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培养探索未知的心态

(持续)学习用户体验是最需要技巧的事情。因为这不是标准教育中的某个正式课题。

它总是以某种神秘不可预测面貌示人,直到你在设计、研发、市场推广(或者其他创意领域)中遭遇到用户体验的具体概念。

虽然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一些基础书籍,还有成百上千的博客文章,研究最具体的设计细节。但关于如何培养心态与思维过程,仍然严重缺乏资源。

不同于视觉设计(实践是开拓眼界的关键),我们多数人都能够思考和提出正确的问题,培养自己的用户体验思维。

毋庸置疑,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时间、投入和努力。但实际上,大多数基本的用户体验,仍然是关于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这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创造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包括了提出好的假设,然后检验、持续迭代(通过数据与反馈)。

提出好的假设,是用户体验思维、用户体验感觉和学习用户体验的基础。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人本主义

所有的用户体验设计,都源于人本主义和执行这些操作的人。

请别误会,用户体验其实也不仅限于人类。本文的每一章,其实也完全适用于猫猫狗狗甚至斑马——都适用。

在下文中,我们对交互作出如下定义:

在用户体验中,交互可以定义为人与物之间的一切互动。

互动一词非常重要——交互的作用是双向的。

一切交互都需要耗费资源。无论是能量、时间或是其他什么,人们总会付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与某物互动,他们也希望得到同等的回馈。

将耗费的资源最小化,回馈的资源最大化,就是通向杰出体验的道路。

要理解如何优化交互,就要更多了解背后的人、事、地点、和缘由。

这些问题有助于开个好头……

这个交互有谁参与?

深入挖掘交互背后的人的人口特征与心理变量。如果能把人们从哪来、在想什么结合起来,就能产生同理心,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在操作什么物体?

物体就是指与人互动的东西。如果你在操作智能手机,那问题中说的物体就是智能手机。如果你正在开关一扇门,那么门就是物体。

人们在操作什么,那个就是我们说的物体。

他们用什么工具在操作?

谈论工具时,我们指的是操作这个物体的媒介。以智能手机为例。当你(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物体)时,你就是通过手、眼睛和耳朵(工具)在与手机交互。正确分辨出工具,对你之后工作有所帮助。

操作发生在什么地方?

是发生在家里、咖啡馆、还是大街上?环境温暖还是寒冷,或者适中?是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下,还是在危险中?

交互为什么发生在这里地方?

人们执行这个操作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这个操作对他们有何帮助?

人们为什么会反复进行这个操作?他们会从中得到什么回报?这个操作让他们收获什么,如何向别人描述这个操作?

要知道,如果忽略了以上任何一项,人们绝不会在毫无价值的事物上投入时间精力。

人们操作物体,是为了创造更好的自己,即便这个行为似乎对他们不利(例如减肥期间吃快餐食品)。对这个人而言,负面的行为仍然从本质上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理解行为。

只有理解(并产生共情),才能问出更好的问题,提出更好的假设。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人本主义结合工程学

当你开始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把答案放在一起研究,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用户体验的设计部分了。

设计包含了对交互实用性的理解,还有它对于体验的影响。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工具,还有它如何作为人与物体之间的操作媒介。用户体验的核心组成之一,就是理解工具的优劣与局限。

我们再次用智能手机(物体)和手(工具)作为例子。

优势

两只手可以独立行动。它们每天、每次都在分别执行不同任务。手还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多数手都有5只手指,可以绘制形状和手势。

劣势

手的大小会随基因和其他外部因素变化,例如人口统计因素。手也容易犯错,并且它的表现受制于温度。太热会打滑,太冷会僵硬。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手也会变虚弱,要忍受关节疲劳和关节炎。

局限

像身体的每个部分一样,手也会疲劳和受伤。在某些情况下,手部会在数天内、数周内受损,甚至是永久性受损。手(和手指)的移动范围和APM(每分钟操作)有限。只能伸展一定长度,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完成一定量的动作。

了解了所用工具的能力,就可以提出更深入更有趣的问题。例如下面这些:

  • 操作物体时,工具是什么样的?
  • 工具的使用有没有对人产生约束?
  • 使用工具会不会大量耗费资源?
  • 如何改进这些工具?
  • 还有什么工具可以作为补充?
  • 有什么工具可以替代它?

设计体验的关键部分之一,就是理解交互中的工具。

理解了交互中的工具,就可以开始研究如何完善交互和物体了。

这个阶段可以做两件事情:

  1. 研究可能性和不可能。
  2. 明白资源和时间的局限。

设计体验不只是理解人、物体和工具。它还包含了对于可能性与不可能的更深入理解,还有产生解决方案需要耗费的资源。

说起来很简单……

X的理想解决方案是Y。

但是如果Y要耗费太长时间呢?如果Y的代价高到无法承受,以至于根本做不到呢?

