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Than Big ,在移动设备屏幕变大的时代,交互师!你的交互该怎么进行设计?

这是一个大屏手机的时代。强调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这已经成为事实。这是一个大屏手机的时代。

这是一个时代的大屏幕手机。

强调这件事的意义是这已经成为现实。在各大信息统计渠道上的个人统计信息显示在过去的 7 年中,新的手机屏幕大小正在增长。

20141230_54a26448d97011

分界点在 4.5 英寸,我们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在过去的两年中,4.5 英寸比例从 10%上升到 80%。

20141230_54a26449764171

在家里,最后的 3 季度,枳椇子高清分辨率使用手机从 38%的股份增加到 50%。

20141230_54a26449d1cef1

"地图"的百度移动分布报告 2014 H 1

更大尺寸屏幕可以承载更多的内容,以显示更适合玩视频游戏,阅读和经验可以得到改善。

20141230_54a2644a501bd1

"地图"的百度移动趋势报告 2014Q2

然而屏幕大小增加并未造成太多的不适对用户操作 51%的用户已经适应了双手来操作。

20141230_54a2644ac28cb1

"地图"的如何做用户真的持有由 Steven Hoober 的移动设备

即使需要用户单手操作手术时大屏幕相对阴影 (黑区),更多的响应时间,也可以被接受。

20141230_54a2644b1ab3f1

"图"移动用户界面人机工程学: 如何努力是它真的可以充分利用您的手机界面的不同领域?,由 Mikkel 博

即便如此。3.5 英寸 ~ 4 英寸遗骸平衡单手操作和经验的尺寸的合理范围。

20141230_54a2644b66ff31

这引起了一个悖论: 用户更大的屏幕尺寸,但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并不完美。

面对这种情况,从应用程序界面设计的角度您需要进行更改。

大屏幕提供典型的可用性问题: 垂直单手操作的机身,角落,左上侧和难以触摸起来,放在死区点击上面入口处,将导致经历路径中的断开。

交互设计的最佳做法:

1.设计一个安全地带,避免盲目经营。

示例中,百度搜索结果页面,视线的规则下,典型的操作盲点可以用于展示的标志,在左上角。

20141230_54a2644bdd40a1

2.注意到使用场景和路径来触发中的一致性。

例子,下载 Android 手机助手在百度浏览器操作集中在一个安全区域中。

20141230_54a2644c7a1201

3.更多使用的可拖动的浮动按钮,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业务可能性。

示例中,百度浏览器 Android 页/回到顶部的组合按钮。

20141230_54a2644d2dc6c1

4.使用更多的手势,并提供提示。

例如,百度浏览器 Android 删除窗口操作。

20141230_54a2644d5b8d81

5.更多的使用声音作为输入的方式。

示例: 使用的演讲而不是键盘输入的注释。

20141230_54a2644d94c5f1

6.景观设计的键盘操作,以及更多的内容显示。

例如,百度浏览器 iPhone 在景观设计中,作为响应概念页面的布局。

20141230_54a2644e0f4241

外部接口级别和在附近的时间,更多的优化可能存在的硬件。

1.窄的国界,更大的放大倍数。

20141230_54a2644e632ea1

2.灵活的材料。

20141230_54a2644ec65d41

3."移动电话"服务能触发、 屏幕投影和心灵遥控操作。

20141230_54a2644f44aa21

延伸将讨论设计师旨在响应式设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断变化与人机互动的可能性的思考,有希望和激发创造出有出有惊艳的、创造力的硬件或软件设备。

Now,大的时代,你的移动应用程序产品跟进了吗?

下面是链接相关研究材料,各位看官自行搜索。

  1. 百度移动分发报告2014H1
  2.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4Q2
  3. The Rise of the Phablet: Designing for Larger Phones
  4.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ouch
  5. How to design for thumbs in the era of huge screens
  6. Designing for Large Screen Smartphones
  7. Mobile UI ergonomics: How hard is it really to tap different areas of your phone interface?
  8. Insights on Switching, Centering, and Gestures for Touchscreens
  9.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smartphone screen size statistics and trends

资料来源: 百度多路复用器    

更多交互设计资讯请继续关注- 木卫艾欧网-IxD交互设计学堂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33/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5-01-05
下一篇 2015-01-06

相关推荐

  • 如何设计可交互的email,调动用户的参与感?

