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跨设备、多屏幕、响应式的产品,无论是APP还是网页,需要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 师能够始终将终端用户的体验,牢记在心。


跨设备、多屏幕、响应式的产品,无论是APP还是网页,需要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够始终将终端用户的体验,牢记在心。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现在的响应式的设计已经很成熟了,一整套设计方案,小到智能手表的屏幕,大到电视显示屏,还兼顾到更普遍存在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脑屏幕。在很多人看来,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只是一套内容调整大小就可以“适配”了,但实际上,它所牵涉到的因素非常的复杂: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让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上体验最大化,确保让用户在任何一个屏幕上看到内容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内容就是为这个平台而设计的,而不是单纯的缩放而来。

这种无缝的体验,才是跨屏幕设计的真正难点所在。想要制定一套针对不同设备和屏幕的设计方案,你需要一整套的策略。

1、确定核心的用户体验

虽然用户体验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对于特定产品,最核心的体验是存在的。产品通常是用来解决用户所面临的特定问题的,它的这一特质让产品变得有意义。关键的内容和关键的功能的组合,通常构成了产品的核心用户体验。如果你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不妨问问自己:用户需要完成哪些最常见/最重要的任务?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你的产品就应当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完整而全面地支撑这些功能,帮助用户完成这些任务。举个例子,Uber 的核心用户体验是随时随地地叫车,无论设备的屏幕大小如何,你进行的设计全部都应该围绕着这个需求和功能来进行。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叫车是Uber的核心功能,即使使用Apple Watch 都应该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

2、敲定你的产品所覆盖的设备类型

现在的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各不相同,单独为某一个设备设计内容无疑是不经济的。根据你的产品覆盖人群、受众分类、使用场景,综合考虑你的内容会优先呈现在哪些设备和平台上,然后有意识地筛选出常见的设备类型:

  • 手机
  • 平板
  • 桌面端
  • 智能电视
  • 智能手表
  • ……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不同的设备组合通常是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和服务来构成的,用户会针对不同的屏幕进行不同模式的交互,甚至处理的内容也会有差异。比如说,在手机上,用户更加倾向于使用轻量级的任务,并且进行一定量的沟通和交流。在平板上,用户行为更多集中在内容消费上,并且目前平板的使用量被认为在逐步降低。桌面端依然是用户完成较为专业、复杂任务的首选平台,足以应付复杂多样的内容。了解各种设备类型和使用场景是用来构建用户体验的关键。

3、针对不同内容来匹配用户体验

搞清楚产品本身的核心用户体验之后,选取你的用户群体所使用的硬件设备,这个时候你应该了解每种不同的设备所使用的场景,设备使用的环境和场景是设计的重要依据。

并非所有的内容都符合不同设备的使用场景,比如智能手表就不适合展示大量的文本内容。你的产品所覆盖的设备组当中,每种设备的使用场景不同,应该匹配的用户体验也不一样。移动端用户和桌面端用户的需求就是不同的,场景差异也很大。以Evernote 为例,它可以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同步和切换,其桌面端版本就针对用户的内容需求进行了优化: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Evernote 的桌面端应用程序针对阅读性的内容和多媒体进行了优化,而移动端的Evernote 则强化了拍摄记录、图片和音频记录的功能: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Evernote 的开发团队无疑是仔细考虑过移动端的使用场景,所以充分利用了移动端设备功能,让用户采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来保存想法(文本笔记,拍照,设置提醒)。

其次,不同的设备屏幕具备不同的输入方式。以触摸屏为例,设计师如果忽略输入方式上的独特性,常常会在设计的时候出现下面的问题:

(1)过小的点击触发区域

按钮和可点击的元素(比如CTA按钮)必须有足够大的尺寸,一般说来,直径超过7mm的按钮就具备可用性,但是最好控制在10mm以上。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2)将元素放得太靠近

考虑到不同元素的大小尺寸和用户的实际使用状况,应该留够空间和间隙,才能确保界面的呼吸感和可用性。为了防止点击和输入错误,这个间距至少为23pt。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移动端上没有光标悬停(Hover)这一状态。”