Y方案可能比其他现有方案都提升了100%,但有没有只提升了20%的方案?鉴于时间和代价,能不能使用那种方案呢?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你的个人标签

就像所有创意类工作一样,你创造的每一件用户体验设计都能代表你自己。

它里面包含了部分的你、你的知识、还有过去经验。那就是你的个人标签。

你对于用户体验世界的思考和感受非常重要,它会将你的创造物(还有你的思考)与其他区分开来。

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真正执行操作的人。

一旦忘记了用户,就会陷入自我参考的设计中,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状况。

如果为自己而设计,就无法为别人解决问题,也就无法使他们受益。

始终要让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而不是自己的。

尽管这对于用户体验而言并不容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评估利益与代价:

  •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个?
  • 人们为什么不愿使用这个?
  • 它给你什么感觉?
  • 别人也有相同感觉吗?
  • 有什么其他方式?为什么?
  • 如何检验这些假设?

记住,创新来自多样化。

如果能理解并参与以上流程,就能让你自己的体验成为整个用户体验的一份子。

总结

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只有这简单的3步:

  1. 深入研究执行操作的人。
  2. 理解如何设计交互,还有它的潜在限制条件。
  3. 将你的独特思维、感觉和个人个人标签运用到作品中。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原文地址:uxplanet

#专栏作家#

可乐橙,微信公众号:可乐橙(colachangree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UI/UX设计师,关注互联网,关注科技。现居杭州,与小伙伴们正在创业途中。或许不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至少是个快乐的设计师。

本文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5812/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2 10:06
下一篇 2017-05-12 12:14

相关推荐

  • 未来设计师应该是数据艺术家

    未来设计师应该是数据艺术家 人类正进入数字化时代,虚拟世界里充斥着海量的数据,各种各样的数据。在此背景下,Mark Rolston认为,软件产业将需要新型的设计师:数据设计师,一种精通数据的意义、形式、移动与转换…

    2014-12-01
  • 译文 | 4种帮助设计师整理设计思路的方法

    当我们刚刚接手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总能在初期迸发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很多闪光的细节都是偶然闪现的,但当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地到产出中呢?怎样才能成功捕捉到这些有趣的创意,并使之在后续的产品设计中表达出来?本文向大家推荐了四种方法,帮助大家整理设计思路,避免创意在你的脑海里逃走!下面进入译文。

    2017-05-25
  • 4K已至,保障用户体验是成功的关键

    4K技术介绍1.1什么是4K分辨率图像的大小一般用像素分辨率来表示,例如1920*1080的分辨率就意味着图像是由水平方向每行1920个像素以及垂直方向每列1080个像素组成的。出于方便交流的原因,业界也常常以图像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值来表示图片大小,而且为了简化交流过程,一般情况下会用“K”来描述像素值,其中1K相当于1024个像素,几K就是指图像的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达到或者接近1024的几倍。以此为标准,4K图像就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

    2018-04-04
  • 蓝鸽集团2018校园招聘,多岗位,提供食宿,年薪8-20万!

    蓝鸽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语言教育技术的高科技. 集团化企业。目前拥有5个子公司. 1个研究院. 3个科技园。在全国30多个省. 市. 自治区设立了200多个分支机构,现有员工1000余名,是我国语言教育技术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第一品牌。蓝鸽在2006年与广东省电视台合作承办了国家级“英语辅导”电视台。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015年第一个研制成功了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智能化多媒体教室。201...

    2018-04-08
  • 设计思考:中西医结合,开出交互良方

    我们大都倾向于对观点进行主观表述,而不是对事实进行客观陈述,为了减少主客观的分歧,设计师应该利用好研究分析对交互工作的“润滑”作用。

    2017-04-30
  • 如何成功运用扁平化设计与色彩趋势

    经验分类: 经验/观点 / 自译外文 原作者: Carrie Cousins  翻译:蒋灿 我们在Designmodo上已经聊了很多有关扁平化设计趋势的内容。 之前瞎说了很多,也给大家展示了大量不错的示例,还开发了一套免费的用户界面以…

    2014-09-14
  • 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的自我总结

    ——关于转岗、给新人的建议、交互与产品设计、腾讯ISUX的总结 1.能聊聊您从网页设计师变成前端工程师再转为交互设计师的过程么,有什么建议能给和您一样自学交互的同学呢? 答:回想起来挺有意思,过程很丰富,说明…

    交互设计 2015-12-01
  • APP常见的几种刷新类型

    这两天无意看到一些内容刷新案例,发现原来光一个刷新操作,也是有不同的刷新类型区分的,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

    2017-05-30
  • 交互设计 | 这到底是交互设计还是黑科技?

    Create Your Difference.           by CYD01能看透你的灯光今天创艺典与你分享的交互装置不再是学习你、跟随你的灯光装置了无论你怎么装高冷当面瘫今天的它能把你扒光把你一览无余地看透我觉得你必需服Aura这是Aura,一个视听和互动装置它解读和翻译人类的情感,然后将其转化成发光窗帘光的强度、形状和颜色会随着人情绪的变化而精确地改变这样的绿,或许代表了平静而这位哥们儿的绿,恕我直言,或许是一种失恋的绿这样...

    2018-04-30
  • 浅析用户体验在APP界面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如果要成功运营一款APP,第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全线贯彻落实“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当今这个时代,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原则的设计就叫做用户体验设计。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名词:即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概念的理解。一个成功的交互产品离不开优秀的用户体验,一个高用户的App更无法脱离用户体验设计。当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点变成了摩擦点,那么工业设计师的设计就是失败的。相反,如果产品能让人们感觉更安全,更舒适,更乐于购买,更加高效,甚至只是让人们单纯地更加快乐,那么此处的设计师是成功的。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