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的学生最爱问的问题,不论国籍。先说下我的背景吧。我是国内软件工程本科+美国UW HCDE master,现在在硅谷做用户体验设计并且教用户体验课程。之所以强调自己的背景,是因为我看到的大家给出的见解虽然都非常详实,但是难免和工业界略有脱节,就像我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学的交互设计课程一样。在这里我想给出我负责的几个项目里所用到的流程,这些也是我教给学生的流程。
Zhou43也说了,他给出的答案是Allen Cooper在About Face里面写到的流程。我自己教课的经验以及我和其他教授讨论的结果就是,About Face在北美各大最顶尖的交互设计/HCI院校都是学生的必读物不假,但是教授在启发学生真正去做项目的时候,往往会告知他们:
1. 这些步骤并不是每步都是必须的,要根据项目去分析你所使用的方法
2. 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和用户相关的,切莫主观臆断。
所以其实业界对于方法论的认识,和学术界是有偏差的,业界的步骤可以被总结为:

1.认识产品所要解决的问题
像我以及众大神们经常强调的一样,交互设计的初衷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不论设计什么产品,能够被用户认可的途径只有这个产品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交互设计的第一步,不论是对成熟产品还是初创产品都一样,就是定义这个设计到底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像之前很多人提到的一样,这一步的做法有:用户访谈,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等等。
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流程中最核心的一步。
比如当年在亚马逊的时候,我们想研究一下在意大利市场的亚马逊存在哪些问题,于是我们的用研人员就去了意大利。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意大利家用电脑其实普遍比较落后,快递系统也和美帝有很多不同等等,那么翻译成用户的实际问题,就变成了用户看到的信息过载的网页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加载,而他们在意的关于快递的很多信息却不能直接从网站上得到等等。当然这只是研究发现的很小一部分,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只有真正的在用户所处的环境里,看到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如果使用产品,有哪些问题,才能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2.收集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用户相关的信息
了解了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之后,还要确定自己到底要为谁解决这个问题。近些年面试有个很大心得,就是即使在硅谷这个用户体验已经被炒的热的不能再热的地方,很多人仍然不知道如何了解自己的用户。当听着面试者给我大谈特谈persona的时候,我就很想告诉他们,你那个访谈了三五个用户的东西,根本也不是persona。下面这个是Weebly的persona,原文在此Persona Cards by Ryan Hunter 。至于做的怎么样我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我会说我的好朋友兼美国同事和他们的CEO有个人纠葛我很难给出公正评价咩)
1477387600-3525-4fcca5dd36894713c2334322aa-b了解用户的途径其实特别多,很多人为了表现自己特别熟悉UX的各种方法,而在选择着华而不实的调研的途径。其实了解用户是谁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协作。做市场,销售,用户支持等各个岗位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访谈以及观察确认到底谁才是你真正的用户,往往比你直接start from scratch(从零开始)要有效的多。
有一张很经典的图,送给大家。图片来自About Face 4,是Cooper加工过的版本。这个具体问题要讲其他估计得能讲上好几个小时,欢迎大家私信来切磋。
1477387601-5291-6aeed6d98dda8a60c8a40a54eb-b

3. 提供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实这一阶段,可能是我认知中和传统设计理论和方法中最贴近的一个阶段。线框图,不同方式的建模,头脑风暴,流程图,到原型图,所有的设计方法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用。
不过对于复杂的系统,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线框图和流程图的巨大帮助。我有幸在老东家带着大家做了个用户数量庞大的产品,复杂系统中的分支情况和边缘条件,往往不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最直觉去考虑的内容,而线框图和流程图,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跟PM已经程序员撕逼大战的时候的利器,一个定义好了的线框图,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需求一改再改。(反正一直改需求的PM可能也不是好PM哼╭(╯^╰)╮)
1477387602-5957-81ea06d838ffa75c2516079ff9-b

4. 验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交互设计的难点和亮点我觉得就是验证和迭代的过程。说到底有才的人毕竟很多,有创意的方案层出不穷,能经历用户和市场考研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测试的过程那就太多了。我先罗列几个基本我做过的每个公司都会用的:(*如果我的翻译you'wu有误欢迎指出,我可能只熟悉他们的英文说法)

  1. 用户测试(usability testing),

我见过的几个用户测试实验室,基本设置都差不多,就是用户在一间房间里面做测试,房间里面要不就是有摄像头,要么就是有只能单向看到的玻璃,然后其他旁观测试的同事都会在另一间会议室,要么看实时直播,要么就通过玻璃直接观察。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要知道,当年我最怕的就是用户告诉我:为了做你们的测试,我昨晚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amazon!真是泪崩。
1477387602-9748-cdcb01798a859a62c6f9efcdc8-bPhoto credit: NSF Lab Evaluation