4、优先为最小的屏幕做设计

一直以来,设计师都习惯从最大的屏幕着手设计,最后考虑最小的屏幕上的显示效果,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设计都是从桌面端开始设计的,通常桌面端的内容和功能更全面。当桌面端的整体设计完成之后,再推进到其他设备端的设计。然而,在进行桌面端设计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遭遇“厨房水槽”困境:由于产品通常会牵涉到多个利益相关方,许多多余的功能会被加入进来。而实践经验表明,移动端优先的设计往往能够更好的专注于核心功能,更适合作为产品设计的起点。

当你优先设计最小屏幕所需要的界面的时候,这种局面会强制你从最关键最重要的地方开始设计。这也是之前设计圈和产品开发领域一直所强调的“移动端优先”的策略的由来。在此之后,再进行平板、桌面和电视端的设计,就是一个自然的做加法的过程了。

在绝大多数的案例当中,最小屏幕通常是手机屏幕。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5、不要忘记大屏幕

大屏幕设备和小屏幕设备是同样重要: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不要仅仅只是将内容放大来简单适应大屏幕,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大屏幕的额外空间。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确保图片不会因为放大而失去应有的质量。大屏幕上的图片应该更清晰。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考虑大屏幕上展示内容的独有情况。每种设备不仅屏幕尺寸有差距,而且使用场景也会造成各种区别。比如电视屏幕虽然比桌面端显示器更大,但是因为客厅的使用场景,电视屏幕给用户带来的是“10英寸屏幕的视觉体验”,所以它的实际显示效果,是比桌面端尺寸更小的。

6、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虽然你的产品内容在不同平台上有差异,但是体验应该是相似的。一致的体验是产品跨屏幕统一性的体现:

  • 一致的体验能够让用户对产品的其他版本有所预期,并且建立用户后续使用的信心
  • 一致的用户体验让用户与其他版本的同系产品更轻松地互动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相比于在不同的屏幕不同的设备上“定制”不同的体验,不如尽可能将不同屏幕上的交互和体验纳入到一套体系当中来。Google 就将所有平台上的搜索都设计成几乎完全一样的体验。

当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在各个地方都保持一致的时候,用户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

7、创造无缝的用户体验

跨设备的用户体验是接下来许多产品都力图做到的事情。在手机上保存的Evernote 笔记,能够在电脑上打开浏览,这只是很基础的工作,相比之下,人们在手机、电脑、电视和智能手表这样的设备上同步数据,切换场景,同系列APP之间互相操控,这样的需求更加复杂,场景、交互和体验所需要的设计要求更高。从一个设备到另外一个设备,用户是期望同系列产品能够提供完全无缝的体验,产品设计师需要对于环境、用户流程有着极深刻的洞悉和精准的判断,也对产品功能和易用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你可能会希望设备和设备之间同步尽可能少地消耗流量。以Apple Music 为例,你在Mac 上设置播放列表,就可以立刻在iPhone上播放;当你再切换为Mac的时候,你可以沿着iPhone 播放的进度继续听,这就是无缝的播放体验。

跨屏幕的响应式设计|八方面来设计好用户体验

8、测试你的设计

产品的测试环境并不一定都得是在现实世界找那个,但是在尽可能让真实的用户来做可用性测试,并且在产品发布之前解决所有的用户体验上的问题。

结语

跨设备、多屏幕、响应式的产品,无论是APP还是网页,需要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够始终将终端用户的体验,牢记在心。无论用户所面对的屏幕是怎样的,设计师要能够让用户时刻感受到产品最核心的功能与体验,并且无缝地切换。

 

原文地址:medium

原文作者:Nick Babich

译者:@陈子木

译文地址:http://www.uisdc.com/designing-for-devices-8-steps

本文由 @陈子木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580/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4-28 17:50
下一篇 2017-04-28 19:33

