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站在用户角度 VS 产品角度:我的?你的?

一、Windows中“我的电脑”的演变

还记得Windows桌面那个“我的电脑”图标吗?虽然是一个图标,但是其代表着你电脑上的所有东西,包括应用程序,工作文件等等。

不过在后来的Windows中,微软先是把这个图标的标签变为“电脑”,最后又变为“这台电脑”。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使用“我的”一词容易造成误解?修辞不一致?还是本身就是多余?

1470877653-9529-267326-118c23e961c18c25

这种变化使我思考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何有些应用程序中使用“我的...”,而有些程序中则使用“你的..."。

二、你怎么描述属于用户的东西?

当你游历于不同的应用程序中时,你会发现在界面设计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向那些属于你的东西。有些程序描述为“我的...”,有些则描述为“你的...”。

1470877654-3858-267326-e79f9403b2a17b5c

如果你恰巧在设计一个用户界面,你不认为这两种描述间是有不同的吗?反正我认为是有些微妙差异的,这种差异依赖于你究竟想让用户在使用你产品时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1、站在用户的角度:“我的..."?

如果在界面设计中使用“我的...”,那通常就意味着这个产品是用户的一个外在延伸,产品使用的标签就好比代表了这个用户个人。这就让用户觉得自己能够定制化甚至掌控产品的某些标签项。

按照这种逻辑, “我的...”可能更适用于你想要强调用户隐私、个性化内容或者所有权的时候。 这可能正是为何“我的电脑”在多年前适合于Windows的缘故。当时,电脑创造出的几乎就是一个单人玩家的体验。人们通常没有共享文件,那个小图标里面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是安全的。

1470877656-2921-267326-82f5daa00e394861

2、站在产品的角度:“你的...”?

如果在界面设计中使用“你的...”,那就意味着产品是在跟你进行对话一样。就好像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你的私人助手,能够自动帮你处理好一些事务。 比如“这是你的音乐”、“这里是你的订单”。

按照这种逻辑的话,“你的...”可能更适用于你想让你的产品使用对话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无论是支付账单,安排一个约会,或者填写纳税申报表,许多这样的产品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快、更聪明、更容易的处理事情。

现如今,电脑和应用程序甚至都已经开始扮演起了私人助理的角色。诸如 Siri, Alexa, Cortana ,他们都能轻松的帮助你记笔记,提醒你买牛奶,甚至帮你阅读邮件。

1470877669-4724-267326-c649c7cd9289ce60

许多不同的应用程序,包括 Medium,都会想你推荐一些内容。在我认为,这就像一个私人助理帮你精选出一些在当天值得阅读的故事,而这种趋势在未来只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程序使用“你的...”取代“我的...”。

3、中立角度:不使用“我的...”和“你的...”

正如设计中的大多数情况一样,针对一个问题往往并没有适用于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很多产品都在做的同一件事就是针对用户标签减少使用“我的...”或“你的...”这样的描述。

1470877667-9701-267326-f33e9721a9f59187

或许这种“我的...”措辞的逐渐退出跟 Windows 决定把“我的电脑”改为“电脑”是出于同一原因。

不幸的是, 移除“我的...“或者”你的...”并不见得100%有效。有时候你确实需要把属于用户的东西跟其他事项区分开来。 例如,在 YouTube 中,你不能仅仅说“频道”,因为这样做不到清晰的向用户传达其究竟代表用户订阅的频道还是 YouTube 向用户推荐的频道。

1470877659-6517-267326-8b81ae1645cf1eaa

或许这也就是为何 Windows 最终将“电脑”改为“这台电脑”的原因。因为“电脑”一词太过笼统,他们需要更明确的表述指向用户当前使用的这台电脑。

4、从更大的角度来看

到现在为止,我主要谈到了在用户界面中属于用户的那部分东西。而这只是用户要遇到的一小部分描述,对于按钮标签、使用说明、设置项等等又该作何处理呢?

针对这个问题实际上存在大量的不同意见,不过我喜欢遵循下面的几点指导准则:

什么时候使用“我的...”:在用户跟你的产品进行交互时使用我、我的这样的措辞,比如点击一个按钮或者从复选框中做出选择。但是切记只有在确实能够提升描述的清晰度时再去使用它们。

什么时候使用“你的...”:当你的产品在向用户提问、显示说明或者描述一些事情的时候使用你、你的比较合适。你就想想一个私人助理会如何跟你对话。

1470877669-4507-267326-6ada545f4965ccf7

5、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我们的...”

