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培养探索未知的心态

(持续)学习用户体验是最需要技巧的事情。因为这不是标准教育中的某个正式课题。

它总是以某种神秘不可预测面貌示人,直到你在设计、研发、市场推广(或者其他创意领域)中遭遇到用户体验的具体概念。

虽然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一些基础书籍,还有成百上千的博客文章,研究最具体的设计细节。但关于如何培养心态与思维过程,仍然严重缺乏资源。

不同于视觉设计(实践是开拓眼界的关键),我们多数人都能够思考和提出正确的问题,培养自己的用户体验思维。

毋庸置疑,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时间、投入和努力。但实际上,大多数基本的用户体验,仍然是关于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这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创造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包括了提出好的假设,然后检验、持续迭代(通过数据与反馈)。

提出好的假设,是用户体验思维、用户体验感觉和学习用户体验的基础。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人本主义

所有的用户体验设计,都源于人本主义和执行这些操作的人。

请别误会,用户体验其实也不仅限于人类。本文的每一章,其实也完全适用于猫猫狗狗甚至斑马——都适用。

在下文中,我们对交互作出如下定义:

在用户体验中,交互可以定义为人与物之间的一切互动。

互动一词非常重要——交互的作用是双向的。

一切交互都需要耗费资源。无论是能量、时间或是其他什么,人们总会付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与某物互动,他们也希望得到同等的回馈。

将耗费的资源最小化,回馈的资源最大化,就是通向杰出体验的道路。

要理解如何优化交互,就要更多了解背后的人、事、地点、和缘由。

这些问题有助于开个好头……

这个交互有谁参与?

深入挖掘交互背后的人的人口特征与心理变量。如果能把人们从哪来、在想什么结合起来,就能产生同理心,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在操作什么物体?

物体就是指与人互动的东西。如果你在操作智能手机,那问题中说的物体就是智能手机。如果你正在开关一扇门,那么门就是物体。

人们在操作什么,那个就是我们说的物体。

他们用什么工具在操作?

谈论工具时,我们指的是操作这个物体的媒介。以智能手机为例。当你(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物体)时,你就是通过手、眼睛和耳朵(工具)在与手机交互。正确分辨出工具,对你之后工作有所帮助。

操作发生在什么地方?

是发生在家里、咖啡馆、还是大街上?环境温暖还是寒冷,或者适中?是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下,还是在危险中?

交互为什么发生在这里地方?

人们执行这个操作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这个操作对他们有何帮助?

人们为什么会反复进行这个操作?他们会从中得到什么回报?这个操作让他们收获什么,如何向别人描述这个操作?

要知道,如果忽略了以上任何一项,人们绝不会在毫无价值的事物上投入时间精力。

人们操作物体,是为了创造更好的自己,即便这个行为似乎对他们不利(例如减肥期间吃快餐食品)。对这个人而言,负面的行为仍然从本质上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理解行为。

只有理解(并产生共情),才能问出更好的问题,提出更好的假设。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人本主义结合工程学

当你开始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把答案放在一起研究,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用户体验的设计部分了。

设计包含了对交互实用性的理解,还有它对于体验的影响。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工具,还有它如何作为人与物体之间的操作媒介。用户体验的核心组成之一,就是理解工具的优劣与局限。

我们再次用智能手机(物体)和手(工具)作为例子。

优势

两只手可以独立行动。它们每天、每次都在分别执行不同任务。手还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多数手都有5只手指,可以绘制形状和手势。

劣势

手的大小会随基因和其他外部因素变化,例如人口统计因素。手也容易犯错,并且它的表现受制于温度。太热会打滑,太冷会僵硬。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手也会变虚弱,要忍受关节疲劳和关节炎。

局限

像身体的每个部分一样,手也会疲劳和受伤。在某些情况下,手部会在数天内、数周内受损,甚至是永久性受损。手(和手指)的移动范围和APM(每分钟操作)有限。只能伸展一定长度,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完成一定量的动作。

了解了所用工具的能力,就可以提出更深入更有趣的问题。例如下面这些:

  • 操作物体时,工具是什么样的?
  • 工具的使用有没有对人产生约束?
  • 使用工具会不会大量耗费资源?
  • 如何改进这些工具?
  • 还有什么工具可以作为补充?
  • 有什么工具可以替代它?

设计体验的关键部分之一,就是理解交互中的工具。

理解了交互中的工具,就可以开始研究如何完善交互和物体了。

这个阶段可以做两件事情:

  1. 研究可能性和不可能。
  2. 明白资源和时间的局限。

设计体验不只是理解人、物体和工具。它还包含了对于可能性与不可能的更深入理解,还有产生解决方案需要耗费的资源。

说起来很简单……

X的理想解决方案是Y。

但是如果Y要耗费太长时间呢?如果Y的代价高到无法承受,以至于根本做不到呢?