相关推荐

  • 十大真实Axure基础案例分享

    小编有话说:本文是我是UE网专栏作者 Wiki 跟大家分享的十个Axure基础案例,另外还赠送大家一个关于axure函数的文档,哈哈,希望对大家的交互设计学习有所帮助。 学习中如任何有问题,可在交互设计IxD学堂群(Q号:…

    交互设计WiKi 2015-05-27
  • 关于引导页的整理与分析

    随着ui设计的不断发展,引导页的形式也在随着变化,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其作用与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分别从“静态引导页”与“动态引导页”两种形式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引导页”的一些认识。

    2017-05-17
  • 说句心里话,这5种常见的设计模式还是挺闹心的

    本文所提到的这5种设计模式确实有其恼人的一面,但是它们同样存在特定的优势。在许多设计项目中,在特定的需求之下,它们也可能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学会根据实际的状况来寻求优化的方案,也是设计师应当做到的事情。

    2017-04-28
  • 陌陌:不全面商业化 不伤害用户体验

    关注订阅号“电商大世界”,海量电商资讯文章打包阅读以下文章数据,由电商大世界 "AI-贝贝",采集、分拣,由编辑 北风整理发布。电商本周要闻:阿里慧聪两大人事变动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总裁戴珊接任速卖通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将直接负责全球速卖通业务,而原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总经理沈涤凡,将出任阿里健康CEO。据了解,全球化战略是阿里未来20年的三大核心战略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戴珊此次接任速卖通业务,不仅说明以速卖通为代表的...

    2018-04-01
  • 【腾讯讲堂】交互原型设计公开课推荐

    腾讯讲堂交互原型设计公开课推荐哦,因为小编看到这个课比较适合新手们,关键是免费,哈哈哈~~好魔性的笑声。 废话不多说,点击去学习吧:UI交互原型设计公开课。 课程内容如下:  

    2016-01-20
  • 用户体验地图(User Experience Map)制作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设计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工具,User Experience Map(用户体验地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以及设计师们所接受;确实,在产品策略、功能设计、用户服务等一系列产品发展过程中,用户体验地图的建立可以直观的呈现用户在每一个目标任务下的行为、情感、思考过程,有效的为产品工作者提供各方面的信息。然而作为一种新的工具,铺天盖地的方法论将产品工作者淹没在前进的路上。大家都热衷于建立一个这样庞大而系统的“图片”,都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产出这个Map上,甚至是依葫芦画瓢根据国外的产出物反推这个东西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基于这种现状大多产出的Map都会“徒劳无功”,着急产出的同时你已经忽略了很多原则性的东西。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聊一聊这个过程中容易进入的误区;

    2017-05-26
  • 视觉设计师需要懂的4个设计原理

    把你的工作当作一门手艺,因为总有一些你能改进的东西。靠激励自己成为一个更好设计师。

    2017-05-04
  • 【科普】给想学交互设计的同学的一些建议

    最近在知乎上,有很多人问我,交互设计有什么好的学校?出国读研和在国内读研应该怎么选择?就业怎么样?其实在行业内和行业外,信息存在大量的不对称,很多同学都不太清楚怎么入门和学习交互,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开个文章聊下这个话题,算是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给新入行或者将要入行的同学的建议。1. 交互设计是否需要读研?我的答案是:看你的情况。每个人情况不同,自然对应不同的选择。情况A:如果本科就受过交互设计方面系统的训练(学校课程、实习等),有一定天赋和...

    2018-02-11
  • 交互设计基础概念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简称IxD)是指设计人机交互的过程和方式,主要目的是让人与数字产品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自然、高效和愉悦。在数字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交互设计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因为它是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2023-04-03
  • 实例分享|在界面排版中,需要注意的七大原则(上)

    前面的视觉体系和大家简单提到过传统平面排版的四大原则:亲密性、对比、重复、对齐。那界面排版有什么原则呢?今天菜心就来用实例分享一下界面排版中需要注意哪些原则。一、亲密原则
    二、对比原则
    三、平衡原则
    四、相似原则
    五、简洁原则
    六、封闭原则
    七、情感原则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