    Email营销通常与市场推广活动挂钩,是帮助你达到推广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确保你的营销邮件的内容与品牌紧密相连?这一直是营销人员面临的一个挑战。用来克服这一挑战的战术多如牛毛,而可交互的email正迅速崛起为最具创新性、动态性和最流行的方式,他们让用户深深着迷、参与其中,相关设计师和开发人员都应该引以为豪哦!

    2017-05-17
  • 设计师升维:集创思维构架设计逻辑

    现时代的设计师不应只看到美感,从长远而言,需要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构建设计形态(集创思维)。体验分析_方案1_产品提供的原始方案
    方式:点击条目>输入数值或点击加减>点击确定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2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21次+号到最大值,点击确定1次,少数用户会使用此方式。
    常规操作次数6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输入框1次,输入数值3次(如3.5),点击确定1次。
    最小操作次数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号随即完成1次,点击确定1次。体验分析_方案2_提前防止用户出错
    方式:点击条目>滑动弹窗>点击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4次:点击条目1次,滑动到最底部需要2次,点击选择1次。
    最小操作次数2次:点击条目1次,无需滑动,当前已有他要的选择,点击选择1次。体验分析_方案3_减少操作
    方式:点击数值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最小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屏占比:半屏
    扩展性:低
    操作点击次数降低,但屏占比过多,且不适用于当数值更大时(如果以后数值扩展到100%,那么整几屏都是按钮)体验分析_方案4_减少操作,防止出错
    方式:拖动圆点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
    最小操作次数:1次
    屏占比:低
    扩展性:高
    操作次数低,效率高,屏占比少,具有适用性,可以多个此类操作叠加使用

    2017-05-17
  • 2016年网页设计趋势:卡片式设计如何在占尽优势?

    在现实生活在,视觉信息总是很吸引人的眼球,卡片设计的应用不仅仅只是一种趋势。

    2017-05-26
  •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4 定位、下载、广告

    摘要:本文作者Dan Grover用最直接的方式体会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应用UI在中国的趋势,基本反映了当前国内UI设计的状况,从他的所感所想中,认真审视这些在别人看来,我们自己身上所拥有…

    2014-12-11
  • 改版设计的思路(下):解决问题

    做改版设计大体思路很简单,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上一期(点击查看)我们做了改版设计的第一步──发现问题,今天我们来做第二步──解决问题!

    2017-05-03
  • 线上与线下零售体验设计分析

    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对线上与线下零售的实际体验,与你交流用户体验设计策略相同之处,提升融通思维的洞察力。本文行文思路如下:
    1、用户流量
    2、停留时间
    3、回访频次
    4、客单价
    5、盈利模式
    6、总结

    2017-04-29
  • 一个视觉交互设计失败的案例

    本文由PMCAFF 原创作者 臻龙 原创发布于pmcaff.com最近在做产品设计时,遇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设计失败案例。这个案例反应了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好看的设计未必好用我负责的是一款秀场类产品,近…

    2017-08-02
  • 交互总结篇(一):框架与布局

    上篇文章里面简单介绍了一下关于交互设计分析的三维度,即框架、流程和状态;这里就不做特殊介绍了,详细内容请见《三个维度,解析产品的交互设计》。而本文作为交互设计总结篇的第一篇——框架布局篇,主要是系统地整理一下交互框架设计所需要考虑到的方方面面。框架是整个或部分系统的可重用设计,表现为一组抽象构件及构件实例间交互的方法。

    2017-04-28
  • 美国设计师总结:2018年的用户体验设计趋势和方法

    这是由一位美国作者站在美国的视角写的文章。即便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国内外的发展进度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情感化反馈这一块也许国内稍稍落后一点、但是移动支付和AR却要快一些,有些方面即便步调差不多,举出的例子却不一样。不过看看别人的总结也挺有意思,至少可以了解一下国际风向。2017年即将结束,是时候向前展望,预测在接下来的十二个月里,信息体验设计会如何。我将在本文概述的,除了2017年里见证到的巨大的变化之外,还有值得关注的趋势,以确保能够赶于...

    2018-03-29
  • 独家 | 马化腾:用户体验,比一切事情都大

    内容来源:2017年4月26日下午,“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发布会在深圳举办,马化腾出席了发布会,并以创业者的身份与在场的青腾学员进行交流,分享腾讯的创业经验。笔记侠经主办方授权发布。责编| Even第1715篇深度好文:2825字 | 3 分钟阅读独家·精华笔记·商业思维本文新鲜度:★★★★+口感:绿茶笔记君邀您,先思考:1、战略选择的第一步是什么?2、怎么通过用户体验打动用户?3、如何从互联网跨界中找到大的商机或蓝海?我非常希望也...

    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