Y方案可能比其他现有方案都提升了100%,但有没有只提升了20%的方案?鉴于时间和代价,能不能使用那种方案呢?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你的个人标签

就像所有创意类工作一样,你创造的每一件用户体验设计都能代表你自己。

它里面包含了部分的你、你的知识、还有过去经验。那就是你的个人标签。

你对于用户体验世界的思考和感受非常重要,它会将你的创造物(还有你的思考)与其他区分开来。

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真正执行操作的人。

一旦忘记了用户,就会陷入自我参考的设计中,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状况。

如果为自己而设计,就无法为别人解决问题,也就无法使他们受益。

始终要让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而不是自己的。

尽管这对于用户体验而言并不容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评估利益与代价:

  •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个?
  • 人们为什么不愿使用这个?
  • 它给你什么感觉?
  • 别人也有相同感觉吗?
  • 有什么其他方式?为什么?
  • 如何检验这些假设?

记住,创新来自多样化。

如果能理解并参与以上流程,就能让你自己的体验成为整个用户体验的一份子。

总结

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只有这简单的3步:

  1. 深入研究执行操作的人。
  2. 理解如何设计交互,还有它的潜在限制条件。
  3. 将你的独特思维、感觉和个人个人标签运用到作品中。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原文地址:uxplanet

#专栏作家#

可乐橙,微信公众号:可乐橙(colachangree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UI/UX设计师,关注互联网,关注科技。现居杭州,与小伙伴们正在创业途中。或许不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至少是个快乐的设计师。

本文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5812/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2 10:06
下一篇 2017-05-12 12:14

相关推荐

  • 搞定设计版本控制!一份超详细的 Sketch git 插件使用指南

    一份超详细的 Sketch git 插件使用指南

    2016-05-31
  • UI 设计师如何让设计稿100%还原(上)

    大部分新手设计师可能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设计效果很赞,为何还原效果那么差?是开发不行?然后就吐槽开发傻X,可很少有人想过是否是自自身的原因,在开发过程中就不断和开发撕逼。今天我介绍一些关键点,通过这套系统的方法来解决你的视觉还原度,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你。

    2017-04-28
  • 秒懂MIUI 6是如何一步步扁平化的

    MIUI被很多人看作是小米的最大优势,历经4年时间更新演变,从MIUI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图标的设计趋势正在从质感到扁平,从灰暗到明亮,观一点而知天下,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下这些年,我们身边图标的变化。 四年,M…

    2014-10-21
  • 从一个弹窗的关闭按钮引发的讨论和思考

    作者:李逍遥(UXRen翻译组管理员,UI设计师)   弹窗的右上角有个关闭按钮,功能好像跟下面的取消确定差不多,都是操作完成后弹窗关闭。咋的一看好像很多余,是不是多余呢,因为设计规范的时候碰巧遇到这个问题。…

    交互专题 2023-03-03
  •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聊《南方公园:手机破坏者》是如何盈利的

    原文作者:Matt Suckley & DeltaDNA欢迎回到In-App Purchase Inspector,在这里我们会以消费者的视角,定期测评一些F2P游戏。每期文章,我们都会考虑游戏中IAP的诱因、压力、它们的感知价值、IAP带来的扩展内容还有整个游戏体验的评估。最终目的就是看看这游戏究竟值不值得我们砸钱,不花钱的游戏体验是否也能让玩家感到满足。本期文章,我们与数据分析公司DeltaDNA合作,对改编自动画情景喜剧《南方公园...

    2018-04-02
  •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工具栏和固定底板

    今天我们来介绍上篇文章中的表格中余下的一个控件:工具栏(toolbars)。工具栏是iOS中的控件,Android当中相对应的是固态底板。老规矩,先说Android的控件(虽然这个控件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耸肩)。

    2017-04-29
  • 如何基于开发的视角进行产品设计?

    既然UI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交付,那么学会以开发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来进行设计将非常重要。

    2017-05-07
  • 超全面!聊聊交互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金蝶云之家用户研究员-郑少娜:交互设计 准则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些设计的心理学 原理,文章整理了一些认知心理学 中对交互设计 有所启发的知识点,一起来学习下。

    2017-09-25
  • 为产品赋予人格 - 情感化设计的组成要素及实践案例

    Flickr为用户准备了很多有意思的登录欢迎语,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Flickr的整体设计风格与产品气质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构成的。也许,只有当这些细节从产品中消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并开始怀…

    2015-11-01
  • 线上与线下零售体验设计分析

    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对线上与线下零售的实际体验,与你交流用户体验设计策略相同之处,提升融通思维的洞察力。本文行文思路如下:
    1、用户流量
    2、停留时间
    3、回访频次
    4、客单价
    5、盈利模式
    6、总结

    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