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设计产品交互框架,这里有6个细分步骤

这六点无论是对产品新人还是有经验的PD都是很重要的,按照整个流程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有节奏,而不至于丢三落四,确实对产品的把握。


这六点无论是对产品新人还是有经验的PD都是很重要的,按照整个流程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有节奏,而不至于丢三落四,确实对产品的把握。

怎样合理设计产品交互框架,这里有6个细分步骤

这个问题有很多种答案,在我所有项目中,交互框架的确定是非常重要,非常费时费力的,但是实际中又很容易被忽略,被轻视,入行的新人特别容易陷入到细节自我陶醉,而忘记产品的宏观建设。

这是很危险的。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谈一谈最熟悉的三个文档——MRD、BRD、PRD。三者可以完整的概括一个产品从想法到雏形的历程,每个人对三个文档都不陌生,但是写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产品的交互框架就在这三个文档中,但是却不够独立和尊重,往往被忽略和轻视,无法将骨头从肉里清晰的剔除出来,总是零零散散。

三个文档比较抽象,一般人驾驭不了,也就更无法剔出骨头了。我今天介绍一个新的方法流程,这样的流程才是做产品本质的精髓,而三个文档只是漂浮在这个精髓上面的肥油罢了,不会写也没关系。

一个产品从一个灵感到真正可操作使用的实体,需要经过的流程很多,我们今天只谈到产品设计环节的细分步骤。

1. 定义形式要素、姿态和输入方法

形式要素指:web、移动端、pc端、ipad、智能硬件产品等;公共场所还是私人领域、光线充足还是比较暗、小巧轻便还是功能为先。这些产品的使用环境要素需要我们结合人物模型和使用场景提炼出来。

姿态是指用户在和产品交互时,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时间,以及用户的姿势等信息,例如PC端一般放在桌子上,用户坐在椅子上比较常见,也会放在腿上,坐在沙发上。姿态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定位和喜好,为我们对产品的使用场景提供参考依据。

2. 定义功能性和数据元素

很好理解,功能性是用户希望通过某产品获得什么样的服务,转化成我们得设计语言就是功能。功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以功能元素为载体而真实存在。功能元素包括数据元素操作工具、数据视觉和结构化管理方式(交互设计精髓4-100),例如,我们在设计产品时,用户可以点击某个按钮删除某条信息,可以点击某个空间切换页面布局。

数据元素更方便理解一些,就是我们需要在产品中呈现给用户的具体信息,包括文本、图片等所有可见的独立数据。难点在于,我们需要在设计产品时为数据分类,将实现模型中的数据元素转化为用户日常界面的表现语言来描述,并根据数据间的优先等级决定是否展示(一定要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注意:数据元素的集合也就构成了技术开发中的搭建数据库,需要对数据自上而下进行拆分,能够整合而不至于散乱。

3. 确定功能组和层级

经过之前的功能性和数据元素的系统整理,我们需要将这些根据需求定义出来的功能和数据进行分类分组,以便梳理产品的架构,由微观到宏观。简单点讲就是讲产品的所有数据和功能打包分组,划分到每个一级板块,对产品的基本架构尤其更清晰的认知。这一步骤需要注意不同功能和数据的对接,数据和功能横向上的层次比较。

一个产品有很多功能,按照重要性可以分为核心功能、次要功能、辅助功能、补充功能。那么不同的功能也具备不同的层级和属性,将同类别的功能打包在同一个功能组,并按照重要性和产品场景划分层级,哪些放在首页,哪些显示,哪些隐藏,功能之间的逻辑顺序;一般情况下,功能是否属于同类别是根据数据是否相关来决定的。

4. 勾画交互框架

经过对功能和数据的分组,我们可以大体在心里对产品的架构样式有了感性的认识,那么勾画简图是很快的。我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所需要组合的功能组合层级,通过块状的元素描画出来,不要做过多修饰,简图更多承担着初审的任务,付出过多的细节工作影响了对框架的理解,也会由于过早牵涉细节缺乏产品的统一性。

在这一板块,我们更多地需要尝试,这种尝试必须尊重交互原则和模式,并且是经过验证或者有根据的,而不是随心所欲,那样会使得产品脱离现实,变得迷茫或者低劣。多绘制几个方案,比对优劣,选取,然后定稿。只有对所有的框架都进行了反复修改后,产品的交互框架才算基本定型——不要妄图一次成稿,不修改。

5. 构建关键线路情景剧本

我们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关键路线——结合使用场景,针对每个功能理想状态下的路径,这种路径一定具备高频、精魄、重要三个标志属性。那么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关键路线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关键路线就是,结合人物模型+场景+数据和功能元素,以任务为依托,使得最初设定的人物模型和交互架构产生充分、反复、频繁的接触,并最终通过磨合,发现不合理的设计,并对产品的架构产生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对关键路线图的使用越频繁,越能够对产品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刻考量。这和我们在可用性测试中提到的任务走查很像,只是后者更侧重对产品测试,而我们是在架构完善过程中对该方法的运用。

6. 通过验证性的场景来检查设计

既然是验证性的场景,那么这里提到的场景一般都是针对当前设计中遗漏、丢弃、新增和次要的场景,由于设计过程的不完美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已经完成的架构采用这场验证性场景进行回归检测。

