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懂开发,严重脱节的设计是怎么影响开发的

编者按 :Anders Lassen 是 Fuse 的创始人兼首席行政官。Fuse 是一款面向设计师和开发者的本地应用工具套装。

移动应用现在已经变得十分普及,以至于技术圈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开发应用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过程。然而,当你揭开应用开发的帷幕时,你会看到一个充满预算超支,代码和素材的臃肿,以及开发进度延迟的艰苦历程。

上面提到的很多阻碍都是移动应用开发所独有的。现在的移动应用通常都会作为连接用户和公司之间的主要纽带。这就意味着移动应用设计涉及的人员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设计师本身、产品团队、市场人员、产品经理,甚至包括最终为应用开发提供资金的用户(或风险资本)——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大概了解真正的应用是如何在代码层面实现的。

这并不是说工程师是唯一能够理解应用开发过程的人——只是说大部分应用的策划阶段(也就是概念和设计)和制作应用所需的代码部署阶段(也就是开发)之间都存在严重的脱节。

应用开发过程的关键矛盾在于,负责部署最终代码的开发者和其他人之间在文化和技术上存在的差异。换句话说,技术圈的大多数人都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原因。下面我会向大家进一步解释这点。

执着于代码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

当我们谈论移动应用设计的时候,我们通常所指的是应用在 Photoshop 或者 InVison 和 Pixate 这些原型设计平台上面所呈现的形象,这些功能强大的视觉化工具可以展现出最终应用的外观和感觉。

但是这些平台与应用的基础代码其实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它们只能代表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最终成品,但是这种想象是有可能无法实现的。(例如大量的动画,高度可动的 UI 在视觉上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这些元素也许会增加几个月的开发时间。)

然而,开发公司经常会将精美的视觉设计作为应用的核心参考对象。(这点和网页设计很不一样,后者的 HTML/CSS 最终代码通常可以进行实时的原型设计。)

我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当你向客户展示原型设计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产品产生一个固定的印象,但是经过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之后,当他们将最终成品和当初通过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失望。

这点引出了一个相关的问题……

设计资源分配的矛盾

虽然原型设计可以确定应用的外观和功能,同时也是公司与客户和内部开发团队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它实际上也属于开发流程当中(成本很高)的一部分,而且它跟最终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一旦应用已经完成了代码部署,原型设计就没有价值了,也就是说,大量的开发时间和预算都花在了一些最终会被丢弃的东西上面。另外,设计一些不会出现在最终应用里面的功能也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

这种存在于原型和开发之间的脱节,意味着设计师可以轻易地想出一些动画、UI 概念和富媒体内容,但是它们几乎不可能通过代码实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设计师的时间和精力就被完全浪费了。当发现应用出现问题之后,他们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工作——在这个时候,原型的“终稿”往往已经通过了审批,应用也进入了开发阶段。

缺乏真实数据的设计

在原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总会挑选出一些数字、名称和图像,展示出用户输入内容在最终应用上的最佳效果。但是他们通常会忽略用户输入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和凌乱不堪的——其中部分内容可能会导致应用出现“走样”或者完全不可用的情况。(Dropbox 的乔什·帕克特(Josh Puckett)之前在 Medium 的一篇文章上生动地描述过这个问题 。)

不幸的是,数据和设计之间的冲突一般只能在应用公开测试阶段被发现,这已经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更坏的情况(也是更常见的情况)是应用已经上架 App Store,用户真正开始使用它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设计师和开发者通常都需要进行新一轮长时间的更新开发流程。

我们开发的是应用,而不是原型

为了应对这些难题,有人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法是让设计师学习编程。但是我的看法跟 杰西·韦弗尔(Jesse Weaver)一样,我们都认为这种做法既不可行,也难以接受。我们真正需要的对应用整体有更好的理解——从它的编程基础到表面的 UI 和艺术素材,并充分考虑到它在不同平台上真正运行的情况。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应用开发并非一个线性的过程,它不像是把一个设计好的应用直接交给开发者那么简单。相反,设计师和开发者之间需要通力协作,在打造出引人入胜的外观之余,他们还要保证这个外观的每一步都能够被实现出来。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应用作为自己的唯一产品,因此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应用开发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原文:Medium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7833/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5-08-04
下一篇 2015-08-05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脉络概要

