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

来源:互联网的一些事 作者:读者投稿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在一个列表页上点击某个项,进入详情页,再从详情页返回列表页,应该是回到顶端还是回到原地?

返回到列表时,列表不应刷新、页面不应回到顶端,应该是返回原地,回到刚才离开的那个位置。

对于PC的网页,这个问题并不典型,因为,新链接是在原窗口打开还是在新窗口中打开,这都还没个定论,如果是在新窗口中打开,也就不存在返回列表页的情况了。

现在移动设备上,尤其是手机这么小的屏幕上,无节制的打开新窗口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是得在同一个窗口里打开详情页了,那么,从详情页返回列表后的问题也就更明显了。

PC网页、移动设备APP、软件…应该说,在所有数字产品中几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像是这个客户端: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点击了左侧某个项,右边开始播放,左侧tabs收起,再次打开左侧tabs时,其实也是列表返回后的问题。

  应该返回原地,因为…

刚才点进去看某一篇了,现在回来,很可能是想要继续往下看列表。而且,回到原地才最不陌生,在不陌生的页面上继续操作,才最不恐惧。

其实我觉得并不需要太多的说理由,因为原本就该如此。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列表就是一张张文件叠放在一起,每一张露出个标题来,从上往下捋(lǚ)着看,看到哪个标题感兴趣了,就拿出来看看,看完之后,接着往下看列表。

  展开、弹出详情使得返回原地看上去更合理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用这些形式展示详情,返回列表后列表保持不动显得更为理所应当。

如果弹出的详情页面更大些,充满整个屏幕,完全挡住列表,要再看到列表,就得点弹出窗口上的叉子,这与跳转到详情页就是一回事儿了。页面内的展开也是类似。这些应该说是更形象的展示方式,比起最原始的跳转页面,更形象了。

这些形式也与普通的跳转到详情页一样,列表保持不动,都要面对一些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才让更多的设计者选择了刷新页面,回到页顶。

  返回原地要面对的问题:

以前没移动设备,页面主要是PC的网页。返回后把重新载入页面,页面刷新了,也置顶了,这样做的好处:

1、可以展示更新了的内容;

2、知道当前位置。页顶的导航展示出了当前是在哪个页面,用户也知道现在是在页面顶端。

如果是返回原地,那这两个好处就没有了,变成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为了这两个好处而刷新、置顶,有点儿舍本逐末了。是否返回原地,判断依据应该是:怎么才是用户好理解的,用起来方便的。既然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做出些配套设施直接来解决问题就好了。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一、展示导航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展示出导航,让用户知道返回后回到的是哪个页面。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移动设备上,第一级的页面会用整行的导航,或在屏幕顶端,或在底端。二、三级的页面是有页面标题和返回按钮。移动设备上的产品层级通常不多,又有比较明确的设计规范,基本上,移动设备上的产品,确保返回后的页面展示清楚导航都能做的比较好。

对于PC软件,像上面看到的搜狐影视这样的客户端产品,展示清楚导航基本也没啥问题,内容的列表怎么滚动,导航或在上,或在左侧,不跟着滚动,一直都在。

对于PC网页,就比较悲催了。由于古代网页的技术局限,形成了现在网页的传统,所有内容都是在一整个页面里的,页面往下滚动,导航就滚出去了。不过现在也越来越多的网页产品不再拘泥于这个局限了,当导航要滚出屏幕时,让导航浮动起来,卡在页面最顶端,比如,淘宝的详情页。这虽然也不见得是最好的形式,但至少这是个有益的尝试。这个页面需要有导航,而不仅仅是这个页面的首屏需要有导航。

  配套设施二、用滚动条展示当前所在位置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设施一是为了展示当前页面在整个产品中的位置,设施二是为了展示清楚当前屏所显示的是此页面中的哪个部分,是页面内的导航。

其实并不需要强调要“用滚动条”,这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了,要的是展示清楚当前屏在整个页中的位置。不过,貌似除了滚动条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了。

现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中,右边的那个条,相比起传统意义上的滚动条,变窄了,也不能操作了,纯粹是为展示当前位置用的了。

IOS上的窄滚动条只在用户滚动列表时才出现,意思是说,你要滚动页面时才会需要了解当前位置,在阅读页面上内容时,并不需要窄滚动条。这个思路挺好的,对于小屏幕的移动设备,“适时出现”这个设计思路尤其有用。但是在返回列表这个时候,我觉得也还是应该忽现一下子。窄滚动条出现的原则应该是:需要的时候出现,而不是滚动屏幕时出现。

  配套设施三、提供“返回顶端”操作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回到了原地,这原地可能已经是列表很靠下的位置了,要回到顶端,触屏上连续向下翻动也好,pc上连续滚鼠标滚轮也好,都是体力活儿,而且是浪费体力的活儿。所以需要有个返回顶端功能,不过形式倒不必拘泥。

pc上有越来越多的网站给自己的长列表右下角加上“top”按钮了。移动设备上,如果总是在屏幕上贴个“top”按钮就太讨人嫌了,IOS提供了很隐蔽的top功能:点列表最上面分割线的区域。这也是个很智慧的方式。因为,操作系统是个针对熟手的产品,功能隐晦些,需要些学习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学会了以后,用起来效率很高。

