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的自我总结

——关于转岗、给新人的建议、交互与产品设计、腾讯ISUX的总结

1.能聊聊您从网页设计师变成前端工程师再转为交互设计师的过程么,有什么建议能给和您一样自学交互的同学呢?

答:回想起来挺有意思,过程很丰富,说明自己过去很能折腾?或许最终发现交互设计相关领域是自己最愿意终日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以此为乐的所以才安定下来。

2006年刚刚入行时,市面上对于设计职能的划分似乎没有如今这样细化和明确,至少我所就职的地方(Blogbus)还没有 - 那时就是“网页设计师”,职责包括主站和博客模板的设计与前端实现等等,印象里时不时还会有平面设计方面的内容,对自己来说那段日子属于婴儿睁眼看世界的阶段 – 太多东西是从前不曾了解的,而不那么细化的分工原则又使职责更具综合性,所以当时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

因为多数时间的工作是在博客模板方面,所以一方面对用户的背景、口味、个性表达欲等等关注的比较多,与他们的直接交流也很密切,使自己逐渐对“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这类概念产生了朦胧的认知;而另一方面,在博客模板的设计工作中也有着大把的机会去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形式上相比于普通的“界面设计”来说就是需要你去展示更多更具创意色彩的东西,而且多数用户确实很认我的作品,包括视觉样式和前端代码两方面(当时Blogbus的很多用户乐于钻研自定义模板的技巧) - 对于设计师,这显然是很幸福的状态,或许是幸福过了头,以至于那时的自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一样接受不了任何相左的意见,以用户的支持和鼓励作为后盾,将任何妨碍自己“挥洒创意”、“彰显自我”的情况一律视为约束,加之自己的个性相对于多数同事来说确实更为“鲜明”…所以最终和Blogbus不欢而散。

那之后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宅在家里,一方面将前两年学到的各个方向的东西进行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弥补过去的缺失并继续学习新东西。那段日子真正达到了长发齐腰足不出户的程度,白天和猫们一起睡觉,下午起床之后学东西做东西直到夜里然后玩GTA至次日清晨,接着下楼喂外面的喵伙伴们,然后回家睡觉,每天的日子大体如此。设计新人的错误认知显然不是这种摧枯拉朽的宅男生活方式可以扭转的,那时我萌生了一种现在看来颇为奇幻的想法 - 两年的设计师历程让我感到在现实工作当中处处受约束的局面约莫是无可避免的,与其这样,那么我不要再去彰显什么了。我不去做设计,只专心写代码,这样就无需和那些到处制约自己的人打交道了 - 更为奇幻的是,我真的那样做了。

所以在宅时期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把全部时间花在了前端能力的学习上,然后在Tom那边的前端开发团队谋得了一个职位,具体产品蛮尴尬的,包括当时垂死挣扎的易趣以及一些新的电商平台项目。起初确实得到了自己设想当中的一些安定感,每天只需对着别人做好的设计稿敲敲HTML、CSS和JS便可度日,但日子久了便发现对着别人的设计稿而不能动手动脚这件事让我很不自在,每当有UED的同事过来和我描述前端实现需求的时候,我总会觉得站在那里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他。2006年入行之前自己满脑子“我要做设计师”的渴望和诉求似乎并没有被之后两年带来的“压抑”和“绝望”所彻底抹杀 – 我会写代码不代表我心底真的想成为终日只写代码的人。

于是在2010年,借着大众点评刚刚成立不久的UED团队需要在内部设立前端职位的机会,以工程师的角色加入其中,算是重新回到了设计团队的怀抱,并最终在当时leader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转岗交互设计。毫不夸张的讲,从那时开始,到后来进入腾讯ISUX上海团队担任高级交互设计师直至如今,每当想到或被同事提到“izzy(我)是交互设计师”的时候,心里总会开出一朵花,色彩很淡的会微微摇曳的那种。

