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交互新手小记 | 交互工作流程的梳理

头疼就是脑子里有什么正在激烈地进行改变,可能就是你从困难上学会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人


头疼就是脑子里有什么正在激烈地进行改变,可能就是你从困难上学会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人

阿里交互新手小记 | 交互工作流程的梳理

大公司都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人多。在人多之后,就导致更加细致的工作分工,即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不同模块的工人负责自己模块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因此,目前所在UED团队的构成,就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以及前端开发等职能独立出来,不仅提升了设计方案的质量,也提高了效率(这效率的保证是基于PD不改需求。

那么,作为流程一环的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的流程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与PD沟通需求

作为资源方的UED团队,流程的第一步就是与PD沟通。这部分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要了解产品需求的背景(因为经常拥抱变化,所以负责的产品也会经常变动。因此,换了产品之后需要及时了解产品的比较全面的背景)。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需求,即背后的用户需求以及业务需求是什么?

要了解用户需求是要知道,产品经理所提的产品需求究竟是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比如,用户想在墙上有个挂钩,一些人想的是给他锤子和钉子自己做一个,但还有些人想了可以粘在墙上的挂钩,用户一粘就有挂钩了。两者看来,后者更简单,所以应该这样满足用户需求比较好。但是,还忽略了一点,就是用户用这个挂钩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个挂钩是用来挂重物的,那这就超出了粘在墙上挂钩的承重能力了,所以这时反而应该用锤子和钉子来做一个牢固的挂钩更合适。这才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问题。

而要了解业务需求,则是要明白当下公司需要的是什么。因为,需求的背后带着公司的考量,常常带着很重要的商业目的。比如,最近业务上有个需求要凸显新功能。因此,这就要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将这个功能呈现给用户,使其在一进入到产品内就可以清楚的知晓新版本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功能。但是,问题在于依据用户正常的使用逻辑,该新功能应该是属于原有功能之下的一个子功能。这样单独展示甚至与原有功能并列展示,并不符合架构逻辑。这个矛盾的出现就引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交互设计师该如何平衡用户和业务,甚至是技术。简单讲,就是优先从用户角度思考(to c和to b的用户考虑的点是不同的),然后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将业务需求尽可能地体现,最后才是技术问题的妥协(毕竟很多技术问题是时间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第二步:梳理需求

从用户体验五要素的角度来讲,第一步是了解战略层和范围层,知道面对的用户是谁,公司要做的是什么事,要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而第二步就是确定结构层,这里就包含了两类:一是内容型,要明确放哪些内容类型;二是功能型,要明确功能操作的逻辑顺序。这些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举例来说,微博是一个典型的内容型例子。其“我的首页”包含两大类主要类型内容:一是关注的信息;二是推荐的信息。关注的信息呈现在页面中间的主信息流当中,占据了主信息流当中99%的内容;推荐的信息则又大致分为两类:

  • 一是推广
  • 二是推荐

推广就是广告,也是呈现在页面中间的主信息流当中,夹杂在用户关注的信息流当中。这里商业价值较大。而推荐则呈现在页面右侧,主要从全网热门以及朋友关注的角度来进行内容推荐,这里的内容又有所细分,如电影、话题等。这样的内容选取一方面保证是用户感兴趣的,另一方面可以拓宽用户更多感兴趣的内容,让其更加动态地去获得信息内容。而淘宝下单支付就是一个功能型的例子,用户挑选好商品之后立即购买,进入到订单信息填写页面,提交后进入到支付宝支付,支付完成就等待卖家发货,之后收货、退款、维权等都是一系列功能。这些都有非常明确的操作路径,而且是有非常明确的任务目的。

那么,如何对这些进行梳理呢?

基于前面与PD的讨论,以及自己对相关竞品的参考,心里会大致有些想法。所以,要做的是将这些想法具体描述出来。对于内容型的梳理,我会用脑图将内容分层级进行罗列,这样会有一个明确的类别结构图。而对于功能型的梳理,则画出简单的页面逻辑图,整个流程就会非常明确。

第三步:产出交互稿

这一步是把前面两步的想法具体表现出来,以能够让人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述。可以是手绘稿、可以是低保真、也可以是高保真,只要能够让PD、视觉以及开发等明白你的意思就好。

在这一步,会进行反复的修改。不同的人会有想到一些问题,包括极限情况(貌似开发以及测试最喜欢这么做了)。得到最终版本之后,就进入了视觉和开发阶段。

第四步:跟进

其实这一步跟进包含两块内容:对开发情况的跟进,因为在产品真正在开发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一些极限条件下的错误情况的处理、时间因素导致技术不能按时完成原有方案等等。所以会对方案进行修改,这时就要及时跟进,提出新的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上述的变动就产生了第二块内容的跟进,即对交互稿的跟进,因为方案的变动要及时对交互稿进行修改、补充以及一些说明。这样才能完整地记录整个产品迭代或项目开发的过程。

