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日常的交互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在明确了需求目标、用户场景,搭建了信息结构之后,下一步便是构思如何让这些信息与用户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将思路放在时间的维度上一步步的推进,这中间,便会产生许多关于“时机”问题的讨论。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日常的交互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在明确了需求目标、用户场景,搭建了信息结构之后,下一步便是构思如何让这些信息与用户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将思路放在时间的维度上一步步的推进,这中间,便会产生许多关于“时机”问题的讨论。虽然,“时机”一词有其本身特定的含义,但“时”与“机”这两个字却有又可以拆分理解,牵出二者之间的微妙差异:

—  时者,四季也,代表着规律、循环的时间段,并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机,机会,指在特定的条件下的有利条件,不具备普适性,却往往能产生好的结果;

例举一个时下的例子:毕业生求职,都有所谓“金九银十”的说法,每年九月、十月是求职的高峰期,于是各种针对求职的产品、广告也均迎来爆发期,这是一段循环的具备普适性的时间段;而作为一个毕业生,也许通过导师或朋友的介绍,恰好得知了某个公司的职位空缺,于是积极准备直至录取,这便是抓住了一个机会。

而将情景移到交互设计中来,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这两个字又可以有其特有的诠释: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1:“时”“机”关系简图


 — 即产品功能的主要流程交互,由持续的时间片段组成,也许是几分钟(如:阅读),也许是数秒(如:登录、注册)甚至更短,而形式上可以是可见的(如:下载进度),也可以是不可见不可感知的(如:信息的同步)。

它所针对的是整个目标人群,无论是专家用户还是小白用户

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用户一步一步的达成需求目标;

而相对于信息结构中“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的设计,在时间维度上,我们更应专注于功能模块在时间上的先后串联,引导用户的操作行为,即“顺序的设计”,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操作,顺序上的不同,也会造成体验上的差异,试想,如果你是一个新用户,打开两个同类型的应用,一个告诉你“你需要注册后才能体验”,而另一个则说“你可以先体验,如果觉得需要再注册”,感觉上的差异就产生了。

但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特别是在新需求的加入导致原流程的改动时,往往会因为思维惯性而忽略对顺序问题的审视,这里可以举例邮箱大师在设计手势密码功能时遇到的两个顺序问题:

1、何时告诉用户

在使用手势密码时,如果用户忘记手势密码,可以通过邮箱帐号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进入应用,同时删除已被忘记的手势密码。

在早期的Android版本中,用户通过验证后,会先“关闭邮箱验证页面进入邮件列表 ①”,然后“显示持续2秒的toast提示 ②”,在整个流程体验上也没有发现不妥之处,于是在iOS的版本设计时,也采用了这套设计,但由于iOS的系统提示样式与Android不同,“手势密码已删除”的提示使用显得非常的突兀。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期望通过视觉进行优化解决,但最终发现,通过调整“验证页面关闭”与“提示显示”的顺序,这个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2:手势密码-邮箱密码验证,安卓(左),iOS-旧(右)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3:手势密码-邮箱密码验证,iOS-新

2、何时验证身份:

手势密码的修改与删除,都需要用户输入现有手势密码作为身份的验证,于是,就有了图4 中的流程,看起来也没有问题;但如果我们调整一下“验证身份”这个操作在流程中的顺序呢?(图5)可以看出,整个流程并没有多出操作,但是“密码保护”功能项里的内容同时受到保护,在隐私安全上却是更进了一层。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4:手势密码修改/删除 a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5:手势密码修改/删除 b


 — 指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下,做出特定的行为的时间节点,也是用户思考决策后瞬间的行为触发。

•   特定用户用户类型的不同,使用的功能也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像邮箱这一类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许多自定义的功能,如:邮件分类、帐号绑定… 一开始的新用户,随着使用时间的推进、需求的增多、使用功能的深入,必定需要产品在更多的地方来支持他;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邮箱大师中针对使用邮件分类的用户,在产品使用初期会提示设置需要提醒的文件夹;

而没有使用该功能的用户,则不会触发这项提示;

•   特定场景: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产品,需求与行为方式上的都会有所差异,甚至于环境本身就在变化,如:wifi与蜂窝网络的切换、环境光的变化… 因而,在设计时,场景的切换节点,也应被纳入考量,虽然很可能不是用户主动的行为: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邮箱大师在用户发送邮件的过程中,若网络环境从wifi切换至蜂窝网络,会询问用户是否继续发送

•   特定行为:用户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关键行为,而关键性的判定,则要求设计师从需求目标出发,用心推敲用户的想法、目标、所处的情景以及下一步可能产生的行为:

1、获得允许,在用户最需要的节点:产品功能需要访问用户的通讯录、获得用户的地址位置、访问相册相机… 这些都需要获得用户的允许,iOS系统将各类权限的询问弹窗,设置在了用户点击进入该项操作的行为节点上;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2、帮助引导,在用户会疑惑的节点:向新用户介绍产品如何操作,向老用户介绍增加的新功能,选择在用户进入相关页面的节点展示相关说明,相对于在进入应用时机械化的展示,方式更友好,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小红书在进入关注页面时,提示关注好友的入口;

微信查看朋友圈,下移页面,会提示点击状态栏可以直接置顶;