关于对自学交互的同学的建议,我想以在点评刚刚转岗交互之后做的第一个项目里发生的故事为例吧。那个项目重点是探索app内的会员卡机制,其实类似于现在微信在服务号方面做的一些事情。当时在形式上探索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包括app内部的卡券形式、Web端类似于微博的信息发布形式以及商户内容管理后台等方面。因为刚刚转岗,心里一团火就等着这样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于是在和产品经理进行过简单沟通之后,立刻进入设计流程,当时在Axure里画出涉及到所有平台包括app和网页的全部关键界面线框图,并做出了全套的点击跳转逻辑,将这样一份交互线框原型扔给了我的leader和产品经理,等待着认同的反馈。然而我的leader告诉我,“她吓了一跳”,接下来就是带着我和产品经理持续进行当面沟通,梳理产品策略和目标,期间一直保持纸笔形式的草图交流而不碰任何其它工具。那时我才开始明白交互设计工作绝不仅是产出线框稿和原型那么简单,更多更隐性的工作,包括产品层面的思考和沟通,以及对目标用户的认知,才是最关键的。

期初自己只懂得关注“术”方面的能力技巧,在那之后,越来越多的聚焦于“道”的层面,包括读书读文章、做博客等等都更有这方面的侧重性;这种“道”绝非某种玄乎的空中楼阁,它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你在读某本交互设计书籍时觉得讲解这方面话题的内容空洞无聊,不如实际技能方法一类的内容来的实在,不如满眼的动效设计案例那样生动有趣,那么我个人建议连后面那些东西也不要花时间去学了,没有正确的方向,所有努力都是浪费时间。

2.您在腾讯ISUX是承担什么职责呢?如果想胜任您的职位,需要哪些关键技能?

答:职责就是交互设计了,以产品流程作为参考进行归纳的话,包括在产品层面与产品同学沟通功能策略、目标及具体项目需求,在设计层面进行字面意义上的“交互设计”工作,在实现层面与开发人员对接具体的界面还原问题等等。至于“关键技能” - 在我看来其实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的UX设计师都应不断努力去争取具备的,而非胜任某个特定团队的特定岗位才需要达到的。

个人感觉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可以设想一个金字塔模型,从底层向上,首先是整体的产品观念与态度,其次是站在“产品设计”(而非“界面设计”)角度的思维模式,最后是具体的“设计技能”。

观念与态度是基础,其中个人觉得最关键的一点 - 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在和其他一群在各自领域均有所擅长的人一起打造产品,无论你是在公司就职还是创业,都是如此,而在所有相关职能当中,设计师的产出是相对显性的,加之这个群体本身在“个性”和“自我”方面相比于其他领域的伙伴来说更为凸显,所以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将产品、界面作为自我展示的画布和舞台(正如前面讲到的我的经历那样) - 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程度 – 经历的项目越多,参与程度越深,你越会发现,无论是团队老板,中层职能线leader,还是产品、设计、开发,所有人都要一方面为了自己负责的领域而发挥和争取,另一方面又因资源的局限,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而不断做着权衡与妥协。这是“合力”的过程所必然产生的局面,而不是某种“到任何地方都逃脱不掉的”、“令人沮丧的”、“抑制自己发挥能力彰显自我”的状况。当然,完全抛开自我的因素同样不现实,我们都会考虑将产品打造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拿的出手”,但要知道这层因素是一种结果而非将事情真正做好的推动力,否则所有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自己也会永远充满沮丧。

在正确的整体观念与态度的基础之上,能否站在产品层面探索问题本质进而指导整体的设计原则与细节中的设计思路,这将决定你究竟是产品的设计者还是需求的执行者 – 无论对于交互设计还是视觉设计来说均是如此 - 我现在所在的团队当中,很多视觉设计师的产品思维习惯与能力完全不会输给交互设计师。在实践当中,这种能力会体现在若干方面,包括在新产品探索阶段与产品同学共同分析市场状况、自身优势以及相应的产品策略等等;在成熟产品的每一个迭代周期当中针对产品同学的需求意向(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意向”而非“方案”)进行讨论,理解功能的核心目标,分析产品需求方案中的预想形式是否符合目标,进而探索实际设计方案等等;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又要基于对产品策略的理解以及对目标用户人群的认知来考虑特定的设计模式。