跟进到产品迭代版本或项目上线,这整个阶段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后面,就是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的一个回顾。从中获得了什么,有所反思才能有所成长。

上述工作流程只是我较为普遍的工作状态。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自发项目,可能就需要自己即作为PD的角色又要充当交互设计师的角色。另外,有时候自己也并没有完全做到上述的一些事情,有时也会没有及时跟进交互稿的更新。在这也算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提醒,以后尽量要做的这一点。

以上~

 

作者@祭酒1990

来源@简书

本文由 @祭酒1990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19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3 10:26
下一篇 2017-05-23 12:36

相关推荐

  • 【设计观点】如何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角度构建设计形态?

    目标:现时代设计师不应只看到美感,从长远而言,需要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构建设计形态。 资料:交互设计精粹,用户体验五线谱,集创思维矩阵-纯色。 分享:星夜Design 现时代的设计师不应只看到…

    2016-08-30
  • iOS 9人机界面指南(二):设计策略

    译者注:本文译自苹果官方人机界面指南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2015年10 月21日),由腾讯ISUX设计师翻译整理,非发文者一人之作。译文首发于ISUX博客,如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错误与疏漏之处,欢迎不吝指出。后续章节会陆续更新,敬请期待。

    2017-06-01
  • 抽丝剥茧做设计:结构化思维初体验

    我们面对熟悉的问题能迎刃而解,陌生的问题却无从下手。原因是什么?其实是大脑对熟悉问题有已存在的解决结构,而对陌生问题,需要抽丝剥茧重新建立。结构化思维带你快刀斩乱麻,只需四步,建立清晰结构,完美解决未知问题。结构化思维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高效地开展,取得高绩效。(引自百度百科)

    2017-04-28
  • 从细节看分析-购物车的跳转设计

      小编推荐:难得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还有不同观点的,本文是一篇关于购物车到底应该是本页弹窗还是页面跳转的讨论,如果你也喜欢从细节入手考虑问题,一定要看呦。 问题: 点击产品详情页面的”添…

    2015-12-23
  • 国外的视觉设计好在哪里?

    最近为了团队能做好产品首页设计,我研究了很多国外to B类的相关产品设计。发现国外这类设计作品在整体水准上比国内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国内to B产品起步较晚,在设计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而这种差距和设计技法没有太多关系,更多的是对产品个性的把握和传达。

    2017-06-01
  • 营销型网站建设如何优化网站, 提高用户体验!

    营销型网站建设如何优化网站, 提高用户体验!据相关研究表明:当页面加载时间从 1 秒到 3 秒,跳出的机会增加了30%左右。1s到5s的机会增加到90%,如果你的网站需要10s的加载,跳出的机会将会超过120%。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此有效的提高网站加载速度,对于搜索引擎优化而言很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页面加载速度呢?  首选,我们需要对已知网站速度测试,总结归纳问题:其次,制定相应的整改策略:1、开启MIP百度对于MIP的...

    2018-04-11
  • 需要产品经理用心做好的交互体验:「开关」

    现在的产品越发变得精细且有人情味,一个小小的弹框,提示都是接触用户,实现人机交互的入口,善用弹窗、提示让用户感知你的贴心和用心,往往是产品被用户喜欢并快速爱上的美好开始。不要忽视产品体验的每一个细节,在尽可能做好的点都用心做,产品也才会有生命和呼吸。

    2017-05-04
  • Fitbit:一份用户体验案例研究

    当谈论到锻炼时,这个世界上有三类人:每时每刻都在健身的健康达人;那些一天中全部锻炼内容就是从前门走到车里,每天在沙发看电视的人们;在这两者之间,想变的健康强壮但缺少一些动力去健身房的人(又称在屁股上踢一脚才行动的人)。 我,和我知道的大多数人一样,都是第三种类型的人。我们被称为是

    微信热点 2018-03-31
  •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新乡重夫:防错原则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发现了这篇老文,内容很精彩,翻译下与大家分享。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文章要系统的看。 目录:【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关于交互设计法则“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交…

    2015-08-27
  • 一个完整的交互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看到这个图,其实很清楚了,研发先行不是最好的路线。产品、UI设计师以及后续研发调整的工作量很大。那么,一个完整的交互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产品的五个用户体验的要素     用…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