1)替代场景

替代场景是人物模型决策过程中,关键节点的可替代选择,包括例外情形、不常使用的工具和试图和次要人物模型的部分用例以及变体。

2)必须使用的场景

有些场景是必须使用的,而它出现的频次和场景又很不普通,例如恢复出厂设置,清空数据,这些都是周期很长,频次很低的操作,但又是针对这一类需求必然进行的场景步骤。因此,设计中经常遗漏。

3)边缘情形场景

这里提到的就是异常情况处理。我之前在一片文章中提到将产品设计在功能上分为正常功能和异常处理。那么这里就是提到的异常处理。异常处理也成为边缘情形场景,例如,打电话突然断电,聊天突然断网,打字手机没有收录该字。这类场景不是设计的主要场景,也不应该付出极大的精力,但是由于涉及到系统稳定性和产品的可用性,一般在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我们需要对这类情形进行统计汇总,并和开发对接,避免开发中BUG的频次,也满足用户的异常需求。

关于交互设计框架,就讲这些;这六点也来自交互设计精髓4(106),结合了我自己的理解。这六点无论是对产品新人还是有经验的PD都是很重要的,按照整个流程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有节奏,而不至于丢三落四,确实对产品的把握。

 

本文由 @白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7750/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8 21:51
下一篇 2017-05-18 23:45

相关推荐

  • 2015年新起来的APP新贵们,进来瞅瞅都是什么APP在“火”!

    一时兴起,统计2015年以来新发布的,或是从2015年开始快速崛起的,日活稳定在20万+的APP,一共找到了16款。以下数据为粗暴的估算,不准确很正常,不准确憋找我! ┃视频类 熊猫TV,视频直播平台,CEO王思聪,200万量…

    2016-04-08
  • [译]可用性之外:使用劝导式模式设计(下)

    上篇文章为:[译]可用性之外:使用劝导式模式设计(上)用户注册了你的产品之后,是时候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第一手经验了。你的目标是让用户掌握你产品能提供的所有功能。让我们来看看你能做些什么来使用户体验到产品的真正价值。

    2017-05-27
  • 百度UED:让上帝讲真话——聊聊用户访谈几个细枝末节的问题

    来源:百度UED由于商业产品的特殊性,我们的用户是我们的客户,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那么,与上帝沟通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本文所讨论的技巧并非访谈技巧类的“技术流”文章,也非方法论,主要讲获取客户真实情况的访谈准备、数据收集及数据整理过程。我们在做调研时,希望了解上帝沟的目标、需求及行为。但在我们的调研中,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1. 客户不配合我们的调研,不愿意跟我们讲话?2. 客户跟我们聊,却发现,答非所问,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法在同一个平面对...

    2018-01-31
  • 如何建立用户评价模型,量化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趋势盛行的当下​,我们不得不思考: 用户体验是个很重要的事情,要真正领会其精髓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绝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就能实现的。同样, 一个网站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只与精美程度相关,更重要的是用户在登陆网站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愉悦的体验。

    2017-06-02
  • 交互设计师的专业度表现 ?

    一直以来,交互设计师都是一个受到广泛质疑的岗位,很多人不了解交互设计师的价值,更直接的说,我们大多数的交互设计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令人信服的专业度。 大约五年前选择了这个职业,一路走来,质疑过、探讨过…

    2015-10-14
  • 三跨362分考取北邮交互设计,复习经验分享

    2018北京邮电大学交互设计- 连庆欣大家好,我是18年考上北邮艺术专硕的学姐,初试总分362分。回忆过去复习的日子,仿佛刚刚就在眼前。我本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一所二本学校三跨考研北邮艺术专硕。我是8月底9月初左右着手开始准备考研的,前后大约准备了4个多月。当时刚刚开始准备复习的时候,也思考了好一段时间,由于自己是跨考的,手绘能力实在太弱,找了好几个学校了解,都是比较偏重手绘能力的,直到我看到了北邮,找了它相关的真题,发现对手...

    2018-05-01
  • 设计一生要读的书汇总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绝不要满足于从各个地方学来的小技巧,而忽略系统的学习。真正的设计高手,绝不仅是因为知道的招数比别人多,而是对 Photoshop和自我有深刻的、系统的认识。他们熟稔各种技巧,恰恰是因为他们…

    2017-03-08
  • 数据可视化:如何为数据寻找适合的配色

    虽然如今好的配色方案已经唾手可得,但为数据可视化找到合适的配色方案,却仍是一项巨大挑战。

    2017-05-31
  • Sketch 3 布尔运算教程

      在Sketch里面,如果你发现一些基本的图形都不适合你,你想组合或者用更多的图形时,这时候就离不开布尔运算。当然,如果钢笔工具用的熟练的话,用钢笔工具也可以画出自己想要的复杂图形,但有些时候我们其实…

    交互设计 2015-08-19
  • 和华为交互设计师一起聊聊“如何让别人认可你的设计”

    当你的设计被人否定的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很憋屈。什么鬼?辛苦完成的工作,又要重新改过。这感觉就像自己的价值被否认,没存在感。马斯洛需求层次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信如果长期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对设计的敏锐嗅觉,不敢贸然做出决策。甚至慢慢变得上级要求你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想法,沦为设计的“工具”。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