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的学生最爱问的问题,不论国籍。先说下我的背景吧。我是国内软件工程本科+美国UW HCDE master,现在在硅谷做用户体验设计并且教用户体验课程。之所以强调自己的背景,是因为我看到的大家给出的见解虽然都非常详实,但是难免和工业界略有脱节,就像我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学的交互设计课程一样。在这里我想给出我负责的几个项目里所用到的流程,这些也是我教给学生的流程。
Zhou43也说了,他给出的答案是Allen Cooper在About Face里面写到的流程。我自己教课的经验以及我和其他教授讨论的结果就是,About Face在北美各大最顶尖的交互设计/HCI院校都是学生的必读物不假,但是教授在启发学生真正去做项目的时候,往往会告知他们:
1. 这些步骤并不是每步都是必须的,要根据项目去分析你所使用的方法
2. 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和用户相关的,切莫主观臆断。
所以其实业界对于方法论的认识,和学术界是有偏差的,业界的步骤可以被总结为:

1.认识产品所要解决的问题
像我以及众大神们经常强调的一样,交互设计的初衷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不论设计什么产品,能够被用户认可的途径只有这个产品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交互设计的第一步,不论是对成熟产品还是初创产品都一样,就是定义这个设计到底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像之前很多人提到的一样,这一步的做法有:用户访谈,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等等。
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流程中最核心的一步。
比如当年在亚马逊的时候,我们想研究一下在意大利市场的亚马逊存在哪些问题,于是我们的用研人员就去了意大利。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意大利家用电脑其实普遍比较落后,快递系统也和美帝有很多不同等等,那么翻译成用户的实际问题,就变成了用户看到的信息过载的网页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加载,而他们在意的关于快递的很多信息却不能直接从网站上得到等等。当然这只是研究发现的很小一部分,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只有真正的在用户所处的环境里,看到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如果使用产品,有哪些问题,才能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2.收集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用户相关的信息
了解了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之后,还要确定自己到底要为谁解决这个问题。近些年面试有个很大心得,就是即使在硅谷这个用户体验已经被炒的热的不能再热的地方,很多人仍然不知道如何了解自己的用户。当听着面试者给我大谈特谈persona的时候,我就很想告诉他们,你那个访谈了三五个用户的东西,根本也不是persona。下面这个是Weebly的persona,原文在此Persona Cards by Ryan Hunter 。至于做的怎么样我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我会说我的好朋友兼美国同事和他们的CEO有个人纠葛我很难给出公正评价咩)
1477387600-3525-4fcca5dd36894713c2334322aa-b了解用户的途径其实特别多,很多人为了表现自己特别熟悉UX的各种方法,而在选择着华而不实的调研的途径。其实了解用户是谁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协作。做市场,销售,用户支持等各个岗位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访谈以及观察确认到底谁才是你真正的用户,往往比你直接start from scratch(从零开始)要有效的多。
有一张很经典的图,送给大家。图片来自About Face 4,是Cooper加工过的版本。这个具体问题要讲其他估计得能讲上好几个小时,欢迎大家私信来切磋。
1477387601-5291-6aeed6d98dda8a60c8a40a54eb-b

3. 提供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实这一阶段,可能是我认知中和传统设计理论和方法中最贴近的一个阶段。线框图,不同方式的建模,头脑风暴,流程图,到原型图,所有的设计方法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用。
不过对于复杂的系统,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线框图和流程图的巨大帮助。我有幸在老东家带着大家做了个用户数量庞大的产品,复杂系统中的分支情况和边缘条件,往往不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最直觉去考虑的内容,而线框图和流程图,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跟PM已经程序员撕逼大战的时候的利器,一个定义好了的线框图,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需求一改再改。(反正一直改需求的PM可能也不是好PM哼╭(╯^╰)╮)
1477387602-5957-81ea06d838ffa75c2516079ff9-b

4. 验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交互设计的难点和亮点我觉得就是验证和迭代的过程。说到底有才的人毕竟很多,有创意的方案层出不穷,能经历用户和市场考研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测试的过程那就太多了。我先罗列几个基本我做过的每个公司都会用的:(*如果我的翻译you'wu有误欢迎指出,我可能只熟悉他们的英文说法)