3、降低操作成本,在可以帮助用户减少多余操作的节点:用户达到某种状态或进行某项操作时,准确预见其下一步的行为,自动帮用户完成,使产品用起来的感觉更贴心;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用户点击转发或回复,打开写信页面的同时,

自动完成光标定位(转发定位在收件人栏,回复定位在正文输入栏),

免去了用户再点击一次的操作;

4、给予惊喜,在用户意料之外的节点:用户某个行为节点上给予其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微信聊天界面,输入关键字,显示全屏表情

5、获得支持,在用户最满意的节点:很多时候,出于产品推广上的考虑,我们希望尽可能的鼓励用户进行好评、分享等 处在用户主流程之外的操作,此时,就更需要设计师对用户的所想所做做出充分的预判,“用户在哪个节点上会愿意离开产品去评价?在哪个节点上会愿意做出好的评价?…”选择正确的节点,做出适合的引导,才能收获最佳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17/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12-28 10:48
下一篇 2014-12-28

相关推荐

  • 平衡用户体验设计和精益设计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AB Tester Blog 对你而言哪个更重要:是制作出拥有杀手级用户体验的产品来吸引用户?还是尽快制作出能满足用户的产品并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 如果一款产品用户体验很差的话,用户不会使…

    2014-09-27
  • 浅谈动效设计,帮你掌握视觉都需要的动效知识

    精细而恰当的动画效果可以传达状态,增强用户对于直接操纵的感知,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向用户呈现操作结果。

    2017-05-10
  • 【酒店设计】关注用户体验的酒店设计永不过时

    位于德国巴登-巴登(Baden-Baden)的Roomers酒店,建筑的外观采用简洁的黑白灰格调,错落有致的立面构成,干净利落。建筑的外观采用简洁的黑白灰格调,干净利落、错落有致的立面构成。酒店共设有130间客房及套房,另外还有餐厅与酒吧、屋顶酒吧、500m²的水疗中心、户外花园、无边泳池等等。在精品酒店的设计中,越来越关注客人的亲身体验感,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家的温馨感、艺术馆般的艺术气息、现代极致的设计感。一楼的moriki餐厅...

    2018-04-07
  • 微信黑科技”红包照片“今日仅限一天体验速去!!

    就在刚才,微信偷偷发布了黑科技,说不清是照片红包还是红包照片,反正平日里的发朋友圈的照相机图标已经变成了香槟金,点击后会出现发照片红包的选项,发布之后朋友需要支付红包才可以打开。   快去试试?

    2016-01-26
  • 印尼APP用户体验调查报告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优化,用户对设备的体验要求也逐渐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不再仅仅由服务质量来衡量。移动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简单易操作的移动应用程序更能获得许多用户的青睐。市场玩家需从用户的角度去优化用户体验。用户体验一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年龄、受教育水平、设备类型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近期一篇关于用户手机app使用体验调查报告透露了印尼用户的一些使用行为习惯,详细如下:(注册偏好)大部分受访者在注册一个应...

    2018-04-12
  • 色彩和体验的平衡:为色盲用户设计网站

    如何为色盲用户设计网站?本文作者与大家分享了5点小技巧。WCAG 2.0级AA要求正常文本的对比度为4.5:1,大文本的对比度为3:1(14点和大于或大于18点或更大)。——WebAim颜色对比检查器

    2017-08-02
  • 译文|一个好故事在用户体验设计中的力量

    “细心的观众/听众会很有可能会与这个故事中的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在故事结束后模仿这些人物的感情和行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你看了詹姆斯邦德拯救世界之后而产生的支配感觉,看了斯巴达300勇士之后就有了外出工作打算。”
    ——保罗J.扎克,经济学家“故事是激活部分大脑的唯一的方式,使听者把经验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一个单一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的整个大脑工作。比较这个层级的参与,只阅读要点或无关的文本只能让我们大脑的某些区域工作。然后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这些信息,因为对于这些信息来说,我们没能联系到我们自己的经验,也没有积累任何情绪的连接”“精心设计的东西也不足以单独取得成功。整个生态系统及其相关交互点也必须如同产品本身一般被设计过,这也是可持续设计的要求”
    ——罗伯特布鲁纳,Ammunition Group创始人“许多商家其实已经发现在实际意义上讲故事的力量,他们已经观察到了一个精心构造的叙事是可以多么的令人信服。并且最近的科学研究也很好的阐释故事是如何在某些方面影响我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2017-05-29
  • 在网页设计中,图片常用的五点技巧

    图片在网页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最常见也是最早使用的网页多媒体,图片对于网页设计师而言至关重要。如何用好图片已经成为了一项成熟、完善而又讲究的技巧,而在高清屏幕无处不在的今天,稍有瑕疵的图片都在高密度的像素下无所遁形,而不合理的图片设计也不会逃过访客的双眼。很简单,色彩会让观看者分心。

    2017-05-07
  • 交互案例:文件下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细节思考是交互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文件下载过程中所需要思考的细节问题 说到文件下载,就是下载前、下载中、下载后三种状态 可是三种状态不代表以上三张页面,还有背后种种的细节思考 首先,交互…

    IxD案例 2017-03-21
  • 用好的交互设计来管理复杂-“筛选器”

    我们必须按照人们的行为方式来设计,而不是按照我们希望他们应有的行为来设计。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