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用户至上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用户价值=用户收益-用户成本用户价值=用户收益-用户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备选产品用户收益-备选产品用户成本。

当我们在讨论用户至上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做互联网的,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用户至上,用户体验一定要爽。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用户体验是什么东西?以我工作中的观察,并不见得有多少,更为常见的是下面三种情况:

  • 流于形式:如同贪官庸官高喊的“为人民服务”;
  • 脱离一线:将用户体验建立在自我YY的用户需求之上;
  • 忽视竞争:把用户都想象为水深火热中等待自己去拯救的劳苦大众。

我个人一直认为,选择比执行重要99倍,方法与能力是执行力的基础,而思维是选择的基础,选择错了,执行力越强,只能是错得越深。

用户价值建立在竞争对手身上

用户有需求,然后我们为用户提供产品,通常,我们会把用户价值理解为:

用户价值=用户收益-用户成本

即用户价值等于获取某个产品得到的收益,减去获取某个产品付出的成本。

很多人做产品做业务的时候,都是这样去想的,客户有价值100元 的需求,那么只要我们的产品售价80元,客户就会买我们的产品,因为他有20元的收益啊!

这个逻辑既正确又不正确,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竞争这个前提。在供方市场,比如家里的自来水,你没得选择,卖多少你都得买账,但在需方市场,你有选择,这家大白菜贵了,你可以到隔壁家买去。

因此,竞争环境下正确的公式应该是这样的:

用户价值=用户收益-用户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即放弃备选产品所造成的损失,用公式表示:

机会成本=备选产品用户收益-备选产品用户成本。

举例来说:我有价值100元的需求,卖家A的产品卖80元,卖家B的产品卖70元,我选了卖家B的产品,我获得了30元的收益,但是卖家B创造的价值是10,而不是30。

在供方市场,机会成本为0,因为你没有备选;在需方市场,机会成本不为零,因为你有各种备选产品。

真正的用户价值,产生于比较,产生于进步,产生于创新,产生于竞争对手,而非产生于制造。

很多人说国家经济不好是因为生产力过剩,傻帽,你年产1000万台诺基亚手机那叫生产力过剩,你年产1000万台iPhone那就叫生产力优势。

找用户需求和找竞争对手同等重要

或者我们说找竞争对手更重要,因为用户需求大家都会想到,但缺经常忽略竞争对手。

如果你是个卖苹果的,你的对手就是隔壁卖苹果的么?

当用户要买苹果时,你们就互为竞争对手,当用户要买水果时,卖橙子西瓜的也是你竞争对手,当用户要买点好吃的东西时,卖糕点小吃零食的也是你的竞争对手。

找准你的目标用户,用标签、场景来区分用户群,找准每个用户群背后的需求点,是我们创造用户价值的基础。

基于需求寻找你的竞争对手,分析对方产品的机会成本,是我们创造竞争力/创造价值的基础。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虚,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出来都能说一通,然并卵,那么你就当我耍耍嘴皮子好了。

至于如果做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竞争调研,如何用数据建模分析,这些都是具体的方法论与技能,如果没有脑海里面竞争思维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妄谈这些执行力何用呢?

互联网红利在于降低可选项的获取成本

互联网的本质红利,在于建立连接,并通过连接,持续地降低人们获取更多选择的成本。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用户现在能低成本地找到更多替代你的竞品啦!

每一种选择,均有获取成本与产品成本。我们要吃麦当劳时,我们会选择最近的麦当劳,而不会选择去更远的麦当劳,同样的选择,价格一样产品一样,但是获取成本不一样,我们都会算这笔账。

当我们要使用一次家庭保洁时,我们会选择58到家或者阿姨帮,不仅仅是因为价格和服务品质更好,也是因为获取成本更低,家政公司得找,找到得谈;谈完还不一定能用,还得再找,最终决定,还不一定比58到家的更好。

当我们在比较58到家和阿姨帮的时候,用户的获取成本基本无差别,这个时候我们比较收益,比如我们对比价格看哪家有补贴有优惠券有搞活动,通过看评价口碑来比较服务品质,我们看哪家更快上门等等。

你问我如果58到家和阿姨帮贴身肉搏,啥都一样怎么办?好吧,如果我用过其中一家,觉得好,我就继续用,觉得不好,我就换另外一家。如果两家都没用过,那就随机选一家。

但是,无论如何我不会选另外一家对我而言价值更低的。

所以,你需要持续地追踪以及跟进你的竞争对手,才有机会超越或拉大距离,才有机会最终胜出。

当然,这只是机会而已,市场竞争,前端拼的是产品,后端拼的是现金流。现金流决定于成本,成本决定于产品价值,产品价值决定于竞争对手。

 