在结束探讨之前,我还必须提出另一个相当常见的表述:“我们的...”。

1470877670-3402-267326-43ab277f596819ab

通过使用“我们...”、“我们的...”这样的表述,实际上是将产品背后的第三方身份曝光。它意味着产品的背后是有真实存在的人为劳动的,而并非只依赖于无头脑的机器。

如果你的产品是向用户销售人为服务,比如烹饪、设计或者清洁工作,“我们...”的口吻无疑增添了几分人情味。诸如“我们在这里提供帮助”、“查看我们的服务”这样的描述, 如果能帮助用户意识到在一堆窗口和界面的背后是有一群活生生的人的话,那也必将帮助他们在使用中感觉到更自在。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产品是一个自动化工具,比如 Google 的搜索引擎,”我们...”就很容易误导用户,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真实的人来处理这个搜索过程。实际上,Google 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建议在它们的用户界面中不要“我们...”。

三、你的观点是什么?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设计师、开发人员,和写作者那里。为什么在这里使用“我的...”?那里却用“你的...”?我很少看到在不同产品的设计指南里有对这个问题的说明。而你是否有一套自己的设计准则呢?如果有,期待听到你的看法。

译者/三达不留点gpj
译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9f4bc9829045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jsaito/is-this-my-interface-or-yours-b09a7a795256#.o0a556p1s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6819/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6-08-10 12:07
下一篇 2016-08-11

相关推荐

  • O2O寒冬的根本原因:第一个“O”已经没意义了

    2015-11-03 艾瑞网 当下,关于资本市场的寒冬说不绝于耳,各种“死亡名单”、“不投列表”充斥在我们周围。O2O曾经的火热状态也在不断的降温,各种靠烧钱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平台饱受质疑。 然而,随着客观环境发生巨大变…

    产品运营 2015-11-04
  •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

    最近在看这本书,从产品、设计、运营多个角度都可以很多收获,我在看第二遍了,与第一遍阅读有不同的感受,作为设计师更需要了解你的设计是怎么影响用户的“触发”的。 这涉及到 :人性、情感、路径等因素决定了用户…

    2017-06-09
  • 关于产品冷启动,这可能是整个创投圈最真诚的一篇分享

    作者:覃超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761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沈巍,活动场地短租平台 “百场汇” 联合创始人、CEO。百场汇于 2015 …

    2016-05-23
  • 【产品介绍】快的打车 4.0

    我们与快的打车进行了全流程的合作,为其重新设计了整个移动平台的产品体验。 项目背景 2014 年底,快的打车找到 eico,希望我们为其重新设计整个移动平台的产品体验,那时正值打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我们希望…

    2015-10-20
  • 手机无线设计8个交互设计原则

    产品设计的原则有点太泛哈,这里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来小结一下手机无线设计8原则: 原则1:用户界面应该是基于用户的心里模型,而不是基于工程实现模型 就是把后台本来很复杂的事情通过设计符合用户日常生活中常…

    2015-04-08
  • 产品经理亲述修练之路(上篇)

    一、产品经理修练之信息结构--产品分析 前言: 2011年从北京回到重庆后,产品经理就是我一个奋斗的目标,但由于各种原因(主要还是自己的心态没有准备好)一致在逃避。随着孩子的到来,随着她一天天的长大,我也在…

    2015-11-11
  • 【深度产品体验】掌阅VIP的我为什么毅然选择网易蜗牛读书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阅读领域,人们已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转向数字化阅读,尤其是移动阅读习惯的养成,基于不同阅读动机衍生出各类垂直细分的移动阅读应用。我国移…

    2017-04-25
  • 产品经理最好用的工具都在这里了

    推荐一些产品用到的产品工具。

    2016-03-15
  • 免费才是出路

    最近在读 KK 的《必然》,这本书比《失控》更加落地,而且,不得不说,老爷子对互联网业态的转变的观察无人可敌。 他提出了很多新兴互联网的特征,其中第三章讲的是 Flowing (流动)。他认为因为信息的流动性加强…

    2016-01-18
  • 以UGC为主的产品,如何提高内容普遍的质量?

    以UGC为主的产品,如何提高内容普遍的质量?       UGC:用户生产内容。       PGC:专家生产内容。       OGC:职业生产内容。       UGC平台的运营…

    产品经理 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