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今天这篇文章,将全面介绍「卡片式设计」,看完之后,你会知道为什么爱用的 app 都喜欢用这样的设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思考用户会如何使用他的拇指在界面上交互。所以,界面内容的大小一定不要让用户在交互时感到不适。——译者注注:Masonry 是一个对系统 NSLayoutConstraint 进行封装的第三方自动布局框架,采用链式编程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 API。


今天这篇文章,将全面介绍「卡片式设计」,看完之后,你会知道为什么爱用的 app 都喜欢用这样的设计。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网页和手机 app 逐渐摈弃了传统单一的页面设计,向完全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发展。这种发展也是基于大量独立内容模块的流行。其中,卡片就是最新一种独具创新的概念

不管你怎么看待它,卡片短期之内还不会过时。

一、什么是卡片

卡片是含有图片和文字在内的小矩形模块,它是用户了解更多细节信息的「入口」。要平衡界面的美学和可用性,卡片基本是一个默认选择。因为卡片用起来非常方便,还可以展示包含不同元素的内容。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卡片示例。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1. 完美的拟物

在用户界面加入卡片设计可谓完美的拟物,因为它们看起来就像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卡片。其实早在手机设备出现之前,卡片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名片、棒球卡、扑克卡等等。当今,卡片可谓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交互模型。因此,对用户而言,其更能凭直觉认识到,这些卡片就代表真实生活中的某物。

此外,就小故事推广而言,卡片也是非常棒的选择,棒球卡就是一个典例。你所需要了解的某运动员基本信息都显示在小卡片的正反面。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每张卡片都代表一个棒球运动员。图片来源:liveauctiongroup

2. 内容架构

卡片将内容划分成多个有意义的部分,这样还节省了一定的屏幕空间。类似于「字词句段篇」的组成形式,卡片也是由最小信息单元组成,并汇总形成连贯的整体内容。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卡片组成示例。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像 Facebook 这类大企业,其采用卡片驱动型的界面用于台式桌面、手机网页及 app 客户端时,卡片布局就被认作设计环节中的核心了。Facebook 充分利用了盒子风格的设计(即卡片——译者注),将信息归类,哪怕是在怎么也滑动不到底端的页面上。

3. 视觉享受

基于卡片的设计通常主要依靠视觉设计,而使用大量图片就是卡片设计的一大亮点。研究发现已证实,图片可以提升网页或 app 的整体设计,因为图片可以快速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所以,加入图片也使得基于卡片的设计更加引人入胜。

比如 Dribble,一个面向设计师等创意类作品的人群,提供作品在线服务,供网友查看的交流类网站。要展示这类内容,基于卡片的设计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二、如何设计卡片

在同一页面布局中,卡片宽度应保持不变,但高度可以相应调整。卡片最大高度限于该平台可用空间的高度,但也可以临时延伸。例如,在显示评论框的时候。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卡片高度既可固定,又可调整。图片来源:Intercom

从设计角度来看,卡片各角最好是圆角,并且最好稍有一点阴影。圆角使卡片看起来更像一个内容块,阴影则可以反映出深度。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圆角和阴影。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这些元素在没有分散用户注意力的前提下,能给设计带来一些视觉亮点。另外,还能给人一种卡片像是要从页面中跳出来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动画和动效。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图片来源:Behance

三、卡片的优势

设计恰当的话,卡片可以提升 app 的用户体验感。因为其功能性以及外形的原因,它们成了用户界面的一个增值元素,对用户来说,也更能凭直觉交互。

1. 易于理解的形式

卡片是一个可以装入任何内容的设计盒子。将不同内容置于卡片之中,可以方便用户理解。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轻松了解其最关注的内容。这也使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交互。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包含不同内容形式的卡片集。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2. 响应式设计以及移动界面设计

关于卡片,最重要的是它们基本上极度容易被掌控。不管在台式桌面还是手机客户端,加入卡片设计的效果都非常好,因为内容可以通过更易理解的卡片呈现给用户。就响应式设计而言,它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以内容盒子呈现的卡片可以方便地扩展或收缩。

最后,加入卡片,在跨平台设备上设计出统一的美感也就不会步步维艰了。这也是为什么通过卡片可以在不同设备上轻松设计出相同的用户体验感。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3. 设计时不要忘了「心中的拇指」

卡片是为拇指而设计。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卡片是专为 app 设计的一样。手机 app 设计可作为卡片普及的一个核心部分。数字卡片其实和实体卡一样,它还可以给用户带来舒适的体验。

用户也不必太关注于这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就喜欢卡片的简单,并可凭直觉了解相关物理性,比如如何翻转卡片以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左右滑动以获取其他卡片信息。

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思考用户会如何使用他的拇指在界面上交互。所以,界面内容的大小一定不要让用户在交互时感到不适。——译者注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左右滑动。图片来源:Dribble

卡片手势也应该一并考虑并置于卡片集内。在同一页面尽量减少滑动手势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减少互相重叠的可能性。

比如,可滑动的卡片不应该包含可滑动的滚动图片,这样就能保证在滑动卡片时只出现一次交互。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向下滑动。图片来源:Dribble

四、何时使用卡片

1. 信息流

卡片以信息流形式呈现,制造了一条自然的事件时间轴。想想 Facebook 如何通过卡片防止用户快速扫览新闻动态里最新事件,错失重点。

Facebook 的信息动态(News Feed)是一条无穷尽的信息流,而卡片则是独立的信息流集合。卡片的作用就在于分散信息流,它们将事件从无穷尽信息流中分离出来,打包后再共享出去。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2. 发现

卡片可以使相关内容自然地呈现出来,让用户发掘其自身兴趣所在。下图中 Tinder 的卡片,向左或向右滑动,系统就会自动推荐可能入你眼的人。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Pinterest 在内容架构方面通过图钉将页面设计成类似 masonry 的动态布局,以吸引用户进一步浏览。