本文由 @huangxueya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15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31 15:46
下一篇 2017-05-31 17:06

相关推荐

  • 产品学习——用户体验要素

    最近看完了这边和产品相关的书籍——《用户体验要素》,读完之后感觉这本书写的挺好。下面做了一些思维导图,做的比较详细,这样就可以当做是读书笔记了。自己的不足:1,读起来的困难是这本书翻译的不是特别好,所以为了理清楚这个本的脉络,还是花费了比预期要久的时间。2,是第一次使用xmind,在一边做思维导图,一边学习使用xmind上面花费了一些时间。3,是专注度还是不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做一件事的时间就会拖的太久。第一章:用户体验为什么...

    2018-02-23
  • 无形的设计!聊聊为应用创建「一致性设计」的几个原则

    「一致性」可以理解为统一或者更通俗的规范,这篇文章有一定深度,作者从多方面阐述了一致性对于UI设计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为应用创建“一致性设计”的几个原则。下面让我们来阅读发表在Medium上的,由交互设计师兼工程师的Joe Toscano创作的文章。我们在创造某些体验后,需要一些理由给它们做出定义。伟大的设计是无形的,因为他们具有一致性,并让人熟悉。

    2017-05-24
  • 交互设计|回复评论功能设计

    力匕小2在思考简单可行的产品方法论阝勹廴匚之前已经写过两篇有关评论的文章了,最近再次设计评论功能,发现“回复评论”的交互设计也有很多细节值得体会,而之前的两篇文章没有提到,所以这篇文章就来分享下“回复评论”的交互设计。我们首先来看下几种评论的展示位置。1. 内容详情页展示全部评论内容如果你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就是一篇文章,而评论内容又比较丰富,浏览性又很高,那么评论内容可以完全展示在内容下方,比如微博的每条微博详情页,今日头条、36氪、...

    2018-03-02
  • 掌握这六步,每个人都可以是体验分析专家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成为商业的驱动力。那么当我们进入一个行业、拿到一个产品,如何从体验角度去分析和判断进而从体验角度进行驱动?莫急!! 本文简单总结作者多年奋战在体验第一线的理论和实战经验,送给大家一套清晰简便的分析方法。

    2017-05-25
  • 交互模型的构建方法

    交互建模用来对应用当中的交互模式进行定义,它同时还诠释了这些交互模式是以怎样的方式被整合成为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容易被用户理解的交互模型的。我们曾经在第二章里对iOS交互环境的概念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解析…

    2014-12-01
  • 刺猬公社招聘汇 | 通往offer之路

    ■更多招聘信息,以及1对1职业咨询,尽在offer之路。扫描上图二维码,即刻加入!本期招聘概览北京:商业新媒体  中国国家地理  北大出版社  音悦台  华谊兄弟    光合映画腾讯研究院猫眼电影  一点资讯  人民日报  摄影之友  经济观察报智云图  鱼眼视频上海:GQ杂志爱奇艺(绿色为正职,黑色为实习,红色可转正)全职信息1  商业新媒体 | 新媒体采编来源:@商业新媒体岗位职责1.关注并监测娱乐内容营销行业内的最新动态,策划行业...

    2018-04-08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阿兰·库珀(交互设计之父)1、费茨定律(Fitts’ Law)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S+1)。T指的是:移动设备所需时长;S指的是:目标区域的面积大小。D指的是:设备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a、b指的是:经验参数,它们依赖于具体的指点设备的物理特性,以及操作人员和环境等...

    2018-02-03
  • 交互设计自学攻略

    交互设计是一个现在很热的岗位,工资待遇,发展前景都比较好。一些学工业设计,计算机,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人都想加入其中。 但国内大学只有少量开设相关的专业,而且集中在设计名校,如(清华,西交大,北理,江南…

    2015-08-19
  • 设计师如何使用用户研究优化A/B测试

    作者:Jennifer Cardello; 编译:霍诗雨@ 点融黑帮   一、A/B 分类测试 A/B分类测试使得网站可以通过比较同一网页的不同设计,来决定其中哪些设计将产生最好的结果。在A/B测试中用到的指标是微观和宏观的转化率。 …

    交互专题 2017-08-07
  • UED设计流程和方法

    看惯了淘宝阿里旺旺的UED团队做的图,突然有点冲动,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UED。没有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专门的UED团队成员,但我们凭着自己团队合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客户端UED。 1、需求调研…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