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设计:存在于无形当中

东东导读:对于社交类产品来说,优秀的设计,应该是不争强好胜般凸显在用户面前的,而电商类和社交类产品很不一样,电商类的产品经理想的首先是GMV(成交金额),一切是为着GMV转的举例:用户刚购买了眼镜,那么给用户推荐眼镜盒,而不是推荐洗脚盆;用户刚订了周六上午的话剧,那么给用户推荐话剧院旁边的餐厅,而不是继续推荐其他的话剧;当用户刚购买了一张飞往巴黎的机票,那么给用户推荐机场的接送机,而不是一股脑的推荐旅游产品。举例:用户明天飞往曼谷,提前一天发短信提醒用户航班信息,告知用户曼谷明天的天气,若有紧急新闻事件也可一并告知(比如曼谷突然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只要跟用户切身相关的,请第一时间告知用户)。然后顺带可以推荐接送机服务。


东东导读:对于社交类产品来说,优秀的设计,应该是不争强好胜般凸显在用户面前的,而电商类和社交类产品很不一样,电商类的产品经理想的首先是GMV(成交金额),一切是为着GMV转的

好的设计:存在于无形当中

刚看了《Pony对QQMail的邮件摘录-腾讯广研院》,对于Pony的一些观点很认同。结合自己最近两年的电商产品经验聊一下。

对于社交类产品来说,优秀的设计,应该是不争强好胜般凸显在用户面前的,它是含蓄的、低调的,润物细无声的…

比如:快速选择发送图片的功能

好的设计:存在于无形当中

不需要这个功能的时候,它不会出现,不会产生任何的干扰。而在需要它的时候,它适宜的出现,让人倍感贴心。

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论,我一直在想它如何适用于电商类的产品。

而电商类和社交类产品很不一样:

电商类的产品经理想的首先是GMV(成交金额),一切是为着GMV转的,大家绞尽脑汁想的也是如何提高网站的GMV。于是电商类才会有这样那样的促销活动,无中生有的创造出一个“双11”、“年终大促”…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从而提高GMV。

更有甚者,比如“唯品会”,用户下单后,需要在20分钟内提交订单,30分钟内付款,超过时间订单会消失。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刺激用户尽快付款,完成交易,实现GMV。(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控制“库存”,因为“库存”就是利润!)

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用户是不需要“20分钟内提交订单,30分钟内付款”的,这个体验太糟糕了。如果一切以“用户体验”为重,那么是不是需要去掉这个功能?

但实际上,唯品会却一直没有去掉这个功能,一直保留着它。我相信从他们内部的数据上来看,这个功能一定会给唯品会的GMV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的工作中,数据呈现出来是正确的事情,我们是应该坚持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社交类”与“电商类”的不同。

社交类:以用户体验为思考的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数据有: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留存率

电商类:以最大化利润为思考的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数据有: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商品覆盖、GMV

社交类提高用户体验,是为了让用户继续使用他们的产品,只要提高了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留存率,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电商类却是为了让用户购买他们的商品,如何反复的刺激吸引用户产生购买,提高转化,最终提高GMV,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电商类的体验普遍要比社交类差很多,这是事实。

但不是不可以改善的!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作为一个产品人。我们一直追求的是服务于用户,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

1、给用户他/她会需要的

举例:用户刚购买了眼镜,那么给用户推荐眼镜盒,而不是推荐洗脚盆;用户刚订了周六上午的话剧,那么给用户推荐话剧院旁边的餐厅,而不是继续推荐其他的话剧;当用户刚购买了一张飞往巴黎的机票,那么给用户推荐机场的接送机,而不是一股脑的推荐旅游产品。

这只是一种思路,可以灵活应用到不同的产品设计中去。

2、 有感情的帮忙用户,让用户感觉良好的前提下再推荐商品

举例:用户明天飞往曼谷,提前一天发短信提醒用户航班信息,告知用户曼谷明天的天气,若有紧急新闻事件也可一并告知(比如曼谷突然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只要跟用户切身相关的,请第一时间告知用户)。然后顺带可以推荐接送机服务。

我们的供应商曾做过这样一个活动:泰国免费接送机,把用户从机场送往酒店的途中,给用户发传单,如果需要传单上的什么包车、导游服务,可以打电话联系,非强制性,全看你需要。还可以帮你买泰国当地的水果,在你走的那一天,给你包装好,送到机场,在你登机时带走,结果生意非常火爆~