至于具体的“设计技能”,大约包含设计方法和工具运用两方面,均属于“术”这个层面的话题了。如果你观察的足够仔细,会发现如今这个时代真的是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东西出来 – 新的系统平台特性,新的设计模式,新的工具,新的运用方式和探索方向等等。作为设计师,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尽力保持关注、学习、理解和实践。在设计方法的学习方面,看书、读文章、学案例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也都在坚持做,但个人建议与此同时多花点时间用自己的头脑想想“为什么”,结合自己负责的实际产品来看看哪些营养是可以汲取的,哪些未必适用于自身的情况,不要盲目的跟从。

在工具使用技能方面,因人而异,因具体需求而异 – 就我个人而言,如今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包括:通过纸笔探索最初的想法或是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快速沟通,使用Sketch制作线框稿,使用Keynote制作以展示流程和界面转场效果为主要目标的快速原型,使用Pixate制作那些在交互性和逻辑性等方面要求较高的交互原型。不同类型的工具能帮我们打造出不同类型的设计产出物,而产出物的目标在于沟通设计意图,所以每个设计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沟通目标和对象来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前提是你需要对市面上一些典型工具的特质和使用方法有着充分的了解 - 要达成这个前提显然也需要付出时间持续学习。

3.腾讯ISUX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设计中心,在里面工作的感受如何?有哪些收获呢?

答:这样描述我的感受也许容易让人产生比较贴切的认知:大家在新入职某家公司后,往往会经历据说平均是三个月的“蜜月期”,期间会觉得工作充满热情,人际关系和谐友善,有成就感认同感等等一类,然而几周至几个月之后便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疲倦、失望甚至厌恶等等日复一日的负面情绪。对我来说,从入职ISUX到现在是一年零八个月,而蜜月期也是一年零八个月,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个数字应该会持续增长。

我入职的第一天下午正好是交互例会,到现在我仍然清楚的记得那次例会上其他设计师或分享专业话题或一起高谈阔论乱七八糟各种话题时的情景,以及当时我发现自己几乎跟不上他们思维节奏时的恐慌。那是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第一次认真的担心起自己能否在一个地方立足生存下去。再坦诚一步说,这种恐慌和压力,其实直到如今仍然徘徊在心里。

而收获也正是来源于此:之所以有持续的压力,是因为大家配合的时间越长,了解的越深入,你越会发现这些家伙里的每一个真的都很强,无论交互、视觉、用研还是前端,无论是多年的老企鹅还是年轻的小企鹅,只要配合做事,你就一定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所谓“学”,包括自己主动观察学习,也包括必须做好准备去接受他们时不时对你方案的质疑与挑战。日复一日的处于这种状态之下,持续的危机感与压力是在所难免的,而同时,自己的能力在潜移默化当中受着彼此的推动而得到提升也是必然的。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此。

转载:beforweb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1234/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5-11-30
下一篇 2015-12-02

相关推荐

  • 阿里自研UED计件平台技术解析

    从天猫到菜鸟,从双11到造物节,在阿里巴巴,除了来自集团的UED团队外,还有一支700余人的外包团队,一起创造着阿里视觉神话。阿里的UED外包同学们每年会收到来自阿里巴巴集团50多个业务方提出的十余万外包需求。如何协调外包设计师与需求方之间的配合,并且给到外包同学合理结算价格,成为阿里UED外包管理的一大难点。以往,阿里巴巴也会用一些简单的需求分发系统来应对。但由于实际业务场景的复杂性,需求在分配上无法做到合理与精准。加上缺乏评价和追踪...

