们跳出理论进入实践:如何拆分动效的动作。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这是由 Sam Thibault 完成的动效作品,作品中“加入购物车”(add to cart)按钮那令人费解的转换和形状的改变填充了图片下方的空白,然而这显得很多余,也加重了使用者的认知负荷。

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剧本出了问题,糟糕的剧本就是糟糕的电影,设计也是如此,糟糕的设计就是糟糕的微交互。

小技巧:在你挑动效的问题之前先确保你的设计没有问题。

关键词:不是动效的错

五、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你不接球的话一定会错过射门。”这话是 Wayne Gretzky(冰球运动员)说的。显然他很擅长躲避着撞击的同时在冰面上翩翩起舞。仔细想想,用这话形容交互设计师进行微交互设计的时候是多么贴切:有太多太多细节了。大部分设计师并不是很习惯设计300~400毫秒的动画,所以很容易敷衍了事。

下面这个作品由 Ivan Bjelajac 设计,在这作品中我发现有5个细节还可以优化一下。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1. 菜单按钮和返回按钮可以添加简洁优雅的过渡动效,菜单按钮随页面上滑显得不是很协调。
  2. 黄色方块的右箭头的缩放旋转效果不是很必要。这样看上去有些奇怪,它应该随着内容进行转变。
  3. 渐隐渐出的正文段落其实没有必要。
  4. 从左向右滑动的标题如果是从内容上淡入淡出的话会比滑动渐隐要好很多。
  5. 在图片转换为顶部横幅的时候人物照片被裁剪了。这里如果将图片重构一下与内容相呼应会更好一些。

和下面的对细节严格要求的动效作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花了7天看了上千个交互动效神作,我总结出5个技巧

小技巧:对待细节不能松懈,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关键词:把握细节

总结

这里我想说就算你没有任何动画经验,只要时刻记住下面这些要点,你也有可能制作出精美绝伦的微交互设计。

  • 克制
  • 交互叙述流程
  • 一步完成
  • 不是动效的错
  • 把握细节

尽管这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做出牛逼的动效,但这是迈向正确的方向。

 

作者:Willenskomer

译者:Eric

来源:优设网

文章链接:http://www.uisdc.com/5-interaction-animation-skills

版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8835/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2 07:45
下一篇 2017-05-22 09:33

相关推荐

  • 做完了产品分析和运营分析,如何做一份视觉竞品分析?

    做好一份竞品分析、输出优秀的设计观点,可能是衡量一个团队专业与否的第一步。

    2017-05-18
  • 交互设计的三大铁律规范!

    科幻爱好者们没有人不知道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在交互设计中,我们也需要三条铁律来规范一切行为。本文来自UI中国主站,由IFEC成员翻译作品分类: 经验/观点/自译外文 原作者:Diogenes Brito 译者:十萬個為什…

    2017-08-01
  • UNStudio:健康城市,基于未来的设计

    📌 编辑 |Cassi.W编者按:城市公共环境作为人们共同的“家”,需要群策群力共同营造。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家居”是人们日常生活舒适感、安全感的主要保证。第二届“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正在火热报名中,你的脑洞是否还够用?“新技术引领下的智慧城市家居”有很多可能性,需要大家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本期我们将走近UNStudio事务所的智慧城市实践,为你的方案增添一点灵感!- UNStudio -Ben van Berkel本·...

    2018-03-17
  • Axure函数解析

    Axure函数

    2014-12-05
  • 交互设计 | 一部自嗨的头号玩家为什么吸引你?

    Create Your Difference. by CYD头号玩家头号玩家到底什么吸引你?情怀吸引了你?动漫迷的高达情怀电影迷的金刚情怀恐怖情怀或者跳舞机情怀?或许美国大片吸引了你?▲有坏美女▼坏boss▲坏人老出BUG▼好人老有神助▲英雄要崇拜▼大部队会赶来不管什么吸引了你把你所有的感触和情绪放大一万倍的东西是艺术和科技当然,我相信你们都知道不就是VR和AR吗整个电影都建立在VR和AR的基础上没有这牛逼地眼镜,这个故事还没开始就可以...

    2018-05-05
  • 超实用!比较重要的设计方法论大整理

    @戴小维Saki :设计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当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可从理论和方法上所提出的实际性意见。当进行不同设计需求时,可为设计师提供明确的步骤与框架。众所周知设计方案要做到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所以设计方法论也是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时的一大利器。虽然会在创新上有所限制,但却能为设计师在没有灵感时候,提供一个有依据的可重复操作流程,进行自己的设计思考,从而输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其实资深设计师基本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尤其在常常需要进行汇报提案时,这更是方案汇报时的重要方法。

    2017-11-06
  • 资深交互设计师经常强调的「场景」到底是什么?

    编者按:资深设计师经常强调的「场景」是什么?今天@拉瓦像阿拉蕾 通过5个搜索的案例,带你认识场景的魅力。

    2017-08-29
  • 网站交互设计模式为什么值得读

            对于现在的web的发展来说,这本书优点旧了,里面的相关案例网站都是一些比较早的数据。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就像作者所说的,时间在流逝,模式会变化,适当改变信息密度,网站的…

    2017-08-03
  • 灵兽奇谋之教你5招提升用户体验

    (来自梧桐树资本远方的祝福)007灵兽奇谋《灵兽奇谋》起源于我们携手100位行业大咖组成灵兽家族,每位家族成员都必须跟新零售007的粉丝们分享一篇,自己近年最干货的心得文章,可以是感悟,也可以是奇招,没有任何限制与约束,给予读者们干货与奇谋,是我们唯一的标准。每十篇奇谋为一季,2018年第一季,火热连载中。奇谋无高下,真诚见初心,谢谢每一位老师的付出,亦谢谢对面每一位乐于倾听的你。今晚灵兽奇谋来自灵兽家族代盐人兽哥,兽哥跟大家聊聊新零售...

    2018-02-11
  • 用户体验 | 6个细节成就了今天的X1 Carbon 2018(下篇)

    上篇我们聊了Logo配色、ThinkShutter以及电源键设计,这一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形设计、移动便携和扩展能力ThinkPad X1 Carbon 2018在用户体验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吧!一条曲线的神奇虽然建筑师高迪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而逐渐读懂曲线的意义,思考曲线与直线之间合理应用,这整个的过程正是人类自我救赎和思想进化的过程。纵观笔记本变化的历史,外形和颜色往往决定着“颜值”,改变外形或者颜色设计的情况比比皆是,连M...

    201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