注:Masonry 是一个对系统 NSLayoutConstraint 进行封装的第三方自动布局框架,采用链式编程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 API。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上面两个示例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他们将信息从功能中分离出来,使其与当下情景相关。

3. 对话

因为卡片是内容盒子,所以把它们用作行为号召再适合不过了。卡片最主要的行为其实就是卡片本身。比如苹果设备上的 AirDrop 功能,当收到数据传输的接收请求时,带有通知的卡片会自动跳出,让用户选择接收或拒绝数据传输。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无论是哪个选项,你只需要操作一次。图片来源:Apple

4. 工作流程

利用卡片,还可以简单地将一堆任务归类。要说很好的案例不得不提 Trello。在 Trello 看板界面可以添加很多卡片,每个卡片都代表独立的一项任务。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五、不适用卡片的情景

1. 同类内容

对于不需要太多用户交互的同类内容,不推荐使用卡片。可快速扫览的列表(或栅格)则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左图中,卡片会分散用户注意力,阻碍用户快速扫览。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在图片集或相册中,也不推荐使用卡片。展示图片集,栅格本身就是简洁轻便之选。下图是一个示例。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左图:图片中加入卡片。右图:直接使用栅格视图。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2. 大屏幕

基于卡片的信息设计可能在小屏幕上非常适用,但若在大屏幕上,就会感觉像一个无法辨识边界的杂乱组合。从视觉角度来看,看起来还不错。但一些客观指标方面,比如阅读速度或阅读理解方面,就显得十分差劲了。下图是大屏幕上的 Pinterest 页面。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3. 再设计现有 app

熟悉并认为某个 app 简单易上手的用户,可能会一时不太愿意接受新的视觉逻辑。一定要从用户角度出发,了解其需求。知道他们的需求后,再可以通过设计测试逐渐地再设计现有 app,到时候你就能看到变化了。

结束语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各位读者能明白为什么卡片设计越来越流行。我也相信,卡片设计在短期内还暂时不会被淘汰,毕竟卡片是设计持续用户体验最灵活的布局之一

现如今,用户希望快速地发现有用信息,无论在什么设备上,卡片的反馈总是很好。而且较好的用户体验永远都是「以人为本」。

 

翻译:Jorri

作者:Nick Babich,软件工程师,关注 UI 和 UX

原文链接 Using Card-Based Design To Enhance UX

来源:http://www.ifanr.com/app/797162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爱范儿,作者@Nick Babich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327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4 17:19
下一篇 2017-05-04 19:20

相关推荐

  • 从揽胜星脉身上,能看到哪些车内交互设计趋势?| 车展干货

    在日内瓦车展上,有那么几个品牌的展台格外引人关注,捷豹路虎就是其中之一。不少人是冲着前几天刚刚发布的路虎揽胜星脉来的,作为一辆真正全新的车型,同时又是揽胜家族的第四款产品,它受到关注几乎是必然。大家…

    2017-08-02
  • O2O产品的用户评价思考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思考? 可能因为我在一家做 O2O 产品的公司,碰巧我做过 UGC 评价相关的交互设计,然而更重要的是前不久我在线下真实的场景中希望使用自家产品的评价帮助我作决策时,发现我的一些需求并没有得到很…

    2016-03-02
  • 全面掌握算法交互设计,你的设计你做主

    在OF COURSE学习最纯粹的创意编程Processing生成艺术进阶课程全面掌握算法交互设计12周成为顶尖设计师👇△课程介绍《Processing&OF算法交互线上课程》你将要学习的第一部分:培养算法创造能力,学习运用高级算法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自然变化。第二部分:理解并掌握算法交互的原理。第三部分:培养软硬件结合能力,学习使用手部识别设备Leap motion、体感识别摄像头Kinect和算法的交互。第四部分:运用openCV计算机图...

    2018-04-08
  • 交互设计的三个半原则

    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往往是通用的、甚至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的,例如优先级、一致性、界面的隐喻等等,好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甚至再更广的范围内也同样适用,而不仅仅是交互设计范畴。一个设计师&产品经…

    2017-08-01
  • 反馈设计的七种形式,有助于向用户传递信息

    反馈是交互设计中最前线的一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体验。

    2017-05-03
  • 推荐给设计师的UI/UX书籍和资源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想要博览这个领域的书籍而又无从下手,或不知从哪里快速寻找正确有效的资源。那么,我这里整理了一份书单,根据各大专业博客的推荐书目或者业内关注度比较高的书籍中精选得出的。主…

    2016-08-25
  • 阿里设计师分享:UX设计心理套路

    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我们对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客观的数据验证,把科学理论应用至前线设计,提升设计效益。我们沉淀及过滤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案例与同业共享,希望普惠更多设计师能活化科学理论,共享知识协同促进中国设计走出去。

    2017-05-02
  • 用通俗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是交互设计。

    通常来说,拥有成熟产品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会设有交互设计岗位,这个岗位在近几年的招聘市场上也越炒越火。不同于视觉设计师有可视化的作品展示,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大多无法直观可视化或出于保密性难以对外展示,所以在大众心目中始终是神秘的存在。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眼中的交互是什么样的。文章的目的是帮助对交互设计不太了解,但工作相关或对此感兴趣的人对交互设计进行基础入门的了解,所以采用了尽量平实简单的描述方式,以帮助大家快速理...

    2018-04-03
  • 交互译文—清晰度,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让用户阅读你的文章

    所谓成本是指:阅读你的文字所带来的长时间、理解内容带来的困惑、混乱的排版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等。
    所谓收益是指:阅读你的文字能让我获得的信息内容和质量,以及获得的积极情绪。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