  1. 用户测试(usability testing),

我见过的几个用户测试实验室,基本设置都差不多,就是用户在一间房间里面做测试,房间里面要不就是有摄像头,要么就是有只能单向看到的玻璃,然后其他旁观测试的同事都会在另一间会议室,要么看实时直播,要么就通过玻璃直接观察。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要知道,当年我最怕的就是用户告诉我:为了做你们的测试,我昨晚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amazon!真是泪崩。
1477387602-9748-cdcb01798a859a62c6f9efcdc8-bPhoto credit: NSF Lab Evaluation

2. AB 测试
这个就不是一个交互设计师自己能够完成的了,需要工程师哥哥们的配合。我个人还是AB testing的忠实粉丝的。只是曾经待过的某互联网巨头(说老东家坏话有点心虚此处略去名字了)所有的设计都要经过AB testing,而每次赢得胜利的都是比较丑的那个,当时玻璃心也是收到了一万点伤害的。毕竟还是有设计师对于美学的追求的。
扯回来。AB testing在很多时候其实都很有用,有个叫GoodUI的组织经常会讲一些他们做AB testing的发现,很有帮助,但是每个报告都要钱。下面就是个例子,是说你在自己的网站上面自夸的效果是不如引用别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评价的。听起来谁都知道,但是人家有了数据是不是撕逼的时候就更容易了,比如PM说咱们要写一大段这样那样的话的时候就可以拿出这些数字甩他们一脸了(感觉自己以后很可能全职做产品了这样说PM真的好么)
1477387603-2986-47c46d3099eff54ba4079521b8-b
3. 五秒测试 (five second test)
不知道这个测试现在在国内有没有人用,我个人非常喜欢。就是你给一个用户看你的设计五秒,只有五秒,然后让用户回答一个问题。我目前觉得这种测试适合非常小的点,比如一个Icon用户到底能不能认出了,别自己做的是嫩牛五方别人以为是麦辣鸡这样。一个很好的做五秒测试的网站是The original Five Second Test • UsabilityHub ,大家可以去试试
1477387603-8922-1a9de9b6d85713f756e08ed8ab-b4. 远程测试(remote testing)
远程测试太热了,最近我们想买一个服务做远程测试,结果被价格吓得一脸豪血。感觉没法给大家推荐具体用哪个了,我认为非常复杂的产品不适合远程测试。远程测试还是2C的产品更好进行测试。
1477387603-1681-58643b21f701402d5fa1bad936-bPhoto credit: Recording Mobile Device Usability Testing Sessions – Guerrilla Style

5. 热图测试(heat map testing).
这个还需要解释么?就是下面这只怪物啦

除此之外还有些不具有普世性的测试方法,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比如眼动仪测试什么的。想最后个在学校的学生以及创业公司的你推荐一个测试方法:游击队测试 (guerrilla testing)。其实这个测试特别简单,就是你拿着你的原型去大街上随便找人来用,告诉你他们的反馈。当然实践起来也没用这么简单,你要有很明确的目的,很清楚你想要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不然一定会被用户带着跑偏了的。
1477387603-8713-9764ec923a624dd32ee7002623-b图为我的学生们在洛杉矶做guerrilla testing,全文可以戳这里medium.com/iq-design/ho

5. 改善解决方案
说到最后,交互设计的精髓不就是一直的迭代么,哪里没做好改哪里。对于开发周期很长的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赋予设计师最大的自由度,就是随时没做好,咱就改呗~具体步骤就是酌情重复前面四步啦~

写的有点长了,有些地方还没有写的特别具体,以后可以慢慢来更新~

文章转载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140769/answer/102495698

转载此文章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知识,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339/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10-25 14:56
下一篇 2016-10-26 11:47

相关推荐

  • 【干货·扫盲】主屏幕尺寸,主屏分辨率,像素密度,PPI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今天我给大家来讲讲这几个咱们经常打交道的词到底啥意思,以及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是我花了一个下午从N多篇文章里提炼出的一个白话版,保证让你看得懂。 咱们从手机开始说起吧。先上一张图,给大家看…

    交互设计 2015-09-08
  • 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谷歌拿出了“大棒”与“胡萝卜”

    点击关注36氪,置顶公众号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这是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对谷歌近期宣布的一组数据的评论,原标题为“THE AGGREGATOR PARADOX”以下为谷歌宣布的这组数据:现在共有3100万个网站加入了加速移动页面(AMP)计划,自去年10月以来增长了25%。在2月的第1周,谷歌向出版商发送了4.66亿个页面浏览量——比2017年1月增加了近40%。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带你了解...