    一般做交互设计师有的是刚毕业的时候就会去做。也有的是本身是做视觉设计的,然后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可能对交互设计感兴趣,所以呢,有时候对产品说,我想转交互行不行,那其实整体还是要看公司对你的角色的一个定位和是否给予的机会了。当然啦,很多机会是靠你自己去争取的,这个无论是在公司本身或者另外的公司,就自己去考量自己人生一个选择。一:什么是交互到底交互设计的一个定义是什么呢,因为了解一个新行业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他的定义,这样才是一个准确的、一个...

    2018-04-28
  • 大型的视觉设计系统都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并不是Facebook的每一个产品都能在独特性和统一性之间保持平衡,但是这个视觉设计系统确实让Facebook 向前越近了一大步。

    2017-04-27
  • 《交互设计专题二》——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本科教学汇报展 • 第二回

    《交互设计专题二》《交互设计专题二》课程针对智能化产品设计领域,鼓励设计背景的学生学习基本的软硬件技术,发掘产品需求,提出设计概念,开展设计研究,并亲自动手完成功能样机。经过5周的课程,7组共27名学生,完成了7个不同主题的设计和初步的功能样机实现。《交互设计专题二》只是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的初步尝试,在国内也鲜有既有模式可供借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设计展开过程、样机实现以及最后的课程设计汇报,都有不成熟的地方。因此,诚邀大家前来参观...

    2018-02-21
  • 如何以正确的姿势完成虚拟世界的互动?

    如果你还是个VR交互的小白;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三维世界交互的不同,却还没有突破的方法;这篇文章,值得收藏、细读

    2017-05-15
  • 4种用户体验研究方法,提升最优化测试

    本文讲述的是户研究与A/B测试相结合,发现问题的真实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判断处理。“实验可以证实一个理论,但实验永远无法创造出一个理论。   ” —— 爱因斯坦

    2017-05-09
  • 关于加载设计,你要知道的8种策略和4种样式

    加载的作用在于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同时及时的向用户反馈当前的系统状态,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2017-04-27
  • 从情景出发的可用性设计

    设计文章 / 交互设计 | 来源:TID | 作者:stephyl 前言         为了优化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产品团队经常做很多事情: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竞品分析…然后给交互设计师提需求,让交互设计师把需求转化为可用的功能…

    2014-12-01
  • 一个至今没做出靠谱好产品的产品经理是这样活着的

    本文来自一位女性PM,她自称X小姐,08年开始入行折腾 我是一个没做过成功产品的产品经理,至今负责过的项目并不少,但不是夭折就是已经奄奄一息。我不是王兴,不是张小龙,不是老罗,更不是乔布斯。夜深人静的时候…

    交互设计 2014-12-24
  • 【用户体验】机器人教练:第三季!

    【本文转自:哈尔滨腾达集团驾校】WELCOME TO TENGDA我们的腾达欢迎来到腾达驾校机器人教学活动已经举办了两期,机器人教学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热潮,同时也在学员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学员反响热烈,有越来越多的学员通过此次活动认识了机器人教练,并且想来体验一下机器人教练的庐山真面目。近一周的科二学习,可累坏了学员们、也累坏了教练。在此对大家说一句:大家辛苦了!经过几天风吹日晒,我们的科二学习已经正式接近尾声,本周最后一个科目的练...

    2018-04-23
  • 精髓干货!一组精挑细选的用户体验设计网站和书目

    精髓干货!一组精挑细选的用户体验设计网站和书目 学校可以为你传授很多知识,但是有些职业学校教不来,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程序员鼓励师这样的职业都在此列。这样的职业通常都有几个显著的特性…

    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