2. AB 测试
这个就不是一个交互设计师自己能够完成的了,需要工程师哥哥们的配合。我个人还是AB testing的忠实粉丝的。只是曾经待过的某互联网巨头(说老东家坏话有点心虚此处略去名字了)所有的设计都要经过AB testing,而每次赢得胜利的都是比较丑的那个,当时玻璃心也是收到了一万点伤害的。毕竟还是有设计师对于美学的追求的。
扯回来。AB testing在很多时候其实都很有用,有个叫GoodUI的组织经常会讲一些他们做AB testing的发现,很有帮助,但是每个报告都要钱。下面就是个例子,是说你在自己的网站上面自夸的效果是不如引用别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评价的。听起来谁都知道,但是人家有了数据是不是撕逼的时候就更容易了,比如PM说咱们要写一大段这样那样的话的时候就可以拿出这些数字甩他们一脸了(感觉自己以后很可能全职做产品了这样说PM真的好么)
1477387603-2986-47c46d3099eff54ba4079521b8-b
3. 五秒测试 (five second test)
不知道这个测试现在在国内有没有人用,我个人非常喜欢。就是你给一个用户看你的设计五秒,只有五秒,然后让用户回答一个问题。我目前觉得这种测试适合非常小的点,比如一个Icon用户到底能不能认出了,别自己做的是嫩牛五方别人以为是麦辣鸡这样。一个很好的做五秒测试的网站是The original Five Second Test • UsabilityHub ,大家可以去试试
1477387603-8922-1a9de9b6d85713f756e08ed8ab-b4. 远程测试(remote testing)
远程测试太热了,最近我们想买一个服务做远程测试,结果被价格吓得一脸豪血。感觉没法给大家推荐具体用哪个了,我认为非常复杂的产品不适合远程测试。远程测试还是2C的产品更好进行测试。
1477387603-1681-58643b21f701402d5fa1bad936-bPhoto credit: Recording Mobile Device Usability Testing Sessions – Guerrilla Style

5. 热图测试(heat map testing).
这个还需要解释么?就是下面这只怪物啦

除此之外还有些不具有普世性的测试方法,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比如眼动仪测试什么的。想最后个在学校的学生以及创业公司的你推荐一个测试方法:游击队测试 (guerrilla testing)。其实这个测试特别简单,就是你拿着你的原型去大街上随便找人来用,告诉你他们的反馈。当然实践起来也没用这么简单,你要有很明确的目的,很清楚你想要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不然一定会被用户带着跑偏了的。
1477387603-8713-9764ec923a624dd32ee7002623-b图为我的学生们在洛杉矶做guerrilla testing,全文可以戳这里medium.com/iq-design/ho

5. 改善解决方案
说到最后,交互设计的精髓不就是一直的迭代么,哪里没做好改哪里。对于开发周期很长的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赋予设计师最大的自由度,就是随时没做好,咱就改呗~具体步骤就是酌情重复前面四步啦~

写的有点长了,有些地方还没有写的特别具体,以后可以慢慢来更新~

文章转载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140769/answer/102495698

转载此文章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知识,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339/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10-25 14:56
下一篇 2016-10-26 11:47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寒假专业设计课程计划

    以清华力量武装自己寒假班开课时间:2018年1月27日 —2月8日报到时间:1月26日 (全天报到)寒假课程不局限于清华美院考研,寒假基础班以专业为导向,报考全国其他院校的同学也可参加。学习最高要求和最高水平的课程,全国名校任你选!说明: 交互设计的考试内容和实际工作基本类似,非考研类同学也可以报名学习,想转型学习或从事交互设计行业的其他专业同学也可报名。师资介绍:老师一:L老师本科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清美交叉学科硕士考研成绩:初...

    2018-01-30
  • 全新的交互体验 | 三星Bixby中文版首发体验视频

    在三星盖乐世 S8 | S8+发布之时,三星还发布了全新语音助手“Bixby”,但中文适配需要时间所以让国内的星粉久等了!为了可以让国内小伙伴快速上手,饼饼特地做了 Bixby中文版体验视频,快速了解 Bixby来这里看就对了!三星Bixby不同于一般的语音助手,在满足一般功能操作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深度操作,比如发微博、微信发红包、打开相机自动拍照以及导航等;有关更多Bixby的深度功能,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挖掘!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

    2018-01-30
  • 探讨:对话式交互会成为未来主流的交互方式吗?

    本文详细分析了对话式交互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适合产品经理、UI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来阅读。

    2017-05-07
  • UI 设计师如何让设计稿100%还原(上)

    大部分新手设计师可能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设计效果很赞,为何还原效果那么差?是开发不行?然后就吐槽开发傻X,可很少有人想过是否是自自身的原因,在开发过程中就不断和开发撕逼。今天我介绍一些关键点,通过这套系统的方法来解决你的视觉还原度,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你。

    2017-04-28
  • web端和移动端产品设计的区别

    移动设备发展非常迅速,移动端产品越来越多。今天小编来扒一扒web端与移动端产品设计有哪些不同。 场景不同,需求不同 首先,两者对应的需求场景不同,这会相应地导致功能点的优先级变动,进而影响到界面控件和信息…

    交互设计 2015-06-15
  • 用这3个方法,让你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

    只要保持好奇心、同理心,热衷于研究身边的世界,像用户体验设计师一样思考,其实很容易。

    2017-05-12
  • 如果动物们会说话

    你是否曾经想过动物会说话的情景?艺术家Jimmy Craig用一组漫画描述他所想象的动物说话的场景。在这组名为They Can Talk 的系列漫画中,Jimmy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在这组漫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动物世界里的秩序以…

    2016-06-02
  • PC端产品的三种姿态

    这篇依旧是读书笔记,只不过记录的不是整本书,而是《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中的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重要到需要单独提出来记录一篇。 在《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一书中,将PC端应用分为了3…

    2016-06-01
  • 我对移动记账 App 的设计探索

    现代智能手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丰富实用的功能,比如平时颇为在意金钱去向的我,就是一个 手机记账 App 的使用者,曾经尝试过各种记账 App,但好像都有那么一点不满意,于是我就想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么一款 App 的话…

    2015-09-15
  • 【完整案例回顾】我是如何设计优化出更好用的航班筛选器的?

    作者:Sue(Product Designer in Singapore );译者:Perry 阿力(UXRen社区成员)   作为一个有18个国家的热情旅行者,最近发现自己预订了无数的航班,我发现航班一直是旅行日期的关键决定因素,因为它的价格波动…

    交互专题 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