    2018-02-01
  • Axure实践第二讲

    Axure实践第二讲---如何有效的在工作中引入原型·页面枝干·添枝加叶·画龙点睛在近期的产品需求开发过程中,我们产品小组正式且大量的将原型开发工作投入常规的需求分析工作中,原型的开发对于我们在产品初期的调研、构建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接下来就让本文带你领略:产品与原型的一节课。一、功能结构图(页面枝干)1.切入点是功能结构图(自顶向下)从大的方向上去划分几个大的模块类型,适用于业务功能较为单一且业务逻辑处理流程较为简单,如在做市商系统构...

    2018-03-16
  • 交互设计需要掌握哪些"必备"心理学知识?

    交互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设计者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深入、全面的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够设计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而想要在作品集中向考官体现同学们对用户心理需求的把控能力,除了做好用户调研之外,也要掌握一些常用到的心理学知识。交互设计是人与其他一切事物之间的行为设计,而人的行为中包含感知和认知这两种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要素,因此,同学们在设计项目时,每一个功能设计、每一个操作流程以及UI的设计都要基于了解用户心理学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本...

    2018-04-10
  • 产品需求沟通出问题怎么办?

    产品制作的流程中,发现需求并定义需求是首要环节,假如产品需求沟通出现问题了怎么办?你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避免含糊性,定义需求和功能,明确功能和属性。  一:如何避免含混性出现 含混性,指的是不清晰的程度。…

    2014-11-14
  • 网易游戏交互设计师分享:游戏交互设计做什么及学习的关键性方法

    嘉宾介绍 陈振华,网易游戏做交互设计师 分享主题 游戏交互该如何做,新人该如何入门 交互设计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理解下,我们平时认为的交互是什么? ONE. 用户研究,调研 TWO. 功能分析,了解一下我们这个产品,也…

    2015-12-05
  • 电子书阅读APP原型设计解析

    我是比较喜欢纸质书的,一本好书,我总愿意买本纸质书,放在家里可以随意翻看,或一遍,或多遍,偶尔也会当花瓶放着。 阅读纸质书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享受,甚至连带着回忆都是美好的。 柔和不刺眼的纸张带…

    2015-06-11
  • 用户体验设计师如何构建设计知识体系

    -全文共2469个字,阅读时间大约3~6分钟-开 篇这几天在看一位腾讯大师的产品思维,今天是重复第二遍,她所讲的产品观中的微观、中观、宏观、用户增长的峰值、终值、点线面体思维等等,这一系列课程让我茅塞顿开。当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体验经济时代,英雄不论出处,不谈产品的背后是何方神圣,一切都是用户说了算,一个产品准确找到用户痛点,只要用户喜欢,有足够的用户价值,就能转化一定的商业价值。最近处于风头浪尖的两家公司—某团与某滴,互相做起了对...

    2018-04-06
  • 同一页面放两个相同的链接:这样的重复是有益还是有害?

    尽可能消除网页重复性元素,减轻用户认知负担。每一个多余的链接会影响网站的易用性。

    2017-05-25
  • 新手入门做交互设计的那些事儿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panda,交互设计师个人微信号:D1173740249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投稿到早读课,投稿邮箱:mm@zaodula.com文章底部可以评论留言啦,欢迎大家赞同质…

    2017-08-04
  • 澳洲留学交互设计专业名校有你的菜吗?

    出国留学,去往澳洲留学,澳洲留学交互设计专业名校有你的菜吗?一、澳洲留学交互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交互设计师在一些公司的职位列表中通常又被称为用户界面设计师、可用性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等。例如在淘宝ued团队内部把交互设计师的岗位命名为交互设计工程师,这意味着交互设计师职业定位朝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交互设计的学生在中国的就业领域一般是:大型外企、通讯类企业、手机设计公司、专业的设计公司等。二、开设交互设计专业的澳洲名校1莫纳什...

    2018-04-24