    2018-02-27
  • AR场景下的交互设计研究——以中文输入为例 - UXPA中国2016行业文集

    增强现实场景下的交互设计研究         ——以中文输入为例1门文,百度时代总部,北京  2胡也畅, 邵颖,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近些年一系…

    2017-08-01
  • 3D Touch 会为 iOS APP 的交互和界面带来什么变化?

    知乎最新关于3D Touch的讨论 仪思奇,爱好摄影的软件工程师的回答 从官方的应用案例来看,有三个特点: 可以Press的元素一定可以Tap。 触发的界面大多是隐藏式的。 触发的功能大多是非刚性的。 第一点很好理解,因…

    交互设计 2015-09-14
  • 交互新人:如何做用户体验设计

    嗯,毕业来了公司5个月,接触了一些项目,本该早点写些总结,拖延症发作拖延至今。作为交互设计的新人,需要学习和反思的还挺多。 在学校的时候,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一直都希望能够应用起来,来公司发现很…

  • 线上广告更加吸引人的5个思路

    今天说讲述的5个思路是不同的,内容决定设计,留白,故事都和这种填鸭式的广告不是一个路子。而线上广告和传统广告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可以创造体验。

    2017-05-04
  • 为你的App增加WiFi认证检测,让用户体验更加丝滑

    前言前段时间在上海坐地铁时连接了花生地铁WIFI,打开QQ音乐开始听歌,QQ音乐居然给了我一个"WIFI认证提醒"的弹窗,点击认证就跳转到了花生地铁WIFI的认证页,之后顺利联网成功,体验非常爽。作为一名iOS开发,不禁思考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呢?忘记WIFI重新连接后,打开手机里各个应用轮番测试一遍,发现QQ音乐、QQ、QQ空间三个应用都做了比较好的WIFI认证提示:成功提示.png而其它的大应用如微信、手淘、支付宝、钉钉、美团、点评、爱...

    2018-02-07
  • 新手入门:交互设计师的知识架构

    如果你也是一枚刚入门的交互设计师,是不是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知从何下手,闷头读了一大堆书、学了一大堆软件、画了一大堆图之后还是感觉心里不踏实,总害怕自己还缺点什么,恨不得要有本《交互设计学习大纲》就…

    2016-01-26
  • 关于工作效率的心得分享?(拖延症患者必看!)

    来源:Tencent CDC 作者:milaky 这是去年11月底在小组里分享过的工作效率心得,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快”感哈哈。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有过工作效率的些许烦恼。而这个效率啊伴随我很长时间的痛苦。每每到PDI的…

    2014-09-21
  • 设计切实可靠的UI,为你的用户做决策

    真实可靠的UI是产品可信。“大量的选择并不能让人们选择所有东西,并且人们在选择的时候会不开心。”“每一个额外的选择都会导致做决定所需的时间变长。”“我必须要简化我的生活,因为除了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之外,我必须尽可能少的做决策。—— 马克·扎克伯格”“这就好比你最好的朋友每周都会为你准备一个个性化的音乐合集一样”“Facebook希望为点击很多链接的人提供更多的链接,为观看很多视频的人提供更多的视频,以此类推”“Facebook并没有显示所有的帖子。展示给你的都是被选择过的信息。可有趣的是,Facebook的算法会倾向于加强你哪方面想要的呢?因为这个必须要在之前就定义好。”“假如说你来到伦敦,你定了一个Hailo的车,而你在上午七点到十点之间进入了一个特定的位置。如果你到下午五点了仍然在那里,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你想要离开的假设,这个时候Google Now就会提醒你订车。”“亚马逊将疑问从‘我需要这个吗’转移到了‘我还需要什么来填满这个盒子’”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