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提前下载了开发者版本的iOS11体验了大半个月,除了很耗电、手机很烫以外,道长打算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去浅析一下个人对iOS11部分交互以及可改进的地方,为了避免篇幅过长,所以只挑几点出来讲。


提前下载了开发者版本的iOS11体验了大半个月,除了很耗电、手机很烫以外,道长打算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去浅析一下个人对iOS11部分交互以及可改进的地方,为了避免篇幅过长,所以只挑几点出来讲。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一、WP风格的标题栏及导航条功能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熟悉WinPhone(以下简称wp)交互风格的同学都知道,这种设计方式是wp一直推崇的,wp的风格就是标题左对齐并很大,不过它的UI界面操作是在底部浮动着,这个主要是跟硬件特性带来的操作习惯有关,另外本身wp自动的物理操作按键是在底部,所以iOS11这次这个改变道长个人觉得还是考虑没那么周全。

1、普通导航条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iOS11的页面操作功能还是在导航条上面,用户往上滑动页面时,大标题会隐藏、导航条的中间会把标题按照iOS7以后的显示方式显示居中,首先动画过度上来说还是蛮奇怪的,其次是会显得大标题多余,破坏UI整体性。可以改如下图: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改进:上滑时大标题导航条在左边变小,返回按钮依然在,另二三级后页面如果没有左右滑动切换页面造成冲突的情况下,统一考虑采用左滑返回上一级页面。

2、不统一的大标题+tab标签导航条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比如导航条里面有分tab标签的情况,iOS11就是不统一的,我们首先抛开说是tab导航条是包含于或不包含于大标题导航条的场景,更何况在最近通话和我的消息这两个场景里面,tab标签是大标题的分类,而iOS11却不统一。

改进:tab标签在大标题导航的下面,向上滚动时大标题变小,tab吸顶。

3、导航条功能的不统一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看两个界面里导航条的功能,个人收藏这一帧里的“添加”功能在左边,“编辑”功能在右边,而短信的却反过来,添加在右边,编辑在左边,同样是一级页面,承载相同能力的功能入口却放置在相反的位置,我考虑了不同的场景或可能性,但还是觉得很奇怪。

改进:统一“添加”在右边,“编辑”在左边。

二、Appstore里面不能统一的“返回”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Appstore的改变很大,业务上改最多,但在交互上,不得不提的是第一帧“今天”的APP详情页面,如上图一,想要返回到一级页面有两个操作方法,第一个是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第二个操作方法是长按界面向下拉一定距离后松开,则回到上一级页面。

而在App这一帧点击到某个APP的详情页面后,返回上一级页面的两个操作方法分别是点击导航条左边的“返回”按钮或长按页面向左滑动一定的距离。

改进:统一点导航左上角的“返回”按钮和长按向左滑动一定距离后返回上一级,下拉一定距离放开返回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错,但很多页面都是需要下拉刷新的,而在物理动作上面,这两个会造成冲突,所以舍弃掉长按下拉一定距离放开返回上一级的操作。

三、3D touch真的那么好吗?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改动最大的这个地方,全都支持3D touch特性,使劲长按后弹出更多的操作界面,首先不讲这个界面看起来有多乱,苹果可能也考虑到不支持3D touch的机型怎么处理,所以就在调整屏幕亮度和调整音量的两个操作上面兼容了轻轻长按也能上下滑动来调整,而使劲长按(3D touch)是跳转到一个新的界面去,在这个页面用户有事轻轻的长按来调整亮度或音量大小。

讲真3D touch好费力啊。

那么像“长按”这么省力的交互手势真的比3D touch差吗?我和身边的小伙伴争论加“似乎达成共识”后觉得,长按和3D touch唯一能解决的问题是——在桌面上长按图标会触发的结果是icon上有删除按钮,而使劲长按能出快捷方式,所以我个人感觉这个3D touch真心没那么好。我们看一个长按的例子: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看iOS11的5点不足

长按真的可以做很炫酷的事情啊,比如UC浏览器在新闻详情页面长按出现的“老罗大爆炸”功能,轻轻长按和使劲长按(3D touch),你选哪个?

