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

在一个流程设计里,梳理接触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接触点梳理好了,才有可能画好一个完善的流程图。信息触点——操作触点——信息触点


在一个流程设计里,梳理接触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接触点梳理好了,才有可能画好一个完善的流程图。

初探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

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三个字“接触点”,或者简称“触点“。那什么是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呢?(下文简称触点)

初探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

一、触点的定义

用户与产品发生交互的关键点。

举个例子:你在简书app上浏览一篇文章的时候,“看到的文字”、“点击收藏按钮”,这些都是所谓的触点。

二、触点的分类

触点分为两种:“信息触点”与“操作触点“(当然这是我自己定义的,你也可以定义其它叫法)。

  • 信息触点是指文字、图片等查看阅读的信息内容;
  • 操作触点是指按钮、图标等可操作的控件。

举个例子,下面这张“迅雷下载”图片:

初探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

“匠人心作,简约而不简单“、“立即下载按钮”、“迅雷的图标”都属于用户与产品发生交互的关键点,也就是所谓的触点。而文字信息和图标信息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触点”,立即下载按钮则是“操作触点”。

三、触点的来源?

触点来自哪里呢?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个常用的专业术语——用户场景。

什么是用户场景?

简单来说,用户场景就是描述用户完成一项任务的故事。

举个例子:王某某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后要点击查看并回复,这就是一个任务,而我们将王某某执行这个任务的过程描述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所谓的用户场景。

详细的来说就是:“王某某收到一封新邮件,打开邮件后进入详情,原来是同事没有ps绿化包,问王某某有没有,王某某点击回复并告知“有”,然后添加ps绿化包的附件,点击发送,收到了“发送成功”的反馈后,王某某退出电子邮件。”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用户场景,而触点就来源于这里。比如:看到同事发来的邮件内容(信息触点)、点击回复按钮(操作触点)、点击添加附件按钮(操作触点)。

四、触点的模式

初探用户体验中的接触点

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信息触点与操作触点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还是迅雷下载这个例子,我们看了迅雷简介的信息后,导致我们去点击下载按钮的行为,而点击下载按钮后,又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信息。

我将上述触点模式定义为:

信息触点——操作触点——信息触点

当然这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模式,“信息触点——信息触点”、“操作触点——操作触点”这些也都会经常用到。

五、触点的作用

再举王某某查看邮件并回复的那个例子,我们将这个用户场景整个操作步骤梳理出来:“查看邮件列表信息——点击列表进入详情——查看详情——点击回复——输入“有”——添加附件——点击发送——发送成功反馈——退出邮件。”

当我们把整个流程的触点全部列举出来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全局都在自己的把控当中,每一个关键性的触点都是我们的机会点。例如:查看邮件列表的时候,为了阅读更加清晰,是否可以采用卡片的形式;再例如:发送成功后的反馈,哪些反馈用户会更易接受,是像qq邮箱那样状态栏提示发送成功的文字,还是直接声音提示等等,这些都是后面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一个流程设计里,梳理触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梳理好触点,才有可能画好一个完善的流程图。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触点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把控全局,寻找更多的机会点,从而完成一个优秀全面的流程设计!

以上就是我目前对于触点的一些简单了解,有哪些不对或者不妥善的地方,欢迎点评指正!

 

作者:菜心(微信号:410628210   微信公众号:菜心设计铺),华为用户体验设计师(主视觉),3年设计经验,参与华为Welink、3MS等多个项目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

本文由 @菜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54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5 00:33
下一篇 2017-05-15 02:38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今天这篇文章,将全面介绍「卡片式设计」,看完之后,你会知道为什么爱用的 app 都喜欢用这样的设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思考用户会如何使用他的拇指在界面上交互。所以,界面内容的大小一定不要让用户在交互时感到不适。——译者注注:Masonry 是一个对系统 NSLayoutConstraint 进行封装的第三方自动布局框架,采用链式编程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 API。

    2017-05-04
  • 浅谈图型菜单与文字菜单

    写这篇文章最初的想法是来自我看过的一篇关于汉字与英文阅读习惯差异的文章,可惜现在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找不到那篇文章了(有知道的人请务必私信我)。

    2017-06-03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第十九天

    昨天M+头痛,8点下班回来做分享PPT做到11点半倒头就睡了,忘记了写每日…拖延症真是害人,周日拖了一天只写了大纲,周一做了白PPT,今天又加班到10点把完整的PPT做了,明天晚上演练一下。因为一天的拖延,整个一周都…

    交互专题 2015-08-20
  • 微信交互设计

    微信交互设计看点01一: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简称ID)在使用网站(软件、产品、各种服务)的时候,使用过程中的感觉就是一种交互体验。情感化交互设计意义: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会让用户感到更加亲切,自然.体现:交互界面(视觉),交互功能特质(感情),交互操作方式(惊喜)二:温暖感诉求(孤独和希望的对比||现实和理想的对比)登录页面====用心经营,寻找温暖感发现页面(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附近的人)简单感诉求联系老...

    2018-03-17
  • 3分钟带你掌握11个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本文作者将来总结一下各个控件的特点,方便各位更好的理解这些控件。(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警告框(Alerts)对比)(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
    (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底部浮层(上))
    (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底部浮层(下))(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2017-04-30
  • 设计基础:细说“十大可用性原则”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给交互设计师带来益阳的设计思考,但对于新人来说,这并不好理解。为此,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经验以及一些案例,与大家聊聊“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enjoy~尼尔森(Jakob Nielsen)是一位人机交互学博士,于1995年1月1日发表了「十大可用性原则」。1995年以来,他通过自己的 Alertbox 邮件列表以及useit.com 网站,向成千上万的 Web 设计师传授 Web 易用性方面的知识,尽管他的一些观点可能带来争议,至少在 Web 设计师眼中,他是 Web 易用性领域的顶尖领袖。

    2017-04-27
  • 音控音乐播放器"乐流":最懂你的播放器

    不得不说最近这个简单到极致的音乐播放器已经在你的身边成为了话题,大家在讨论这个新颖的设计,我很早就关注到这个爱派派了,最近安卓版也上线了,下载下来做了一番体验,我从UE交互进行了解析,看看这款爱派派做…

    2014-11-17
  • 色彩系列|解读“黑色”在电商设计中的运用

    鉴于在之前的一篇文章“5招带你玩转电商最常用的色彩搭配!”里我讲到了关于热闹促销型的电商设计最常用的颜色“红色”在电商设计里的运用,那么今天我就讲一下热闹促销型的电商设计最忌讳的颜色“黑色”在电商设计里的运用吧。

    2017-04-29
  • 重温《别让我思考》,这本书到底告诉了我什么【UXRen译#141】

      作者:Nick Kellingley(交互设计基金会社区经理)| 译者:天蛙,审校:xing   《Don’t Make Me Think》是人机交互和易用性工程师Steve Krug写的一本书的书名(中文版本的书名是《点石成金》)。这本书教用户体验…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用户体验设计影响力,引起两会代表关注

    现今,用户体验设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今年两会上,用户体验设计的影响力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关注。设计创新与科技创新互为表里,需要协同发展;从国家层面启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倡议,构建用户体验设计创新战略和行动纲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鼓励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提案》。叶友达委员在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时指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38.2万件,同...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