  配套设施四、“新信息”提示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以前网页上返回直接就刷新页面,更新的内容就刷出来了。如果是返回原地,那么,有了新消息,就给及时告诉用户

用户是老板,面对着排成一列的大批文件,正在逐个文件标题的看,其中一些会抽出来仔细看。这时,又来了几分新文件,作为一位称职的秘书,应该怎么做?不告诉老板肯定不对;把文件放在文件长列的最前面并把老板直接拉过去,这也不好;应该告诉老板一声:“又来几份新的”如果能更体贴,还可以附加一句:“其中还有一份是特重要的某某项目的文件。”

称职的秘书就是我们的产品,有新消息时,应该提示,而且得让用户看见,目前的微博,移动设备的版本,会在屏幕底部的导航上显示出个数字,而网页版的只是在列表最上面多顶出来一行提示,只要页面滚下去了,就看不到这个提示了。

  配套设施五、跳去“新消息”之前的阅读位置,应该mark

交互设计学堂:细谈产品"返回原地"设计,互联网的一些事
  这个功能出现在用户去查看新消息之后,是上一个功能:“新信息”提示的补充。

用户点击了“新信息”的提示,去查看新信息了,看过了最新的之后,很有可能是要回到刚才中断的那个位置继续往下看。如果之前已经滚了好几屏了,那个位置就不那么容易找了。

这个功能是一个典型的为任务而设计的功能,完全是为了这种特定的任务情景而设计的,与产品的结构没什么关系。

之所以会想到这么个功能,源于对任务的罗列,我自己甚至将其成为“任务罗列法”,这个方法是这样的:在完成了产品基本架构设计的基础上,无限详尽的描述所有可能的任务,来检验现有的产品,确保重要任务很顺利,次要任务能达成,没有任务完不成。

  补充上以上五个配套设施, “返回原地”基本上就比较ok了。提供这五个个配套设施的基本思路是:

  1. 描述当前状况;

  2. 提供可行的操作。

设施一、导航,设施二、页面内导航,都是在展示当前状况。设施三、回到顶端,对于提供了可以做的操作。设施四、提示有新信息,即是描述状况同时也提供相应操作。设施五、mark之前的阅读位置,描述的是用户点击了新消息之前的状况,同时提供相应操作。

  “返回原地”的适用范围

对于PC、移动设备、网页、APP,“返回到原地”这个设计方案都是适用的,但在时间维度上,却不能无限制的扩大。

如果是昨天睡前刷过微博,在一个详情页关闭了微博APP,今天早上起来再打开微博APP,还要保证返回到列表页原地不动,恐怕价值就不大了。

“返回原地”隐含的前提是:刚才从这儿离开的,返回来时,用户应该多少还对位置有点儿印象。

“返回原地”目的是:用户继续浏览列表比较方便,如果昨天看过微博,今天早上起来再打开微博,恐怕“继续阅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这里讨论的是从列表离开的情况,如果不是列表页呢?如果是从一个首页,或者其他什么页面,进入某个下一级页面,然后再返回来,是不是也应该返回原地呢?

以列表为研究对象,是从比较简单也最常见的情况入手研究问题。搞清楚了之后,对于更复杂的情况,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些结论来做判断。

  扯远了…

关于“描述当前状况,提供可行的操作”,这里设计配套设施用到了。以前关于按钮应该表状态还是表操作曾经讨论过。对于有开/关两种状态的按钮,比如静音按钮,播放/暂停按钮,按钮上的图标应该表达怎样的含义?是表达“当前是有声状态”?还是表达“按这个按钮可以静音”?最完整的表现就是应该表现出:1、当前是什么状态;2、还能做什么操作。

在返回列表这个问题上又用到了这个理解。实际上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方式,对于一个系统,首先应该展示清楚当前是什么状况,比如:正在下载中,处于编辑状态,系统故障中…然后还需要根据当前状态提供对应的操作:正在下载,那应该提供中断操作;正在编辑状态中,提供编辑的功能;系统故障中,是不是可以刷新?