不要为了提高转化,刺激用户消费而刻意强制性的去做什么,那给用户的感觉是很糟糕的。思考一下用户需要的会是什么,给用户他需要的,以一个在想法帮助用户的思路为出发点,这样既提高转化,同时给用户的体验会好很多~

本文作者:@小和;来源:简书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85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3 03:27
下一篇 2017-06-03

相关推荐

  • 用通俗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是「交互设计」

    通常来说,拥有成熟产品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会设有交互设计岗位,这个岗位在近几年的招聘市场上也越炒越火。不同于视觉设计师有可视化的作品展示,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大多无法直观可视化或出于保密性难以对外展示,所以在大众心目中始终是神秘的存在。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眼中的交互是什么样的。文章的目的是帮助对交互设计不太了解,但工作相关或对此感兴趣的人对交互设计进行基础入门的了解,所以采用了尽量平实简单的描述方式,以帮助大家快速理...

    2018-04-11
  • 腾讯2016年度7个创新功能,你最爱哪个?

    作者:腾讯   那么,在你眼里,创新是什么样的? 是对产品的颠覆式变革?是将原有技术植入新的领域?是新的产品和领域的开拓?抑或,只是某一个让你会心一笑的新功能? 在腾讯,每月都有微创新奖的评选,在内部开启…

    交互专题 2017-08-07
  • 在007里的用户体验是“爽”还是“不爽”

    有一天在微信上和007社群的班级一位同学聊天,一通天南海北的乱扯后,话题就回到007这个社群上了,因为这段时间我参与007社群的一些活动,对这个话题特别敏感,然而他却流露出对这个社群的很多不满意,我们之间的一段对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很久。对了,这两天你看了你们小组的信息了吗?小组信息?刚看,不过我最近在考虑要不要直接退出007,感觉没意思,也啥时间整这些了。那你当初为啥参加007啊?没啥,就是觉得应该养成一个写作的习惯以及可以认识一些稍微志...

    2018-04-11
  • 提升体验,要懂心理学之行为主义(一)

    有时我在设计用户体验的时候,在想,什么体验对用户来说是重要的?什么才是真正吸引用户?怎么样才能让用户,甚至会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上瘾呢?

    2017-05-20
  • 做交互方案时,请注意检查这4个点

    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到底什么程度才能算得上是“专业”?成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是否有方法与捷径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今天我分享的内容还不敢称之为体系,只能说是几个小小的经验吧,希望能给正在奔向专业路上的你有所启发。

    2017-05-11
  • 这个按钮不简单

    Slack 将保存时的「状态提示」设计在了同一按钮中。Flava 通过按钮的不同状态将「删除」与「确认」两个操作结合在了一起。Arent & Pyke 巧妙的将进度提示设计在了提交按钮中。Fantastical 2 利用了 iOS 的 Switch Button 来对 Event 和 Reminder 两种类型进行切换,并在按钮中加入了相应的图标用以识别。Wifeel 将 iOS 和 Android 版 App 的下载按钮统一设计在了一个按钮中。Tidy 在进行「归档」和「添加至相册」操作时,会在顶部以同色的方式来标识所对应的操作按钮。在 Tumblr 中关注某个用户时,「Follow」按钮会变为当前用户的头像并以一个小动画来作为关注成功的提示。

    2017-06-05
  • 2017年交互设计的10大趋势

    UI 设计的趋势是变化非常快的,有的时候我们的脚步总是可能慢了一拍。 随着 2016 年接近尾声,Lin. 为大家整理了外网大牛 Jamie Leeson 总结的 2017 年 UI 设计的 10 个重要的趋势。01. 沉浸式的全屏视频Campos Cof…

    2017-08-02
  • 减少认知过载的6个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作者:Danny Halarewich(译者:Iris_Uu)   导读: 文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手,分析了在交互设计过程中时常会犯得几种错误,一些平时稀松见惯的设计方式也都在这儿找到了比较理性的依据。设计是门科学,我们需要掌…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米尔顿格拉泽谈动态设计

    上周我参加了谷歌的I/O大会,加入了一个关于跨平台设计的小组座谈,这一次会议有非常多有趣的新事物,让人有种第一次走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上一样的惊奇。

    201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