#专栏作家#

芒果道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起点学院特聘导师。腾讯课堂【30天教你做一个APP】作者。

本文独家首发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072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8-04 09:24
下一篇 2017-08-04 10:25

相关推荐

  • Sketchelp·2018暑期ACCD手绘造型工作坊

    今年暑期份的ACCD手绘造型工作坊又来啦!没错,主讲老师还是你们的E神。2013年,这个可爱的湾湾人带着他的一大摞手绘本来到大陆,二话不说就将自己在Art Center勤学苦练之所得倾囊相授,默默帮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打开手绘大门。没脾气、没架子,却还是位高级汽车设计师。-有关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坐落于美国洛杉矶的帕萨迪纳市...

    2018-05-03
  • Axure实践第二讲

    Axure实践第二讲---如何有效的在工作中引入原型·页面枝干·添枝加叶·画龙点睛在近期的产品需求开发过程中,我们产品小组正式且大量的将原型开发工作投入常规的需求分析工作中,原型的开发对于我们在产品初期的调研、构建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接下来就让本文带你领略:产品与原型的一节课。一、功能结构图(页面枝干)1.切入点是功能结构图(自顶向下)从大的方向上去划分几个大的模块类型,适用于业务功能较为单一且业务逻辑处理流程较为简单,如在做市商系统构...

    2018-03-16
  • Axure教程-蜻蜓FM收音机iPhone端高保真原型案例下载

    本文是原型库网站金乌投稿——蜻蜓FM收音机iPhone端高保真原型。使用AxureRP7.0制作蜻蜓.FM网络收音机产品原型分享

    IxD案例 2015-01-04
  • 观点 | 交互设计在未来会多火?

    周一:AE动效 | 如何入手创作才能更加真实?周二:马克笔如何通过"叠加技法"精准调色周三:更快更好 | 手绘板也能比着尺子画!?周四:观点 | 交互设计在未来会有多火?周五:开拓视野 | 哪些用户体验很棒的APP设计好在哪里周六:如何看懂艾迪.斯理曼的Dior Homme周日:学珠宝设计我们推荐给你的必看书目交互设计是什么?对你而言,它可能还是未知数。让我们先看看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交互设计这一专业:1.交互设计师是做APP的2.交互设计...

    2018-04-06
  • 线框仔,你知道交互设计在未来会多火?

    对你而言,它可能还是未知数。这是康石石撰写本文的首要初衷,我们先看看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交互设计这一专业:1.交互设计师是做APP的2.交互设计师是给APP动效的3.交互设计师都月薪上万,且薪资上涨空间高,酬劳丰厚。其它就不清楚了。。。以下康石石引用《女神进化论》创始人--寺主人在知乎关于交互设计师目前生存现状的一段描述,供大家了解行业目前基本情况:月薪<10k俗称“线框仔”,出没于小...

    2018-04-17
  •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4 定位、下载、广告

    摘要:本文作者Dan Grover用最直接的方式体会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应用UI在中国的趋势,基本反映了当前国内UI设计的状况,从他的所感所想中,认真审视这些在别人看来,我们自己身上所拥有…

    2014-12-11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交互设计的价值是什么

     获奖公告 第2天的获奖者提名有“吴乐”"淡淡""小楼"三位小伙伴。根据规则最终获奖者是"吴乐",获赞45个(虽然我知道你肯定拉票了,哈哈),请微信联系我,把收货地址发给我。另外,由于“淡淡”继续获得了提…

  • 画一本满满的Sketch Book,你有这样的执念吗?

    Sketch Book 到底对你意义为何我们收到过,看到过很多位插画师的速写本有随身的不到A5尺寸的也有十分大到A3的像作品集一样也收到过,很多后台询问可以推荐款速写本,可以推荐下用什么笔吗(这个真的,不重要 X3)你会发现,很多ins上国外插画师po出来完稿画作和平日速写本的风格截然不同对,速写本不是一本作品集需要每一页都是完整的,完美的它更像一个瞬时的思考把你的某一点切实地记录下来看看她们的速写本01 Eve尹光芒正在鲸字号 上海实...

    2018-03-26
  • 浙大教授告诉你用户体验的知识、内容、流程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具体的设计操作过程中,用户体验设计吸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除了第一章所讲述的面向人的学科和面向技术的学科之外,还包括面向设计的学科。面向人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知识;面向设计的学科包括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和动画设计等;面向技术的学科主要指信息沟通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机交互技术和数据库等。

    2017-05-29
  • 为什么扁平化设计辣么火?它会过时么?

    很多时候,设计本身最核心的东西一直都没变,即更好的解决问题,风格什么的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