关于列表这种形式与现实的映射,这个理解,在这儿是为了辅助理解列表的返回,其实这种理解还有更多的价值,比如:列表与详情页之间的切换形式,列表页之间的切换形式,翻页与向下加载更多的取舍…

关于“用户是老板,产品是秘书”,这是一种对产品的定位,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这种角色定位不仅是对产品整体方向的把握这种抽象层面的指导,对于新消息该怎么提示这种具体设计也有价值。

当然,并不见得所有产品都得是秘书,也许你的产品是位专业的顾问,或者是热情洋溢的主持人。

关于“任务罗列法”,无限详尽的去描述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们平时也经常在设计完成后这样过一遍,看看能不能走通,但往往是检验的过于简单。我建议将这些任务的描述写下来,像写小说那样,几百字几千字,写着写着就能发现问题了。

有些产品,结构简单,但却会被反复使用,使用情景很多很复杂,比如:一个下载列表,一个邮件收件箱,对于这样的产品,任务罗列往往比较有用。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809/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09-27
下一篇 2014-09-27

相关推荐

  • 设计师保持画草图是个不错的习惯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的经验之谈。 我从不敢放眼将来长远的看过去若干年,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自己对很多事情不那么在意。其实我是个很安心于能让自己安心的事物的人,只是这样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少;自己所…

    2015-05-19
  • Axure RP软件安装教程

    Axure RP各种版本软件安装教程及下载地址: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UHDQmeQejc9OMg7t2gmzQ密码:n29o

    2018-04-29
  • 设计干货推荐|四类弹框的四大设计准则

    弹框是交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这类设计不仅考验交互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也能从产品看出整个团队的整体水平如何。这就是一个细节,但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2017-05-21
  • 帮你创造优质移动端UI的7项最佳实践

    在几年前,关于网页和APP谁做主导的话题还很热,但是现在看来,APP无疑已经是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主流了,它是用户最信赖的内容和功能的呈现方式。于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市场中,让你的APP在诸多同类中脱颖而出,并且让用户留在你的APP当中。留白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活跃的元素,而非被动存在的间隙和背景。—— Jan Tschichold小贴士:有效的移动端APP信息推送策略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推送机制,推送通知,电子邮件,应用内通知,新闻Feed等。多样化的信息推送通过合理的协调,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2017-05-15
  • 小白学Axure,这样学更高效,还能提升产品交互,更容易拿高薪

    众所周知,Axure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软件。BAT对于产品工作2-3年的面试者,均要求熟练使用Axure。别让Axure阻碍你的高薪产品路!别等面试时,才发现自己掌握不够。“起点学院&腾讯课堂”联合打造6周Axure实战班,第6期开启报名!从第1期到现在,1400多位同学学习成长,好评如潮。花3-5分钟了解,很快Axure对于你,就不再是问题。(真诚地说)先来看看学习效果全程实操,学完高效制作原型,做出高保真认真学完,原型效率提升,更...

    2018-03-04
  • 杜蕾斯158张经典海报设计,你眼中的污都是它的精华液!

    90集PS视频教程,点击下面二维码获取:来源:  LOGO大师(ID:logods)引言:转眼间2017年已经走过了一半,今天大大君扒一下老司机杜蕾斯经过半年“辛苦耕耘”究竟污了多少次。废话不多说,快坐稳,要发车了!杜蕾斯的官博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有点坏、有点情趣,有点流氓”的性情中人。他用轻松诙谐的手法传播普及性知识,特别是每次结合热点的海报作品,都能引发大家无尽的遐想。- 国际特别“日”篇 -#全球OK日# 无论大小,都OK!#世界...

    2018-03-07
  • Sketch 一定要会的那些快捷键

    Sketch的快捷键功能一般,不能自定义不说,关键的有点常用的快捷键都没有设置,所以我们就需要更好的利用好这些有快捷键的功能,今天我就来说下这些常用的快捷键   sketch的快捷键功能一般,不能自定义不说,…

    2015-04-20
  • 用户体验设计师常用的21款工具和应用

    工作在用户体验团队中会经常需要用到一些在线工具。对于UX的世界,不管你是一个新手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鸟,你都不应该停止寻找一些会让你的工作变得轻松的工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为你准备了21款有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工具。

    2017-05-29
  • 帮你梳理微交互的五个基本要素

    微交互应该火热了相当一段时间了。它成为话题中心很大程度是因为微交互所带来的令人动容的体验。如果说要界定微交互,那么它应该是围绕着用户完成单个任务前后而存在的微妙的交互和效果。小贴士:奖励机制是驱动用户的核心,奖励越强,产生的习惯效果也就越明显。小贴士:动效应当具有足够持久的生命力,所以设计的时候,应当思考它是否会在看过100次之后让人觉得厌烦?它是否清晰可见,或者完全无法引人注意?小贴士:用充满情感和人的姿态来同用户交流,这是让你的UI和交互变得更加温暖的最快的方式。小贴士:应当在你的设计中保持KISS原则(KISS 原则是用户体验的高层境界,简单地理解这句话,就是要把一个产品做得连白痴都会用,因而也被称为“懒人原则”),不要让那个你的微交互成为一个宏交互。

    2017-05-14
  • 怎么让引导不再是无用小透明?

    在接触一款新应用的时候用户常常会看到一些引导页,但在操作的时候直接当透明的就快速滑过或跳过了,这种时候,大家一定会有 “这些引导好无用啊”的无力感,目前甚至有着“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引导,说明该产品缺乏友好…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